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机液面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2879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9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机液面调节装置,包括:转鼓端盖和转鼓;一侧与转鼓端盖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转鼓固定连接的液面调节盘体,且转鼓端盖与液面调节盘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重质液的腔体;液面调节盘体设有重质液相孔和轻质液相孔,重质液相孔的第一端与转鼓相连通、第二端与腔体相连通;轻质液相孔的第一端与转鼓相连通、第二端与转鼓外部连通,且轻质液相孔的第一端较重质液相孔的第一端靠近转鼓的中心轴;伸入于轻质液相孔内的排液管,排液管伸入于转鼓内、且伸入的深度可调。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离心机液面调节装置,其能够调节转鼓内的水位,对转鼓内沉降的固相含液量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离心分离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离心机液面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三相卧式螺旋沉降式离心机简称三相卧螺离心机,它是依靠固液密度差,固相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沉降,两种液相也出现分层,轻质液相处于内层,重质液相处于外层,从而实现固-液-液三相分离,液体从各自出口排出。三相卧螺离心机主要用于油基钻屑、含油污泥、废机油、餐饮废油脂等澄清或去渣去杂三相分离。目前普遍使用的带有实时调节功能的三相卧螺离心机,其转鼓内的液面高度基本固定,调节装置只能改变轻、重两种液相的分离比例,无法调节整个液面的高度,即转鼓内的水位高低是不能调节的。卧螺离心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转鼓内的水位不能调节,不能对在转鼓内沉降的固相含液量进行控制,影响三相卧螺离心机的排渣效果,降低了三相离心机使用功效。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转鼓内的水位不能调节、不能对在转鼓内沉降的固相含液量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机液面调节装置,其能够调节转鼓内的水位,对转鼓内沉降的固相含液量进行控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离心机液面调节装置,包括:转鼓端盖和转鼓;一侧与所述转鼓端盖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转鼓固定连接的液面调节盘体,且所述转鼓端盖与所述液面调节盘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重质液的腔体;所述液面调节盘体设有重质液相孔和轻质液相孔,所述重质液相孔的第一端与所述转鼓相连通、第二端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轻质液相孔的第一端与所述转鼓相连通、第二端与转鼓外部连通,所述轻质液相孔为第一端较第二端靠近于所述转鼓的中心轴的斜孔,且所述轻质液相孔的第一端较所述重质液相孔的第一端靠近所述转鼓的中心轴;伸入于所述轻质液相孔内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伸入于所述转鼓内、且伸入的深度可调。优选地,所述轻质液相孔为螺纹孔,所述排液管的外周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优选地,所述轻质液相孔的第二端设有用于锁紧所述排液管的锁紧螺母。优选地,所述轻质液相孔的第一端设有凹槽结构。优选地,所述重质液相孔为多个,且以所述转鼓的中心轴为中心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轻质液相孔为多个,且以所述转鼓的中心轴为中心均匀分布。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转鼓端盖和液面调节盘配合安装,并形成用于容纳重质液的腔体;液面调节盘的盘体上有若干重质液相出口和若干斜向的轻质液相孔,其中轻质液相孔位于转鼓一侧的端口比位于转鼓外部一侧的端口更加靠近转鼓的中心轴。而且轻质液相孔内插装有排液管,排液管伸入到转鼓内的深度可进行调节。工作时,离心机转鼓的高速旋转,使得轻、重质液相分层,外侧的重质液相通过液面调节盘体上的重质液相孔进入转鼓端盖与液面调节盘体之间的空腔内,而后由撇液泵排出;转鼓内侧,即靠近转轴的轻质液相通过排液管排出;排液管可调节插入深度,从而调节转鼓内的液面高度,当排液管插入转鼓内较深时,转鼓内的液面高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如此实现了改变固相含液量,提高离心机功效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离心机液面调节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液面调节盘体的正视图。图中:1、转鼓端盖;2、液面调节盘体;3、锁紧螺母;4、排液管;5、螺纹孔;6、凹槽结构;7、转鼓;8、转鼓内腔;9、重质液相孔;10、空腔。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机液面调节装置,其能够调节转鼓内的水位,对转鼓内沉降的固相含液量进行控制。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心机液面调节装置,可以用于三相卧螺离心机,该离心机液面调节装置包括转鼓端盖1和液面调节盘体2。其中,液面调节盘体2上设有轻质液相孔和重质液相孔9。转鼓端盖1和液面调节盘体2配合安装,并形成空腔10。液面调节盘体2的轻质液相孔内设有排液管4,盘体上有若干斜向的重质液相孔9和若干斜向的螺纹孔5,排液管4安装在螺纹孔5内,排液管4外侧有螺纹,进而可在螺纹孔内的任意位置固定。螺纹孔5靠近转鼓内腔8的一侧设有凹槽结构6,以便于排液管4隐藏在液面调节盘体2上,避免影响转鼓的正常工作。作为优选,排液管4外端安装锁紧螺母3,用于锁定排液管4。本技术工作时,离心机转鼓7的高速旋转,使得轻、重质液相分层,外侧的重质液相通过液面调节盘体2上的重质液相孔9进入转鼓端盖1与液面调节盘体之间的空腔10,由撇液泵排出;内侧的轻质液相通过排液管4排出;排液管4可通过螺纹调节插入深度,从而调节转鼓7内的液面高度,当排液管4插入螺纹孔较深时,转鼓7内的液面高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调节完成后,上紧锁紧螺母3锁定排液管4,防止排液管4松动或脱落,实现了改变固相含液量,提高离心机功效的目的。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
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离心机液面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机液面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鼓端盖和转鼓;一侧与所述转鼓端盖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转鼓固定连接的液面调节盘体,且所述转鼓端盖与所述液面调节盘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重质液的腔体;所述液面调节盘体设有重质液相孔和轻质液相孔,所述重质液相孔的第一端与所述转鼓相连通、第二端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轻质液相孔的第一端与所述转鼓相连通、第二端与转鼓外部连通,所述轻质液相孔为第一端较第二端靠近于所述转鼓的中心轴的斜孔,且所述轻质液相孔的第一端较所述重质液相孔的第一端靠近所述转鼓的中心轴;伸入于所述轻质液相孔内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伸入于所述转鼓内、且伸入的深度可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机液面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鼓端盖和转鼓;一侧与所述转鼓端盖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转鼓固定连接的液面调节盘体,且所述转鼓端盖与所述液面调节盘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重质液的腔体;所述液面调节盘体设有重质液相孔和轻质液相孔,所述重质液相孔的第一端与所述转鼓相连通、第二端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轻质液相孔的第一端与所述转鼓相连通、第二端与转鼓外部连通,所述轻质液相孔为第一端较第二端靠近于所述转鼓的中心轴的斜孔,且所述轻质液相孔的第一端较所述重质液相孔的第一端靠近所述转鼓的中心轴;伸入于所述轻质液相孔内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伸入于所述转鼓内、且伸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军宰艳玲樊好福郭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