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阶段换热器已较为广泛的运用,但一些换热器也存在不足之处,开百叶窗的换热器其散热带风阻比较大,气流通过换热器所受阻力较大,热交换效率不高;而一些板翅式换热器由于是翅带直接钎焊于冷却管上,当换热器在易发生振动的环境下工作时,翅带易损坏变形或在焊点处断裂,且当某一条翅带损坏后无法对其进行更换需整体报废,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换热器,它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适应性强,无窗波浪型翅带在振动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形变损坏或在焊点处发生断裂,可对损伤的无窗波浪型翅带进行单一更换无需整体报废,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其上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下壳体,其与上壳体相对设置;左右护板,其可脱卸连接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左右两侧;若干条相互平等设置的扁平的冷却管,其一端与上壳体一体连接,另一端与下壳体一体连接;无窗波浪型翅带,其设置于相邻两冷却管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滑动封条和弹簧,所述无窗波浪型翅带左侧固接有左滑板,右侧固接有右滑板;所述左滑板与冷却管的右端面面面贴合,所述右滑板与冷却管的左端面面面贴合且其上下两端面上形成有用于扣接于冷却管上下端面上的第一卡扣,所述左滑板和右滑板的长度均小于上壳体至下壳体的距离,所述滑动封条设置于无窗波浪型翅带上下两侧,上方的弹簧设置于滑动封条与上壳体之间,下方的弹簧设置于滑动封条与下壳体之间,所述滑动封条上形成有用于扣接于冷却管上的第二卡扣。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无窗波浪型翅带与左滑板和右滑板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20),其上具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下壳体(21),其与上壳体(20)相对设置;左右护板(6),其可脱卸连接于上壳体(20)和下壳体(21)的左右两侧;若干条相互平等设置的扁平的冷却管(4),其一端与上壳体(20)一体连接,另一端与下壳体(21)一体连接;无窗波浪型翅带(5),其设置于相邻两冷却管(4)之间;滑动封条(7)和弹簧(8),所述无窗波浪型翅带(5)左侧固接有左滑板(10),右侧固接有右滑板(9);所述左滑板(10)与冷却管(4)的右端面面面贴合,所述右滑板(9)与冷却管(4)的左端面面面贴合且其上下两端面上形成有用于扣接于冷却管(4)上下端面上的第一卡扣(11),所述左滑板(10)和右滑板(9)的长度均小于上壳体(20)至下壳体(21)的距离,所述滑动封条(7)设置于无窗波浪型翅带(5)上下两侧,上方的弹簧(8)设置于滑动封条(7)与上壳体(20)之间,下方的弹簧(8)设置于滑动封条(7)与下壳体(21)之间,所述滑动封条(7)上形成有用于扣接于冷却管(4)上的第二卡扣(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20),其上具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下壳体(21),其与上壳体(20)相对设置;左右护板(6),其可脱卸连接于上壳体(20)和下壳体(21)的左右两侧;若干条相互平等设置的扁平的冷却管(4),其一端与上壳体(20)一体连接,另一端与下壳体(21)一体连接;无窗波浪型翅带(5),其设置于相邻两冷却管(4)之间;滑动封条(7)和弹簧(8),所述无窗波浪型翅带(5)左侧固接有左滑板(10),右侧固接有右滑板(9);所述左滑板(10)与冷却管(4)的右端面面面贴合,所述右滑板(9)与冷却管(4)的左端面面面贴合且其上下两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秋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鸿润伟业散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