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48687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包括第一燃烧部、第二燃烧部和进气管,第一燃烧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孔和第一内腔,第一出气孔和第一内腔连通;第二燃烧部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燃烧部连接,其中第二燃烧部设置有第二出气孔和第二内腔,第二出气孔和第二内腔连通;进气管分别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连通,用于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提供燃气;其中,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不连通。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气灶能够实现燃烧完全,节省燃气,与受热物体接触面积大,燃烧时温度均匀,提高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燃气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气灶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燃气装置。市场上使用到的燃气炉或燃气灶,多是提供一个燃气进口给燃气灶。在燃气灶燃烧过程中,燃气进入到燃气灶内距离进气口较远处的部位往往由于供气压力不够,造成燃气灶表面燃烧的温度不均匀,给炊具供热时会延长加热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气灶,解决了传统燃气灶燃烧时温度不均匀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燃气灶,其包括:第一燃烧部,第一燃烧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孔和第一内腔,第一出气孔和第一内腔连通;第二燃烧部,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燃烧部连接,其中第二燃烧部设置有第二出气孔和第二内腔,第二出气孔和第二内腔连通;进气管,分别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连通,用于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提供燃气;其中,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不连通。其中,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与第一内腔连通,第二进气管与第二内腔连通。其中,燃气灶还包括第三燃烧部,其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二燃烧部连接,其中第三燃烧部设置有第三出气孔和第三内腔,第三出气孔和第三内腔连通。其中,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连通。其中,第一燃烧部、第二燃烧部和第三燃烧部呈环形状。其中,第一燃烧部内径大于第二燃烧部内径,第二燃烧部内径大于第三燃烧部内径。其中,第一燃烧部远离第一出气孔的一侧面、第二燃烧部远离第二出气孔的一侧面和第三燃烧部远离第三出气孔的一侧面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支撑脚。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的燃气灶包括第一燃烧部、第二燃烧部、第三燃烧部和进气管,第一燃烧部、第二燃烧部和第三燃烧部呈环形状,且出气孔设置在各燃烧部上,使得燃气灶与受热物体的接触面积加大,燃烧时温度均匀,提高了加热效率;第二燃烧部和第三燃烧部连通,且与第一燃烧部不连通,将燃气灶分成两个区域进行燃烧,结构新颖,燃烧时温度均匀;进气管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连接,采用两个进气管方式,保障了燃气从各出气孔出来的压力,让燃烧更加完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燃气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燃气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进气口,2、第二进气口,3、第一燃烧部,4、第二燃烧部,5、第三燃烧部,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支撑脚,31、第一出气孔,41、第二出气孔,51、第三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燃气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燃气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该燃气灶包括第一燃烧部3、第二燃烧部4和第三燃烧部5,第一燃烧部3通过第一连接杆6与第二燃烧部4连接,第二燃烧部4通过第二连接杆7与第三燃烧部5连接。第一燃烧部3设置有第一出气孔31和第一内腔,第一出气孔31和第一内腔连通。应理解,第一出气孔31的数量有多个,且第一出气孔31均匀设置在第一燃烧部3上。具体地,第一出气孔31环绕设置在第一燃烧部3上一圈、两圈或三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燃烧部3呈环形状。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燃烧部3呈环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燃烧部3还可以呈矩形状、“回”字型或不规则形状。第二燃烧部4通过第一连接杆6与第一燃烧部3连接,具体地,第二燃烧部4通过3根或4根第一连接杆6与第一燃烧部3连接。其中,第二燃烧部4设置有第二出气孔41和第二内腔,第二出气孔41和第二内腔连通。应理解,第二出气孔41的数量有多个,且第二出气孔41均匀设置在第二燃烧部4上。具体地,第二出气孔41环绕设置在第二燃烧部4上一圈、两圈或三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燃烧部4呈环形状。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二燃烧部4呈环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燃烧部4还可以呈矩形状、“回”字型或不规则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不连通。第三燃烧部5通过第二连接杆7与第二燃烧部4连接,具体地,第三燃烧部5通过3根或4根第二连接杆7与第二燃烧部4连接。其中,第三燃烧部5设置有第三出气孔51和第三内腔,第三出气孔51和第三内腔连通。应理解,第三出气孔51的数量有多个,且第三出气孔51均匀设置在第三燃烧部5上。具体地,第三出气孔51环绕设置在第三燃烧部5上一圈、两圈或三圈。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燃烧部5呈环形状。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三燃烧部5呈环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燃烧部5还可以呈矩形状、“回”字型或不规则形状。应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燃气灶的第一燃烧部3、第二燃烧部4和第三燃烧部5所呈现的结构只是针对本实施例而言,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气孔31、第二出气孔41和第三出气孔51均匀的设置在第一燃烧部3、第二燃烧部4和第三燃烧部5上,使得燃气灶燃烧时加热温度均匀。进气管用于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提供燃气,其包括第一进气管1和第二进气管2。其中,第一进气管1与第一内腔连通,第二进气管2与第二内腔连通。本技术采用第一进气管1和第二进气管2两个燃气进气管,以使得燃气从第一出气孔31、第二出气孔41和第三出气孔51出来的气体压力足够,燃烧完全,提高加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燃烧部3内径大于第二燃烧部4内径,第二燃烧部4内径大于第三燃烧部5内径。由于第一燃烧部3内径均大于第二燃烧部4内径和第三燃烧部5内径,因此采用第二燃烧部4和第三燃烧部5合并在一起,其燃气由第二进气管2提供,且第一燃烧部3与第二燃烧部4和第三燃烧部5分开,其燃气由第一进气管1提供,使燃气灶分成两个区域进行独立燃烧,燃气均匀从第一出气孔31、第二出气孔41和第三出气孔51出,燃烧效果更好。另外,第一燃烧部3远离第一出气孔31的一侧面、第二燃烧部4远离第二出气孔41的一侧面和第三燃烧部5远离第三出气孔51的一侧面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支撑脚8,用于支撑燃气灶,以防止燃气灶接触地面或水。综上,本技术的燃气灶包括第一燃烧部、第二燃烧部、第三燃烧部和进气管,第一燃烧部、第二燃烧部和第三燃烧部呈环形状,且出气孔设置在各燃烧部上,使得燃气灶与受热物体的接触面积加大,燃烧时温度均匀,提高了加热效率;第二燃烧部和第三燃烧部连通,且与第一燃烧部不连通,将燃气灶分成两个区域进行燃烧,结构新颖,燃烧时温度均匀;进气管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连接,采用两个进气管方式,保障了燃气从各出气孔出来的压力,让燃烧更加完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燃气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燃烧部,所述第一燃烧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孔和第一内腔,第一出气孔和第一内腔连通;第二燃烧部,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燃烧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燃烧部设置有第二出气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出气孔和所述第二内腔连通;进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用于为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提供燃气;其中,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不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燃烧部,所述第一燃烧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孔和第一内腔,第一出气孔和第一内腔连通;第二燃烧部,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燃烧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燃烧部设置有第二出气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出气孔和所述第二内腔连通;进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用于为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提供燃气;其中,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不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第三燃烧部,其通过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八匹马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