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5170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抓拾器,其包括静连接环、周向均布在静连接环上的多个抓取装置、收紧绳索、节点连接环及下放绳索,抓取装置分别包括铰链套、配重短节、收紧提环及两个抓爪杆,铰链套能够转动地套装在静连接环上,配重短节和两个抓爪杆相背安装在铰链套上,两个抓爪杆一端与铰链套焊接,另一端分别向内弯折形成有一抓爪杆钩,配重短节上固接有收紧提环,多个抓取装置上的多个收紧提环共同连接在收紧绳索上,静连接环与节点连接环连接,节点连接环上连接有下放绳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通用性好,打捞成功率高。在铰接套和配重短节的作用下,抓爪杆能象手指一样抓拾物体,收放自如,以达到捡拾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抓拾装置,尤其是一种抓拾器
技术介绍
当物体落入狭窄空间或较深坑洞,或者有液体或污染物的箱,池、井及水沟等复杂环境时,落物无法确定准确位置,用杆、钩等一般手段打捞时,不能及时准确的确定落物位置,打捞成功率极低,工耗大、用工费时费力。对于重要物件,就需要动用机械装置或进行破坏性方法才能取出落物,装置繁杂,费用大,用时长,无法保证落物完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打捞效果好的抓拾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静连接环、周向均布在静连接环上的多个抓取装置、收紧绳索、节点连接环以及下放绳索,每个所述抓取装置分别包括铰链套、配重短节、收紧提环以及两个抓爪杆,其中所述铰链套能够转动地套装在静连接环上,所述配重短节和两个抓爪杆相背安装在铰链套的外壁上,且配重短节处于静连接环内侧,两个抓爪杆处于静连接环外侧,两个所述抓爪杆均为圆弧状且相互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抓爪杆一端与铰链套焊接,另一端分别向内弯折形成有一抓爪杆钩,所述配重短节上固接有所述收紧提环,多个所述抓取装置上的多个收紧提环共同连接在所述收紧绳索上,所述静连接环通过三段短绳与所述节点连接环连接,所述节点连接环上连接有所述下放绳
索。所述静连接环上周向均布焊接有三个收放提环,其中三段短绳一端绑定在节点连接环上,另一端分别绑定在三个收放提环上。每个所述配重短节分别通过一过渡连接杆与对应的铰链套连接,其中过渡连接杆焊接在铰链套上,配重短节可拆装地螺纹连接在过渡连接杆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抓拾器安装使用方便,通用性好,确定落物位置及打捞成功率高。在铰接套和配重短节的作用下,抓爪杆能象手指一样抓拾物体,收放自如,一个人就可操作。当向上拉动收紧绳索时,利用力的传动使抓爪杆钩向中间聚拢,通过配重短接的自重在杠杆原理作用下使抓爪钩张开,达到捡拾的目的。本技术装置简单、便携、灵活,便易操作,适合在狭窄空间或较深坑洞中或者有液体及污染物的箱,池、井及水沟等复杂环境下打捞时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抓拾器去除收紧绳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抓拾器去除下放绳索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抓拾器包括静连接环7、周向均布在静连接环7上的多个抓取装置、收紧绳索9、节点连接环10以及下放绳索11。所述静连接环7上周向三等分均匀分布焊接在有三个收放提环8,其中三段短绳一端绑定在节点连接环10上,另一端分别绑定在三个收放提环8上。所述节点连接环10上连接有所述下放绳索11。下放绳索11用于整个抓拾器的下放。如图1和图2所示,抓取装置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抓取装置周向均布在静连接环7上。由于六个抓取装置的结构一致,现以一个抓取装置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抓取装置包括铰链套4、配重短节2、过渡连接杆3、收紧提环1以及两个抓爪杆5。所述铰链套4能够转动地套装在静连接环7上,所述配重短节2和两个抓爪杆5相背安装在铰链套4的外壁上,且配重短节2处于静连接环7内侧,两个抓爪杆5处于静连接环7外侧。两个抓爪杆5均为圆弧状且相互对称设置,两个抓爪杆5一端与铰链套4焊接,另一端分别向内弯折形成有一抓爪杆钩6。所述配重短节2通过一过渡连接杆3与对应的铰链套4连接,其中过渡连接杆3焊接在铰链套4上,配重短节2可拆装地螺纹连接在过渡连接杆3上,配重短节2与静连接环7能够拆装便于维修。一个配重短节2上还对应固接有一收紧提环1,六个所述抓取装置上的六个收紧提环1共同连接在所述收紧绳索9上,其中六个收紧提环1中对角的两个收紧提环1之间绑定一个绳子,供绑定三段绳子,且收紧绳索9则绑定在三段绳子的重叠节点处。本技术抓拾器的操作方法为:首先将六组抓爪杆5(每组抓爪杆包含两个抓爪杆)合拢,按收紧提环1张开最大的位置,对角取合适的三段绳子将收紧提环1对角绑牢,再取一根收紧绳索9,长度大于物体落入的坑、井深度,一头绑在收紧提环1对角三段绑牢绳子的重叠节点处。再取三段短绳,长度与静连接环7直径相当,一头分别绑牢在收放提环8上,另一头绑牢在节点连接环10上,再取一根下放绳索11,长度大于物体落入的坑、井深度,一头绑在节点连接环10上。操作时,抓紧下放绳索11提起抓拾器顺着坑、井往下放,由于一个配重短节2的重量大于两个抓爪杆5,下落时,六组抓爪杆5受配重短节2的作用全部张开,使六组抓爪杆5与
静连接环7平行,其中一个配重短节2的重量稍大于两个抓爪杆5,配重短节2的重量能达到使抓爪杆5在下降时平行静连接环7即可。当抓拾器降落到坑、井底部碰到落物不在下降时,放松下放绳索11,抓紧收紧绳索9缓慢拉动往上提起,这时抓拾器的六个收紧提环1向上收紧,六组抓爪杆5通过铰链套4的作用使抓爪杆钩6向里合拢,由于抓爪杆钩6前端处为折弯90°的爪钩,当爪钩碰到落物时,受抓爪杆钩6向里合拢作用,会将落物向中心聚拢。当收紧绳索9缓慢拉动往上提起时,受抓拾器自身重量和落物重量的相加产生向下的力,向下的力越大,人往上拉动收紧绳索9用的力也越大,抓爪杆5通过铰链套4的作用,抓爪杆钩6向里合拢的力也越大,落物也被抓的越紧直至提上地面,完成抓拾落物的全过程。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抓拾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抓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连接环(7)、周向均布在静连接环(7)上的多个抓取装置、收紧绳索(9)、节点连接环(10)以及下放绳索(11),每个所述抓取装置分别包括铰链套(4)、配重短节(2)、收紧提环(1)以及两个抓爪杆(5),其中所述铰链套(4)能够转动地套装在静连接环(7)上,所述配重短节(2)和两个抓爪杆(5)相背安装在铰链套(4)的外壁上,且配重短节(2)处于静连接环(7)内侧,两个抓爪杆(5)处于静连接环(7)外侧,两个所述抓爪杆(5)均为圆弧状且相互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抓爪杆(5)一端与铰链套(4)焊接,另一端分别向内弯折形成有一抓爪杆钩(6),所述配重短节(2)上固接有所述收紧提环(1),多个所述抓取装置上的多个收紧提环(1)共同连接在所述收紧绳索(9)上,所述静连接环(7)通过三段短绳与所述节点连接环(10)连接,所述节点连接环(10)上连接有所述下放绳索(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连接环(7)、周向均布在静连接环(7)上的多个抓取装置、收紧绳索(9)、节点连接环(10)以及下放绳索(11),每个所述抓取装置分别包括铰链套(4)、配重短节(2)、收紧提环(1)以及两个抓爪杆(5),其中所述铰链套(4)能够转动地套装在静连接环(7)上,所述配重短节(2)和两个抓爪杆(5)相背安装在铰链套(4)的外壁上,且配重短节(2)处于静连接环(7)内侧,两个抓爪杆(5)处于静连接环(7)外侧,两个所述抓爪杆(5)均为圆弧状且相互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抓爪杆(5)一端与铰链套(4)焊接,另一端分别向内弯折形成有一抓爪杆钩(6),所述配重短节(2)上固接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国袁苏梅葛红艳肖勤勤魏红印魏立明李学军边建杰马建忠胡玉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