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903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炭、活化剂KOH与活化助剂按1∶1~7∶0.001~0.1的重量比混合;于200~300℃下干燥脱水1~2h,再以1~7℃/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活化温度600~850℃,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真空或高压条件下,活化1~4h;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冷却至100℃以下,用水洗涤活化料3~4次后,用盐酸洗涤1~2次,再用水洗涤至滤液的pH达到6~7为止,在120~150℃下干燥至衡重,得到超级活性炭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采用KOH为活化剂,但可消除钾的释放问题,具有安全可靠,易控制的特点,能完全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炭材料,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作为一种优 良的吸附剂,早已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化学工业、食品工业、湿法冶金、药物精制、 军事化学保护等领域。随着活性炭在超级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催化剂载体、气体 分离、氢气和天然气储存材料等新领域中的应用,比表面积为800~1500m2/g的普通活 性炭,吸附容量有限,不能满足其应用的要求,因而开发比表面积达到2000 m"g以上 的超级活性炭成为多孔炭材料研究领域中新的热点。超级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 稳定性好、吸附容量大等优点,除可替代普通活性炭更有效地应用于传统领域外,它将 成为电子、精细化工和清洁能源等高新
的一种新型基础材料。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超级活性炭的研究。如Wenerberg将石油焦和硝酸溶液混合后在112 118'C下加热8h,过滤后再加硝酸 在85 115。C下继续反应8h,冷却至25。C再过滤、洗涤、真空干燥。所得样品与KOH 反应生成羟基酸盐,在惰性气氛中将其热解,热解产物在700 120(TC用二氧化碳活化 制得表面积为2000m2/g的活性炭,不难看出这种方法非常繁琐。70年代初期,Wenerberg 直接用比表面积为100m々g的活性炭与KOH甲醇溶液混合均匀,真空蒸发甲醇后,再 用二氧化碳活化法制备超级活性炭。70年代中期Wenerberg改进上述方法,直接将石油 焦粉末与KOH混合均匀,惰性气氛下在400 50(TC预焙烧并脱水,然后继续升温至 700 100(TC反应2h左右,惰性气氛下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得到比表面积为3000 4000m2/g的超级活性炭。尽管在有关超级活性炭的研究中,也采用了一些其他的方法, 如模板法、氯化锌活化法等,但它们或者价格太贵,难以工业化;或者比表面积不太高, 工业化价值不大。因此,目前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主要活化方法为化学试剂活化法, 化学试剂包括碱金属化合物,已进行研究的活化剂有KOH、 NaOH、 K2C03。其中活化 效果最好的为KOH,因此在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时,大多采用KOH活化法。尽管 KOH活化炭质前驱体能够制备超级活性炭,且有较长的研究历史,但它在工业化方面 的进展甚微。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在KOH活化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单质钾生成,而KOH 活化的活化温度一般在80(TC左右,超过了钾的沸点,因此在KOH活化的工业化过程 中,会有大量的钾逸出。钾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单质,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就能够反应生成氢气,并释放出大量的热,以致产生爆炸,给KOH活化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隐 患。同时,单质钾在逸出过程中,部分会冷结在活化炉的管道中,以至于堵塞管道,也 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因此,采用KOH活化法生产超级活性炭的关键技术是解决KOH 活化过程的安全性。我们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钾的释放可以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得到 解决,成功实现了 KOH活化法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以控制KOH活化 生产超级活性炭过程中钾的释放,实现KOH活化法的安全工业化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如下步骤1、 碳原料、活化剂KOH与活化助剂按1: 1~7: 0.001~0.1的重量比混合;2、 将步骤l得到的混合物料,于200 30(TC下干燥脱水l~3h,再在惰性气体保护 下,真空或高压条件下,以l-7'C/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活化温度600 85(TC后,活化 l~4h;3、 步骤2得到的活化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冷却至10(TC以下,用水洗涤活化料3 4 次后,用5% (质量比)盐酸洗涤1 2次,再用水洗涤至滤液的pH达到6~7为止,再 在120 15(TC下干燥至衡重,得到超级活性炭产品。步骤1中,所述的原料炭为石油焦、或煤、或椰壳炭、或竹炭。 步骤1中,所述的原料炭为20-150目。 步骤l中,所述的活化助剂为不溶性的碳酸盐或其酸式盐。 步骤1中,所述的活化助剂为碳酸钙、或碳酸钡、或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钡。 步骤1中,原料炭、活化剂K0H与活化助剂的混合重量比优选1: 1~5: 0.03~0.1。 步骤2或3中,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步骤2中,所述的高压条件为压力大于latm小于等于6atm。 步骤2中,所述的真空条件为真空度大于等于300mmHg小于700mmHg。 以往的研究表明(Lillo陽Rodenas,MA., Cazorla-Amoros, D., Linares-Solano, A.. Carbon, 2003,41:267-275.), KOH活化主要发生(1)和(2)的反应 6KOH+2C=2K2C03+2K+3H2 (1) 2KOH=K20+H20 (2)因此,KOH活化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钾。本专利技术所添加的碳酸钙(钡)或碳酸氢钙(钡)等活化助剂,在活化过程中将进行如下反应(以钙盐为例)Ca(HC03)2 = CaC03 + H2OT + C02 T (3)CaC03 = CaO + C02 T (4) 因此,在KOH活化过程中,将在物料的上部将形成C02和H20(来源于反应(2)、 (3) 和(4))的气体环境,当钾从物料中逸出后,将与它们发生以下反应2K +2H20 = 2KOH + H2T ( 5 )2KOH + C02 = K2C03 +H20 (6 )因此,单质钾将以KOH和K2C03的形式保留在物料中,可以有效地解决钾的逸出问题。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反应(1)在较低的压力下(一定的真空度),于60(TC就能 发生,且其钟的释放速度较慢,且量相对要少,更加有利于钾逸出问题的解决。因此, 可以选择一些较易分解的酸式碳酸盐,在一定的真空度下进行活化。但在较低的活化温 度下生产的超级活性炭,与在相对较高温度下(如800'C)生产的活性炭相比,其微孔 更为发达,但其导电性能相对较差,因此可应用于气体贮存和催化剂载体;而在较高温 度下生产的超级活性炭则较好的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等方面的应用。而当活性炭品种需要 在高的温度下生产时,就需要选择较难分解的碳酸盐,且要在较高的压力下以保证碳酸 盐在较高的温度下分解,同时,提高压力也可降低钾的蒸汽压,减少钾的释放。在实验室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上述思路,己在中试装置上进行了安全生产(如 实施例所示),成功地控制了钾的释放。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超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采用KOH为活化剂,但可消除钾的释 放问题,具有安全可靠,易控制的特点,能完全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生产出的超级 活性炭比表面积都大于2000m"g,最高可达到4000 m2/g,能完全满足超级电容器、催 化剂载体和天然气、氢气的贮存等方面的应用。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所生产的超级活性炭 的吸附等温线,其比表面积为3700 m々g,其总孔容为2.84cm3/g,其中微孔孔容为0.85 cm3/g,则中孔孔容为1.89cm3/g,中孔的比例为66%,可见其主要是中孔的超级活性炭。 从图2也可以看出,超级活性炭的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2 10nm的范围内。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超级活性炭的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炭、活化剂KOH与活化助剂按1∶1~7∶0.001~0.1的重量比混合;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料,于200~300℃下干燥脱水1~3h,再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真空或高压条件下,以1~7℃/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活化温度600~850℃后,活化1~4h; (3)步骤(2)得到的活化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冷却至100℃以下,用水洗涤活化料3~4次后,用盐酸洗涤1~2次,再用水洗涤至滤液的pH达到6~7为止,然后在120~150℃下干燥至衡重,得到超级活性炭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宋林蔡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