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氮气净化柱,其包括:箱体,其上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填料室,其设置于箱体内,填料室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有气流疏导部,填料室内设置有氮气吸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解决目前现有钡铝吸气剂、海绵钛吸气剂除氮净化柱装置需要高温及冷却的问题,为一些严苛的高级的或特殊工艺研究或产品保护提供更好的无氮或低氮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氮气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除氮气净化柱及手套箱。
技术介绍
在各种科学研究中,一些工艺或者产品的完成需要在没有氮气的氛围内进行,例如手套箱领域中。这是因为,这些工艺过程中一旦产品接触氮气,产品就会变质或者失效,再或者出现产率变低、性能变差的现象。因此为了保证工艺环境或保护产品就需要对供气或者制造研究环境进行除氮以保护工艺环境或者产品。但是,目前的现有钡铝吸气剂、海绵钛吸气剂等除氮净化柱装置都需要几百度高温才能实现除氮功能,高温就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以及导致工艺环境温度过高需要引入额外的气体冷却设备对其进行降温处理使得系统变得复杂,也会使得使用成本非常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在结构简单和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无氮气工艺环境的除氮气净化柱及手套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除氮气净化柱,其包括:箱体,其上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填料室,其设置于箱体内,填料室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有气流疏导部,填料室内设置有氮气吸附层。本技术提供的除氮气净化柱,其设置了箱体并在箱体内设置了填料室,箱体上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填料室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有气流疏导部,且填料室内设置有氮气吸附
层,该氮气吸附层为现有的氮气吸附材料制成,当含有氮的气体从第一进气口进入填料室后,经气流疏导部导流后,气体充分与氮气吸附层接触除去氮,再经第一出气口排出就可以纯化成可以应用的无氮气体,同时可以去除水和氧气,然后便可以将其输入到手套箱等工艺环境中,从而实现无氮的工艺环境。因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解决目前现有钡铝吸气剂、海绵钛吸气剂除氮净化柱装置需要高温及冷却的问题,为一些严苛的高级的或特殊工艺研究或产品保护提供更好的无氮或低氮环境。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作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箱体还设置有加热部,其对填料室进行加热,箱体上设置有连通填料室的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真空接口。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实现净化柱的再生使用,具体是,当净化柱吸附饱和后,关闭第一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通过真空接口抽真空,加热部加热,第二进气口补充再生气,第二出气口排尾气,再生后净化柱可以重复使用。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氮气吸附层为锂触媒层。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以一种较佳的具体方式形成氮气吸附层,来吸附氮气。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箱体还连接锂触媒补充单元,其向锂触媒层内补充锂触媒。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实现通过补充锂触媒的方式来达到净化柱的再生。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加热部穿过填料室。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形成对填料室的均匀加热。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加热部的侧面呈L形。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形成对填料室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同时加热。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二进气口为穿过填料室的管体。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便于向填料室内输入氮气。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气流疏导部为板体。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形成更佳的疏导作用。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一进气口上设置有阀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便于对进气进行控制。手套箱,包括手套箱本体,该手套箱本体还连接上述的除氮气净化柱。本技术的手套箱采用了上述的除氮气净化柱,因此具有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除氮气净化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手套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箱体 11.第一进气口 111.阀门 12.第一出气口 13.填料室 131.气流疏导部 14.锂触媒层 141.锂触媒补充单元 15.加热部 16.第二进气口 17.第二出气口 18.真空接口 2.除氮气净化柱 3.手套箱本体 31.手套口 32.循环风机 33.小过渡仓 34.大过渡仓 35.氮气分析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除氮气净化柱的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其包括:箱体1,其上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第一进气口11和第一出气口12;填料室13,其设置于箱体1内,填料室13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气流疏导部131,填料室13内设置有氮气吸附层14。其中,气流疏导部131也可以单独设置在填料室13的上方或下方。氮气吸附层14可以具体为锂触媒层,锂触媒可以从现有技术中获知,在此不再详细介绍;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常见的活性炭来构成该氮气吸附层14。本实施例提供的除氮气净化柱,其设置了箱体并在箱体内设置了填料室,箱体上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填料室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有气流疏导部,且填料室内设置有氮气吸附层,该氮气吸附层为现有的氮气吸附材料制成,当含有氮的气体从第一进气口进入填料室后,经气流疏导部导流后,气体充分与氮气吸附层接触除去氮,再经第一出气口排出就可以纯化成可以应用的无氮气体,同时可以去除水和氧气,然后便可以将其输入到手套箱等工艺环境中,从而实现无氮的工艺环境。因此,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解决目前现有钡铝吸气剂、海绵钛吸气剂除氮净化柱装置需要高温及冷却的问题,为一些严苛的高级的或特殊工艺研究或产品保护提供更好的无氮或低氮环境。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除氮气净化柱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箱体1还设置有加热部15,其对填料室13进行加热,箱体1上设置有连通填料室13的第二进气口16、第二出气口17和真空接口18。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实现净化柱的再生使用,具体是,当净化柱吸附饱和后,关闭第一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通过真空接口抽真空,加热部加热,第二进气口补充再生气,第二出气口排尾气,再生后净化柱可以重复使用。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除氮气净化柱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箱体1还连接锂触媒补充单元141,其向锂触媒层14内补充锂触媒。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实现通过补充锂触媒的方式来达到净化柱的再生。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除氮气净化柱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加热部15穿过填料室13。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形成对填料室的均匀加热。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图1所示,在本实
用新型的除氮气净化柱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加热部15的侧面呈L形。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形成对填料室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同时加热。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除氮气净化柱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二进气口16为穿过填料室13的管体。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便于向填料室内输入氮气气体。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除氮气净化柱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气流疏导部131为板体。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形成更佳的疏导作用。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除氮气净化柱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除氮气净化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上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填料室,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填料室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有气流疏导部,所述填料室内设置有氮气吸附层。
【技术特征摘要】
1.除氮气净化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上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填料室,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填料室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有气流疏导部,所述填料室内设置有氮气吸附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氮气净化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设置有加热部,其对所述填料室进行加热,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填料室的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真空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氮气净化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吸附层为锂触媒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氮气净化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连接锂触媒补充单元,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威格气体纯化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