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显军专利>正文

臭氧发生器的高效管式双面放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764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臭氧发生器的高效管式双面放电装置,特别是一种多种几何形体的管式(柱形管)双面放电、同时产生电晕、双面同时制取臭氧的装置。在介电体(1)为管式(柱形管)通透腔体,横剖面为扁方、圆、正方、三角、多棱、椭圆及不规则的几何形体,内外设置金属网(丝或条)层,作为两个高电压放电极(2)、(3)并由两根导体(4)、(5)引出或接入。此装置工作时管腔内外双面均能放电产生电晕、并可同时制取臭氧,而提高了电能利用率和臭氧产率,为高效率、低能耗、低投入制取臭氧提供了手段。(*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发生器的高效管式双面放电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放电装置,特别是一种横剖面为几何形体管式(柱形管)双面放电而同时产生电晕、双面同时制取臭氧的装置。现有管式(管网结构)放电装置,为将管式介电体的两端热熔真空密封,使管体内真空或充以隋性气体或真空充以石墨,同时在管内设一根金属导体(包括石墨)作为高电压放电极,并引出管外,另一高压电极是在管外设置一层金属网层而构成,这两个电极在臭氧发生器高压电源作用下,在管体外表面与管外金属网电极间产生电晕层(区),使可接融到电晕层的空气(氧气)电离产生臭氧。本装置虽然能达到制取臭氧的目的,但普遍存在的弊病有:一是,由于一高压电电极被密封在管体内,消耗一定量电能,不能直接作功(不能直接制取臭氧),只靠管体外一个高压电极(金属网)产生的电晕制取臭氧,电能利用率低,臭氧制取率也低;二是,管体内真空,充以隋性气体或真空充以石墨,其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且成品率较低;三是管内真空,管体内外有一定压力差,遇冲击时管壁易破碎成为废品;四是,需间歇性工作,使用寿命短。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器的高效长寿命的管式(柱形管)双面放电装置,它能有效地提高电能利用率,提高臭氧产率,延长使用寿命和解决了连续性工作之难。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玻璃管(或陶瓷管)为介电体的管式(柱形管)通透内腔(能够使气体通过的管腔)、横剖面为扁方、园、正方、三角、多棱、椭园和不规则的几何形体的物体内外对应位置设置金属网(丝或条)层,作为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发生电极,并由两个电导体引出或接入,构成一支臭氧发生器的管式双面放电装置。-->本技术只需将现有技术的密封管及内电极改为可使气体通过通透管腔体和管内金属网(丝或条)电极层,由于管腔两端不密封,管内放入电极同管外放电极相同直接暴露在同时环境中,当有高电压作用两电极时,管内外均产生相同的电晕放电,可使进入接触到的空气(氧气)电离成臭氧排出管外,故此实现了管体内外双面产生电晕、双面同时制取臭氧的目的,比现有技术提高电能利用率和提高臭氧发生率均在80%以上;由于管腔采用不密封的通透腔体,简化了制造工艺和设备投入、实现了低成本生产、提高成品率的目的;又由于管腔内外处于相同常压条件下,管壁不易因压差而破碎,延长了寿命,且可以连续性工作,一次性连续工作100小时,无质量问题。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结构纵向(局剖)图。图2、图3、图4、图5、图6分别为图1结构横截面的扁方、圆、正方、三角、多棱(边)等结构的几个实施例例举剖面图。下面结构“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和工作情况。该装置包括主体为一根厚度均匀的玻璃管(或瓷管)介电体(1),两端不密封可使气体通过的管腔体(柱形管),其截面可以是扁方型图(2)、圆型(3)、正方型(图4)、三角(图5)、多棱型(图6)以及椭圆型及不规则的几何形体,在其介电体(1)的管腔体内外对应位置设置两端头短于介电体(1)而耐氧化的金属网(丝或条)层,作为臭氧制取的高压放电极(2)、(3)、并用导体(4)、(5)引出或接入。此装可单根(支)应用,也可若干根(支)组合使用。应用时放电极导体(4)、(5)分别与臭氧发生器高电压输出端相接,有高电压和电流作用两放电极(2)、(3)时,电子荷穿透介电体层使介电体(1)与管内电极(2)之间和介电体(1)与管外电极(3)之间分别产生电晕放电形成两个电晕放电区,使通过或接融到这两个电晕区空气(氧气)均能发生电离产生臭氧,实现了双面放电制取臭氧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由管式介电体(1)、放电极(2)、(3)和电导体(4)、(5)构成的臭氧发生器用管式内外壁双面放电电极装置成为一支臭氧发生器用放电单元。其特征为:在能使气流通过的管式腔体,其横截剖面(图2至图6)为扁方、圆、正方、三角、多棱、椭园及不规则形状的玻璃管(或瓷管)的介电体(1),内外壁分别设置金属电极层作为臭氧发生器两个高电压放电极(2)、(3)。

【技术特征摘要】
1、由管式介电体(1)、放电极(2)、(3)和电导体(4)、(5)构成的臭氧发生器用管式内外壁双面放电电极装置成为一支臭氧发生器用放电单元。其特征为:在能使气流通过的管式腔体,其横截剖面(图2至图6)为扁方、圆、正方、三角、多棱、椭园及不规则形状的玻璃管(或瓷管)的介电体(1),内外壁分别设置金属电极层作为臭氧发生器两个高电压放电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显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