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泡罩版填充胶囊的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5691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能为泡罩版高效填充胶囊的加料器。这种给泡罩版填充胶囊的加料装置包括有加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机构包括有加料辊筒与弧形板;所述加料辊筒通过动力源驱动实现转动,所述加料辊筒的筒面上设有一排排用于平放胶囊的胶囊槽,所述胶囊槽内一端的底面上设有用于竖立胶囊的小凹槽;所述弧形板罩在加料辊筒的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所述弧形板的上部的一侧边为斜边,所述小凹槽位于弧形板斜边所对应的位置上。该加料器的整个加料过程不浪费时间,充分利用胶囊的自由落体速度,显著提高了加料装置给泡罩版填充胶囊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药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泡罩版填充胶囊的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胶囊泡罩版的填充过程,就是将胶囊填充到泡罩版的泡眼内的过程,而这工作是由加料器完成的。目前这种胶囊加料器,都是通过下料板将胶囊放置于泡罩版上,但是这种结构的加料器加料效率低, 且只局限于铝塑泡罩加料。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能为泡罩版高效填充胶囊的加料器。这种给泡罩版填充胶囊的加料装置包括有加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机构包括有加料辊筒与弧形板;所述加料辊筒通过动力源驱动实现转动,所述加料辊筒的筒面上设有一排排用于平放胶囊的胶囊槽,所述胶囊槽内一端的底面上设有用于竖立胶囊的小凹槽;所述弧形板罩在加料辊筒的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所述弧形板的上部的一侧边为斜边,所述小凹槽位于弧形板斜边所对应的位置上。所述加料辊筒内设有真空气孔,所述小凹槽与真空气孔相通,靠近进料端的真空气孔与真空源连通。所述加料机构通过输送管与胶囊的出料机构实现输送连接,所述输送管的管径大于胶囊的直径,小于胶囊的长度。所述加料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加料机构都通过输送管与胶囊的出料机构实现输送连接。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有料仓及驱动料仓振动的振动器,所述料仓内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与输送管相通。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加料装置,通过控制胶囊从出料机构出来,以竖立的姿态自由落体进入到加料机构,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胶囊的出料速度;胶囊进入加料滚筒后,利用加料滚筒转动加料的过程,完成从胶囊进入时的竖立姿态到胶囊下料时的平躺姿态的转变,整个加料过程不浪费时间,充分利用胶囊的自由落体速度,显著提高了加料装置给泡罩版填充胶囊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胶囊填充机构的侧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胶囊填充机构的剖视图(右半边剖视);图4为本技术双辊交叉填充加料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这种给泡罩版填充胶囊的加料装置由胶囊的出料机构2与加料机构1两部分组成,出料机构2为现有技术,它主要包括有料仓20及驱动料仓20振动的振动器21,料仓2内底部开设有供胶囊出料的出料孔,借助振动器21的振动,料仓20就将一粒粒胶囊通关输送管3输送到加料机构1,然后由加料机构1将一粒粒胶囊对应放置到位于输送平台4上的泡罩版的泡眼内。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泡罩版的填充速度,本技术控制胶囊从出料机构2出来后以竖立的姿态自由落体进入到加料机构1,然后通过加料机构1在加料的过程,将胶囊的竖立姿态转变成平躺姿态,最后进入到泡罩版的泡眼内。因此,要完成上述工作,首先链接出料机构2与加料机构1的输送管3的管径要大于胶囊的直径,小于胶囊的长度;这样,胶囊在出料机构2下落到加料机构1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立的姿态。其次,加料机构1要完成胶囊姿态的转变,即要将胶囊竖立的姿态转变成平躺的姿态,这样才能将胶囊平放在泡罩版的泡眼内。下面详细介绍加料机构1的结构及如何使胶囊完成姿态的转变。如图2与3所示,该加料机构包括有加料辊筒10与弧形板11;加料辊筒10通过动力源的驱动绕辊筒的轴心转动,加料辊筒10的筒面上设有一排排用于平放胶囊的胶囊槽100,在胶囊槽100内一端的底面上设有用于竖立胶囊的小凹槽101;胶囊从输送管3下来后,首先是竖立着置于小凹槽101内,在加料辊筒10转动过程中,再通过弧形板11改变胶囊的姿态;该弧形板11罩在加料辊筒10的进料端A与出料端B之间,弧形板11的上部的一侧边为斜边110,小凹槽101位于弧形板斜边110所对应的位置上;这里的“小凹槽101位于弧形板斜边110所对应的位置上”指的是:加料辊筒10沿对着弧形板11的方向转动时,竖立在小凹槽101内的胶囊会在弧形板斜边110的作用下倾倒在胶囊槽100内,由此完成胶囊姿态的转变,而胶囊倒在胶囊槽100内后,就由弧形板11护着,防止胶囊在转动过渡中掉出,直至到达出料端B,胶囊才从加料辊筒10的胶囊槽100内落出,最后进入到泡罩版的泡眼内。从上面可以看出,该整个加料过程不浪费时间,充分利用胶囊的自由落体速度,显著提高了加料装置给泡罩版填充胶囊的效率。胶囊立着进入到加料辊筒10的小凹槽101内时,以及在姿态改变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倾倒或者掉出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技术在加料辊筒10内设有真空气孔102,该真空气孔102与小凹槽101相通,其中只有靠近进料端A的真空气孔102与真空源连通。以其中的一个真空气孔102为例,当加料辊筒10转动,这个真空气孔102还未到达最上端的进料端A时,该真空气孔102就与真空源连通,此刻该真空气孔102就已经产生负压;当该真空气孔102到达进料端A时,胶囊下落进入到该真空气孔102对应的小凹槽101内就立刻被牢牢地被吸附住,使得该胶囊牢牢地竖立着;当该胶囊经过进料端A,进入到姿态转变阶段时,该真空气孔102还是与真空源连通的,这样保证了胶囊在姿态改变过程中不会掉出;当胶囊平躺后,就由弧形板11护着,此后就不再需要真空源的吸附作用;当该胶囊到达最下端(即为出料端B)时,由于没有弧形板11护着,胶囊就以平躺的姿势落到泡罩版的泡眼内。这种新颖的加料机构已经能够实现高效加料,在这种加料机构的基础上,本技术还设计了一种更加高效的双辊式交叉同步加料结构,顾名思义,这种双辊式交叉同步加料结构包括有两个加料机构1,如图4所示,两个加料机构1由一个出料机构2供料,两个加料机构1的两个加料辊筒10同步转动,通过追踪读取编码器位置,其中一个为泡罩版5的奇数行泡眼填充胶囊,而另一个为泡罩版5的偶数行泡眼填充胶囊,由此实现同步交叉加料。通过双辊交叉同步填充过渡方式将两辊筒上胶囊对应给同一块泡罩版块加料,在保障单落料口0号450粒胶囊稳定加料速度,可完成2倍的交叉同步填充加料,提高了加料效率,也保障了加料稳定性,且既能适应铝塑泡罩加料也适应铝铝大泡罩加料,加料范围广。按照2粒胶囊排列,每个加料辊筒只需加1粒胶囊,两个加料辊筒可以完成450冲/分钟泡罩加料,按6粒胶囊排列,每个加料辊筒只需加3粒胶囊,两个加料辊筒可以完成150冲/分钟泡罩加料。该双辊式加料器完全匹配目前行业中最高速泡罩机100-300冲/分钟的加料速度,而一台高速高效的泡罩机必须配置与之相匹配高速稳定的加料器才能体现出高速泡罩机高速高效的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给泡罩版填充胶囊的加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泡罩版填充胶囊的加料装置,包括有加料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机构(1)包括有加料辊筒(10)与弧形板(11);所述加料辊筒(10)通过动力源驱动实现转动,所述加料辊筒(10)的筒面上设有一排排用于平放胶囊的胶囊槽(100),所述胶囊槽(100)内一端的底面上设有用于竖立胶囊的小凹槽(101);所述弧形板(11)罩在加料辊筒(10)的进料端(A)与出料端(B)之间,所述弧形板(11)的上部的一侧边为斜边(110),所述小凹槽(101)位于弧形板(11)斜边(110)所对应的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泡罩版填充胶囊的加料装置,包括有加料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机构(1)包括有加料辊筒(10)与弧形板(11);所述加料辊筒(10)通过动力源驱动实现转动,所述加料辊筒(10)的筒面上设有一排排用于平放胶囊的胶囊槽(100),所述胶囊槽(100)内一端的底面上设有用于竖立胶囊的小凹槽(101);所述弧形板(11)罩在加料辊筒(10)的进料端(A)与出料端(B)之间,所述弧形板(11)的上部的一侧边为斜边(110),所述小凹槽(101)位于弧形板(11)斜边(110)所对应的位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泡罩版填充胶囊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辊筒(10)内设有真空气孔(102),所述小凹槽(101)与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益服李文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希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