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5175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方法,首先,对空间飞行器或载荷进行热特性试验,目的在于校验材料特性、关键热传递路径的接触导热系数(接触热阻)等参数。其次,校正热分析数学模型,目的在于确保热分析数学模型真实反映空间载荷的热特性。最后,通过虚拟施加空间外热流计算获取在轨热平衡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等过程,通过热特性试验对航天器关键部位的热控状态进行有效试验验证,然后将热特性试验与热计算分析相结合获取空间外热流和热平衡结果,取得了高效率、高精度的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热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卫星研制多采用整星单件或小批量投产模式。该模式下,每一颗卫星均需要进行热平衡试验,要求尽可能模拟航天器在轨工作的状态及其对应的外热流,以此验证卫星热设计的正确性。整个试验过程对真空设备和外热流装置要求较高,试验过程通常持续15天以上。上述热平衡试验方法中,外热流模拟采用真实外热流模拟方法(或拟真实外热流模拟方法),在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过程中实施难度较高、准确度较差。随着仿真技术进步和电子工业水平提高,卫星的寿命和可靠性均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国内外航天器研制企业、机构和大学已经在探讨如何安全可靠地减少甚至取消热平衡试验。近年来,国内外重点研究的CubeSat立方星、ORS及时响应卫星等,由于其设计、制造及发射周期超短或批量大等因素,在研制过程中均采用制造后即发射的模式,不进行热平衡试验。如,专利《批产卫星热设计验证方法》(申请号201310217460.5)提出:同平台卫星只对第一颗研制出的卫星进行一次热平衡试验验证,其他后续研制的卫星具备取消热平衡试验的前提,后续卫星可使用其批产卫星热设计验证方法进行验证。此外,对于小批量生产的卫星和未来批量生产的航天器,目前国内航天器生产制造过程特别是热控实施过程均为人工操作,安装状态与热设计状态可能存在差异,且同一批次不同产品的安装状态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关键部位(关键点)的热控状态进行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方法,能够对航天器的热控状态进行有效试验验证,又可以结合试验数据进行计算获得载荷的热平衡结果,验证热设计正确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方法,包括:对空间飞行器或载荷进行热特性试验,得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建立热分析数学模型,根据所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对所述热分析数学模型进行校正;根据校正后的热分析数学模型计算获取热平衡结果。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对空间飞行器或载荷进行热特性试验,得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包括:根据热源分布、材料特性及主要热传递路径情况,设计热特性试验工况,确定测温点;通过热特性试验,获取不同的试验工况下温度场分布、热源的数据;分析并确定热特性试验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得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热特性试验工况包括瞬态工况或瞬态工况与稳态工况的组合,其中所述稳态工况包括高温和低温。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热特性试验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包括测温数据的正确性、试验条件的满足性。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建立热分析数学模型,根据所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对所述热分析数学模型进行校正,包括:根据材料、结构几何模型等参数建立初步的热分析数学模型;试运行并分析所述热分析数学模型;根据所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校正所述热分析数学模型。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根据校正后的热分析数学模型计算获取热平衡结果,包括:通过不同的轨道、姿态、几何和表面特征等参数,计算获取空间外热流;将所述空间外热流纳入校正后的热分析数学模型,替换所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并进行计算,得到不同在轨飞行状态下的热平衡结果。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计算获取空间外热流,包括:通过两种以上的计算软件或方法获取,并结合经验模型分析,作为空间外热流数据正确性的验证。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初步的热分析数学模型符合基本物理规律。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校正后的热分析数学模型的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的计算结果与热特性试验的温度测点数据偏差绝对值小于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1、经实际验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方法后,热特性试验数据正确有效,热分析数学模型与试验工况数据偏差可修正至偏差绝对值小于2℃,空间外热流数据正确,可以获得热平衡结果,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2、对于低成本批量生产的卫星、外热流设计复杂或不具备外热流物理模拟条件的飞行器(载荷),本专利技术可作为其热状态正确性的验证手段。3、本专利技术降低了航天器热设计验证的复杂性,节省了试验的时间和经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空间载荷试验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法,包括:步骤S1,对空间飞行器或载荷进行热特性试验,得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步骤S2,建立热分析数学模型,根据所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对所述热分析数学模型进行校正;步骤S3,根据校正后的热分析数学模型计算获取热平衡结果。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简称为“试验+校正+计算”热设计验证法,通过热特性试验对航天器关键部位的热控状态进行有效试验验证,然后将热特性试验与热计算分析相结合获取空间外热流和热平衡结果,取得了高效率、高精度的结果,本专利技术可在空间载荷的首发件(或批量件)使用,既能够对航天器的热控状态(特别是关键部位)进行有效试验验证,又可以结合试验数据进行计算获得载荷的热平衡结果,验证热设计正确性。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步骤S1,对空间飞行器或载荷进行热特性试验,得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包括:根据热源分布、材料特性及主要热传递路径情况,设计热特性试验工况,确定测温点;通过热特性试验,获取不同的试验工况下温度场分布、热源的数据;分析并确定热特性试验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得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具体的,设计特定的热特性试验工况,通过获取不同的热特性试验状态下温度场(温度点)分布、热源等数据,以此分析实际热传递的特征,其目的在于校验材料特性、关键热传递路径的接触导热系数(接触热阻)等参数。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热特性试验工况包括瞬态工况或瞬态工况与稳态工况的组合,其中所述稳态工况包括高温和低温。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热特性试验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包括测温数据的正确性、试验条件的满足性。具体的,热特性试验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覆盖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测温数据的正确性、试验条件的满足性。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步骤S2,建立热分析数学模型,根据所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对所述热分析数学模型进行校正,包括:根据材料、结构几何模型等参数建立初步的热分析数学模型;试运行并分析所述热分析数学模型;根据所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校正所述热分析数学模型。具体的,建立空间载荷热分析数学模型,使用热特性试验边界进行试运行、分析,根据不同试验工况下热特性试验所获取的数据,校正稳态和瞬态工况的热分析数学模型,其目的在于确保热分析数学模型真实反映空间载荷的热特性。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步骤S3,根据校正后的热分析数学模型计算获取热平衡结果,包括:通过不同的轨道、姿态、几何和表面特征等参数,计算获取空间外热流;将所述空间外热流纳入校正后的热分析数学模型,替换所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并进行计算,得到不同在轨飞行状态下的热平衡结果。具体的,通过虚拟施加空间外热流计算获取在轨热平衡结果。对于不同的轨道、姿态、几何和表面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空间飞行器或载荷进行热特性试验,得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建立热分析数学模型,根据所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对所述热分析数学模型进行校正;根据校正后的热分析数学模型计算获取热平衡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空间飞行器或载荷进行热特性试验,得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建立热分析数学模型,根据所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对所述热分析数学模型进行校正;根据校正后的热分析数学模型计算获取热平衡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空间飞行器或载荷进行热特性试验,得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包括:根据热源分布、材料特性及主要热传递路径情况,设计热特性试验工况,确定测温点;通过热特性试验,获取不同的试验工况下温度场分布、热源的数据;分析并确定热特性试验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得到热特性试验边界条件和试验结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特性试验工况包括瞬态工况或瞬态工况与稳态工况的组合,其中所述稳态工况包括高温和低温。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特性试验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包括测温数据的正确性、试验条件的满足性。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载荷热设计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热分析数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旋孙敬文代善良庞乐彭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