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亚熙专利>正文

汽车救生制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8392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救生制氧机,其采用储液罐,储液罐既是原料罐又是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器。储液罐储液罐与送料盒配接在一起,储液罐上端有开口,开口上装有过滤网,送料盒上有多个通孔。储液罐与送料盒配接的部位有凹槽,凹槽配有轻质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车内方向盘上的安全气囊一旁,当发生意外,安全气囊膨胀,挤压与储液罐配接在一起的送料盒,使其被挤入储液罐中,储液罐内的化学原料30%的双氧水与送料盒中的二氧化锰发生反应,产生氧气,氧气从储液罐顶部的开口上装有的过滤网释放出来,进入车内供人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快速制氧功能,在高度密封的车辆中使用,就算发生意外,其能保持汽车内有足够氧气,以保证在车内的人员生命安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生用具,特别是汽车救生制氧机
技术介绍
在当今汽车高速发展的时代,汽车的密封性能越来越好,它既带来了优点也带了缺点,其中明显的缺点是,如果发生了意外,而救援又不能及时的话,则人们就可能因为在车中呆的时间过长而缺氧致伤,留下后遗症,甚至因为这个原因致死,象这样的活生生的案例不时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用化学制氧机》(专利申请号01231403),它由储液罐2、储液罐盖1,反应器7、废液罐4、废液罐底部的废液出口5、连接储液罐与反应器的液阀3、防爆阀8等组成,废液罐4位于储液罐1的正下方,两者连为一个整体;防爆阀8位于储液罐上或储液罐盖上。其采用化学方法制氧不需要外接电源,但其结构较为复杂,车内空间有限,安放起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行,提出并设计汽车救生制氧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储液罐与送料盒配接在一起,储液罐上端有开口,开口上装有过滤网,送料盒上有多个通孔。其特征在于,储液罐与送料盒配接的部位有凹槽。其特征在于,凹槽配有轻质薄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化学方法制氧。储液罐既是原料罐又是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器。将本技术安装车内方向盘上的安全气囊一旁,当发生意外,安全气囊膨胀,挤压与储液罐配接在一起的送料盒,使其被挤入带有凹槽的储液罐中,当送料盒中的固体化学原料二氧化锰随着送料盒一起被外力送入储液罐中,通过送料盒上的多个通孔,储液罐装入液体化学原料30%的双氧水与固体化学原料二氧化锰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氧气从储液罐上端的开口上装有的过滤网释放出来。进入车内供遇险的人们使用,以帮助其度过危险。本技术的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快速制氧功能,在高度密封的车辆中使用,就算发生意外,其能保持汽车内有足够氧气,以保证在车内的人员生命安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在汽车的方向盘上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采用储液罐1,送料盒5,储液罐1与送料盒5配接在一起,储液罐1上端开口,开口上装有过滤网2,送料盒5上有多个通孔,通孔为细小孔,以防止送料盒5内的原料在没有被送入储液罐1之前散落出来。送料盒5系塑料盒。储液罐1与送料盒5配接的部位有凹槽,凹槽内有开口,凹槽配有轻质薄膜4,轻质薄膜4起封闭和隔水作用,轻质薄膜4在受外力挤压易破,轻质薄膜4被挤破后,送料盒5可以通过凹槽内的开口进入储液罐1。储液罐1为圆筒柱体。储液罐1内装有液体化学原料3,液体化学原料3是30%的双氧水,送料盒5中装有固体化学原料6,固体化学原料6是二氧化锰。如图2所示,本技术安装在汽车方向盘7中的安全气囊8旁,二个本技术分别对称地安装在安全气囊8的两旁,送料盒5未与储液罐1配接的一端紧贴着安全气囊8,以保证安全气囊8膨胀时,将其能顺利地挤入储液罐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救生制氧机,采用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储液罐(1)与送料盒(5)配接在一起,储液罐(1)上端有开口,开口上装有过滤网(2),送料盒(5)上有多个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救生制氧机,采用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储液罐(1)与送料盒(5)配接在一起,储液罐(1)上端有开口,开口上装有过滤网(2),送料盒(5)上有多个通孔。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亚熙
申请(专利权)人:潘亚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