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氢脱烃器的微旋流管布置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9470 阅读:8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氢脱烃器的微旋流管布置方法与装置,提供了一种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微旋流管的布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微旋流管组中的微旋流管的进口汇集,并与该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压力容器的进口密闭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循环氢脱烃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氢脱烃器的旋流管布置方法,具体地说,涉及加氢装置循环氢脱烃器的微旋流管或微旋流管组的布置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循环氢脱烃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加氢裂化装置中,循环氢带烃,尤其是夹带C5、C6、C7及以上重烃,易致脱硫塔发泡,增大脱硫塔操作负荷,威胁循环氢压缩机的安全和长周期稳定运转,提高循环氢的分子量,降低氢气的纯度,给下游系统带来很大的危害,缩短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反应的效率。因此,循环氢夹带重烃是循环氢再利用系统的共性问题。关于循环氢带液、带尘问题,设计上通常选用沉降罐或聚结器脱除。但是,重力沉降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重烃去除效果差,脱硫塔后的沉降罐带液量大,影响加氢裂化装置的连续稳定运转,并衍生重大安全隐患,胺液消耗高等;而加氢裂化循环氢重烃聚结器的直径与加氢反应器的直径相当,设计压力为15-18MPa,重约50吨。因此,循环氢系统重烃聚结器、液态烃、含硫污水和低分气分液罐消费了宝贵的压力容器钢材,造价高、占地面积大,且聚结器必须配置旁路系统,这也不符合高压系统的通用设计规范。中国专利申请No.00217613.0公开了一种水力旋流分离器,该装置的旋流器装于旋流器体内,下端部穿过下管板,上端部固定在旋流器体的上管板上。旋流芯管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端板,将整个旋流器分为上部腔体、中间腔体以及下部腔体三个部分。中国专利申请No.200120013176.6提出了一种旋风分离器,旋流管顶端与盖板焊接。旋流管采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分离器内部。但是,上述申请都未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因此,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用新颖的、有效的、适用长周期运行而又经济的循环氢脱烃器微旋流管的布置方法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循环氢脱烃器的微旋流管布置方法与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氢装置中循环氢脱烃器微旋流管的布置方法与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旋流分离器内部分腔增加设备耗材的问题,改善旋流芯管组整体的布置方式,提供一种循环氢脱烃器微旋流管的布置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微旋流管布置的循环氢脱烃器装置,其结构简单,容易实施,投资小,操作方便,并适合长周期运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微旋流管的布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微旋流管组中的微旋流管的进口汇集,并与该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压力容器的进口密闭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旋流管组由一根或多根微旋流管组成。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微旋流管组由一根微旋流管组成时,该微旋流管的进口直接与该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压力容器的进口密闭连接;当所述微旋流管组由三根微旋流管组成时,所述三根微旋流管采用正三角形排列。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旋流管成单级或多级并联排列。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氢脱烃器装置,该装置包括:圆筒形的压力容器、微旋流管组和除沫装置,其中,所述微旋流管组中的微旋流管进口汇集,并与所述压力容器的压力容器进口密闭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旋流管组由一根或多根微旋流管组成。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微旋流管组由一根微旋流管组成时,该微旋流管的微旋流管进口直接与所述压力容器的压力容器进口密闭连接;当所述微旋流管组由三根微旋流管组成时,所述三根微旋流管采用正三角形排列。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循环氢混合气直接由压力容器的压力容器进-->口进入微旋流管中进行旋流分离。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净化气循环氢由微旋流管的溢流口排出微旋流管,经由除沫装置进一步脱除其中夹带的微量气体和固体颗粒后,由压力容器上端出口排出。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重烃组分由微旋流管的底流口排出,在微旋流管的底部汇聚,间隙排出压力容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布置有三根微旋流管的循环氢脱烃器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布置有三根微旋流管的循环氢脱烃器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布置有一根微旋流管的循环氢脱烃器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后发现,通过将微旋流管或微旋流管组的所有进口汇集,并与压力容器的进口管密闭连接,可以减少循环氢混合气的分离时间,取消原旋流器中的分腔管板,能有效地减少脱烃器钢材的投资成本,缩短设备加工周期,此外,微旋流管组的等边三角形排列,使得设备内部更加紧凑,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基于上述发现,本专利技术得以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如下:循环氢脱烃器取消掉原旋流器内的管板,混合气直接由压力容器的进口进入旋流管,依靠流体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场将重烃组分和循环氢分离,重烃组分由旋流器底流口排出,在旋流器底部汇聚,间隙排出旋流脱烃器;净化气循环氢则由溢流口排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循环氢脱烃器内部的微旋流管或微旋流管组的所有进口汇集,并与压力容器的进口管密闭连接,微旋流管组的排列方法优选为等边三角形排列,并且没有管板。该装置节约了材料,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缩短了设备加工周期,-->减少了循环氢混合气分离时间,增加了稳定性,减小了压力损失、设备体积,降低了投资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循环氢脱烃器中微旋流管的布置方法,其中,循环氢脱烃器的外壳为压力容器,微旋流管或微旋流管组的所有进口汇集,并与压力容器的进口管密闭连接,微旋流管组的排列方法优选为等边三角形排列。在本专利技术中,该循环氢脱烃器在布置微旋流管组时,取消了原旋流器中的管板,减少了设备钢材耗量,降低了投资成本。在本专利技术中,该微旋流管组取消原循环氢脱烃器中的管板后,不再对旋流器进行分腔,循环氢混合气直接由压力容器进口进入微旋流管进行分离,缩短了混合气的净化时间。较佳地,循环氢脱烃器微旋流管组采用等边三角形排列,使得循环氢脱烃器内部更加紧凑,保证了设备稳定性,缩小了循环氢脱烃器设备的整体体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从循环氢混合气中除去烃组分的装置,它包括:圆筒形的压力容器1,微旋流管组9,除沫装置7,微旋流管进口30,微旋流管溢流口40,以及微旋流管底流口5。在本专利技术中,循环氢脱烃器微旋流管或微旋流管组的所有进口汇集,并与压力容器的进口密闭连接,循环氢混合气直接由压力容器的进口进入微旋流管进行旋流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微旋流管的布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微旋流管组中的微旋流管的进口汇集,并与该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压力容器的进口密闭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微旋流管的布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循环氢脱烃
器中的微旋流管组中的微旋流管的进口汇集,并与该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压力容器
的进口密闭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旋流管组由一根或多根微
旋流管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旋流管组由一根微旋流
管组成时,该微旋流管的进口直接与该循环氢脱烃器中的压力容器的进口密闭连
接;当所述微旋流管组由三根微旋流管组成时,所述三根微旋流管采用正三角形
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旋流管成单级或多级并联
排列。
5.一种循环氢脱烃器装置,该装置包括:圆筒形的压力容器(1)、微旋流管
组(9)和除沫装置(7),其中,所述微旋流管组(9)中的微旋流管进口(30)
汇集,并与所述压力容器(1)的压力容器进口(20)密闭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吉汪华林徐效梅钱卓群罗凤崔馨杨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