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3842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0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及其装置,臭气来源在经过加湿后,依次通过微生物填料除臭和土壤除臭的两级除臭工艺,并最终通过土壤除臭系统顶部自由逸散。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箱以及臭气管路和加湿管路;臭气管路一端与臭气来源连通,另一端连接至除臭箱的进气口,臭气管路上设有风机;加湿管路并联连接在风机前的除臭管路上,与加湿设备连接,对臭气管路中的臭气进行加湿;除臭箱内分为串联的布气层、一级除臭层和二级除臭层,布气层与进气口连通,一级除臭层为微生物填料除臭系统,二级除臭层为土壤除臭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调整生物除臭装置的结构,结合生物除臭工艺特点,利用多级除臭系统协同除臭,保障除臭系统的处理效率,使其达到集成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臭气治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恶臭气体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大流量、中低浓度的恶臭气体,存在投资大、操作复杂、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生物除臭技术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有孔的、潮湿的介质上聚集的活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代谢降解恶臭物质,使其转变为简单的无机物或组成自身细胞,达到去除臭味的目的。生物法以自身的显著的优势,设备少、操作简单、投资运行费用低、彻底消除恶臭污染物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阔。目前采用的生物法处理臭气的装置主要有生物过滤塔、生物滴滤塔、生物洗涤塔等。这些生物处理工艺均需要对气体进行加湿处理,然后通过上述生物除臭装置,达到生物除臭的目的。这其中,生物滴滤塔的加湿区面积较大,导致除臭装置占地面积大;生物过滤塔间歇性喷淋液体导致气体加湿不均匀,处理效果不理想;生物洗涤塔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常用生物除臭工艺在末端一般会设置等离子除臭、光催化氧化等应急措施,预防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进气量、进气浓度波动幅度大时引起的系统崩溃,以保证气体的达标排放,因此当前的生物除臭系统装置集成程度不高,导致各单元协同作用效率过低,增加了占地面积,并且除臭工艺的工作效率较低。如公告号为CN 1935329 A以及公告号为CN 205323533 U的中国专利,其都公开了一种生物土壤滤体除臭装置,通过单一的土壤滤体对尾气进行过滤除臭,但是该种过滤除臭的效率低,并且除臭的效果并不明显,排放的气体仍然具有一定含量的臭气成分,不能够适应大规模的产业除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生物除臭技术存在的占用空间大、除臭效率低的技术瓶颈,提供一种除臭效果好,经济适用性高的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及其装置,利用生物除臭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生物除臭的工艺组合,强化除臭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所述臭气在经过加湿后,首先通过微生物填料除臭,所述微生物填料包含腐熟污泥、生物炭、水泥和高炉矿渣,然后再通过土壤除臭,所述的土壤除臭层包括腐熟污泥、生物炭和壤土(按照重量比15-25:15-25:50-70混合而成),所述土壤种植植物,实现两级除臭工艺,并最终通过土壤除臭系统顶部自由逸散。进一步的,所述腐熟污泥:生物炭:水泥:高炉矿渣的重量份比为20-30:60-80:2-4:6-12。进一步的,所述生物炭pH为8.2-13.0,比表面积为20m2/g-400m2/g,碳含量25.8%-88.0%,总氮量0.18%-6.0%。进一步的,所述臭气通过工艺水在超声波雾化后进行加湿,加湿在臭气过滤前完成,加湿后的臭气湿度达到90%以上。进一步的,所述臭气的臭味物质包含氨、硫化氢、甲硫醚、三甲胺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微生物填料除臭和土壤除臭的两级除臭工艺在同一设备中完成。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应用的装置,包括除臭箱以及臭气管路和加湿管路;所述臭气管路一端与臭气来源连通,另一端连接至除臭箱的进气口,所述臭气管路上设有风机;所述加湿管路并联连接在风机前的除臭管路上,与外部加湿设备连接,对臭气管路中的臭气进行加湿;所述除臭箱内分为串联的布气层、一级除臭层和二级除臭层,所述布气层与进气口连通,一级除臭层和二级除臭层之间设有间隙层,所述一级除臭层为采用透气板设置的微生物填料层,所述二级除臭层为采用透气板设置的土壤除臭层,所述微生物填料层及土壤除臭层中均培养有吸附、吸收、降解恶臭物质的微生物,臭气从土壤除臭层顶部自由逸散。进一步的,所述布气层、一级除臭层和二级除臭层在除臭箱内竖向布置,所述除臭箱的底部设有排水管口,所述排水管口设有pH检测仪,所述尾气管路上设有流量计和湿度监测仪。进一步的,所述布气层内设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的主管与进气口连通,若干支管上设有布气口。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外部加湿设备为超声波加湿器。本专利技术中的微生物填料腐熟污泥和生物炭协同配合,生物炭作为腐熟污泥营养元素的缓释载体,生物炭对腐熟污泥中的NH4+-N,NO3--N、K、P及气态NH3等不同形态存在的营养元素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使所述的营养元素持续而缓慢地释放,从而达到无需外加营养元素的工程应用效果。此外,腐熟污泥和生物炭对微生物亲和力强,有利于微生物挂膜,从而使微生物在所述腐熟污泥和生物炭的持续供养下高效吸附、转化臭气。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腐熟污泥中蕴含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的彻底利用,环境友好、无公害。本专利技术采用土壤除臭系统作为应急保护单元,臭气穿过土壤除臭层并排放,可防止系统崩溃,增大缓冲能力,无需增设传感器,无需启动时间,在零能耗的条件下,实现了应急保护功能。采用微生物除臭与土壤除臭相结合的组合工艺,在污染气体穿过填料被微生物降解后,通过自由逸散,进入到土壤除臭层,进一步除臭,再无组织排放。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两级生物除臭系统的组合,利用生物除臭与土壤除臭的协同作用,强化微生物处理臭气的能力,提高系统的除臭效果及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超声波加湿器来加湿气体,经过流体力学核算,合理的将加湿器设置在进气管路上,使水汽与臭气在进气管路内充分混合完成加湿过程,加湿效果能够达到90%以上,气体加湿均匀,能耗低,在进气管路内实现气体湿化,节约了空间。由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调整传统生物除臭装置的结构,突破一级处理模式,结合生物除臭工艺特点,利用多级除臭系统协同除臭,创造性地将腐熟污泥和生物炭联合使用,可为微生物持续提供营养物质,利于微生物生存于腐熟污泥表面及孔隙结构内,从而实现使微生物持续高效的吸附、降解臭气,其使用的装置不需要额外设置单独的营养液喷淋系统,保障除臭系统的处理效率,使其达到集成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的目的。两级除臭系统的设计可以适应较大的恶臭负荷波动,经本专利技术除臭后的气体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一级排放标准。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的生物组合协同除臭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中的除臭箱的正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的除臭箱的俯视图。图4为实施例中的除臭箱的布气管示意图。图中标号:1-臭气来源,101-臭气管路,102-流量计,2-工艺水来源,201-加湿管路,202-超声波加湿器,3-风机,4-湿度检测仪,5-除臭箱,501-布气层,502-一级除臭层,503-二级除臭层,504-进气口,505-布气管,506-微生物填料,507-过滤土壤,508-排水管口,510-人孔,511-pH检测仪。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图示中的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除臭装置整体包括尾气管路101、加湿管路201、超声波加湿器202、风机3、除臭箱5。臭气来源1在经过加湿管路201过来的超声水雾加湿后,进入除臭箱5,然后依次通过微生物填料层和土壤除臭层两级除臭,并最终通过土壤除臭层自由逸散。在生物除臭系统中为对污染气体饱和性加湿,通常是采用不间断的循环喷淋设计,同时增加喷淋液中的溶氧量,为喷淋液中丰富的好氧菌群提供了保持活性和生存的前提条件,本实施例通过超声波加湿器将工艺水雾化成100%的水汽,水汽直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及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在经过加湿后,首先通过微生物填料除臭,所述微生物填料包含腐熟污泥、生物炭、水泥和高炉矿渣,然后再通过土壤除臭,实现两级除臭工艺,所述土壤种植植物,并最终通过土壤除臭系统顶部自由逸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在经过加湿后,首先通过微生物填料除臭,所述微生物填料包含腐熟污泥、生物炭、水泥和高炉矿渣,然后再通过土壤除臭,实现两级除臭工艺,所述土壤种植植物,并最终通过土壤除臭系统顶部自由逸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所述腐熟污泥:生物炭:水泥:高炉矿渣的重量份比为20-30:60-80:2-4:6-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所述生物炭pH为8.2-13.0,比表面积为20m2/g-400m2/g,碳含量25.8%-88.0%,总氮量0.18%-6.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所述臭气通过工艺水在超声波雾化后进行加湿,加湿在臭气过滤前完成,加湿后的臭气湿度达到90%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所述臭气的臭味物质包含氨、硫化氢、甲硫醚、三甲胺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所述微生物填料除臭和土壤除臭的两级除臭工艺在同一设备中完成。7.一种权利要求1-6中的生物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丽李晶贺治国罗文连邹先军刘林满文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