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1717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8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用以减少溅射膜层时对有机功能层造成损害现象的发生,得到较稳定和透明度较高的阴极。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有机功能层、以及阴极,阴极包括:设置于有机功能层背离阳极一面上的透明金属层;设置于透明金属层上的透明金属氧化物层。上述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通过将阴极采用由设置于有机功能层背离阳极一面上的透明金属层和设置于透明金属层上的透明金属氧化物层形成,可以使得形成在有机功能层上的透明金属层采用沉积方式形成,以减小溅射方法对有机功能层的损害,再在透明金属层上溅射形成透明金属氧化物层,可以提高阴极的透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OLED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有机电致发光)作为一种新型照明和显示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为了提高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开口率,常采用顶发射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顶发射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具有较强的微腔效应,故对发光颜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在顶发射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过程中,为了削弱或抑制微腔效应,有效的方法是增大阴极的透过率,从而能够减弱谐振腔效应,获得稳定的宽白光光谱。为了增大阴极透过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做法是利用金属氧化物如掺铟氧化锌IZO,氧化铟锡ITO等,此类金属氧化物只能使用溅射的方法沉积,但高能溅射过程容易破坏底下的有机物层,降低器件的效率和寿命以及成品率,而且,IZO类材料的方阻较大,要想获得小的方阻的阴极,需要增加薄膜的厚度,加长溅射的时间,但这样又会降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用以减少溅射膜层时对有机功能层造成损害现象的发生,得到较稳定和透明度较高的阴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有机功能层、以及阴极,所述阴极包括:设置于所述有机功能层背离所述阳极一面上的透明金属层;设置于所述透明金属层上的透明金属氧化物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通过将阴极设置为多层膜层结构,具体的采用由设置于有机功能层背离阳极一面上的透明金属层和设置于透明金属层上的透明金属氧化物层形成,可以使得形成在有机功能层上的透明金属层采用沉积方式形成,以减小溅射方法对有机功能层的损害,再在透明金属层上溅射形成透明金属氧化物层,可以提高阴极的透过性。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减少溅射膜层时对有机功能层造成损害现象的发生,得到较稳定和透明度较高的阴极。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透明金属氧化物层上、且间隔分布的多个透明金属条,多个所述透明金属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非发光区域内。透明金属条的设置可以减少阴极整体方阻的大小,减小阴极的吸光效率。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透明金属条位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非发光区域和发光区域内。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透明金属条之间的间隙为2.5微米~5微米。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透明金属条形成网格状结构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金属层的厚度为5纳米~10纳米。由于透明金属层的透光性较差,故将上述透明金属层的厚度设为5纳米~10纳米,即可以提高阴极的附着力,又可以减少透明金属层形成谐振腔现象的发生。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金属层的材料为镁银合金。镁的功涵较低,可以获得最低的注入能障,而银的加入可以提高透明金属层的稳定性,也可以提高透明金属层的附着力,进而提高阴极的附着力。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金属氧化物层的厚度为2纳米~20纳米。此层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防止很薄的透明金属层氧化,同时可以提高阴极的透过性,由于溅射此层时,容易对有机功能层造成伤害,故此层的厚度设置为2纳米~20纳米。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金属氧化物层的材料为掺铟氧化锌IZO或氧化铟锡ITO。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透明金属条的厚度为50纳米~80纳米。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透明金属条的材料为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阳极;在所述阳极上形成有机功能层;在所述有机功能层背离所述阳极的一面形成透明金属层;在所述透明金属层上形成透明金属氧化物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顶发射型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多个透明金属条时;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透明金属氧化物层上形成多个所述透明金属条,其中形成的多个所述透明金属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非发光区域内。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中的阴极与现有技术中的阴极透过率曲线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中:1-阳极 2-有机功能层3-阴极 31-透明金属层32-透明金属氧化物层 33-透明金属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1、有机功能层2、以及阴极3,阴极3包括:设置于有机功能层2背离阳极1一面上的透明金属层31;设置于透明金属层31上的透明金属氧化物层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通过将阴极3设置为多层膜层结构,具体的采用由设置于有机功能层2背离阳极1一面上的透明金属层31和设置于透明金属层31上的透明金属氧化物层32形成,可以使得形成在有机功能层2上的透明金属层31采用沉积方式形成,以减小溅射方法对有机功能层2的损害,再在透明金属层31上溅射形成透明金属氧化物层32,可以提高阴极3的透过性。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减少溅射膜层时对有机功能层2造成损害现象的发生,得到较稳定和透明度较高的阴极3。上述有机功能层2沿阳极1指向阴极3方向依次包括:空穴注入层、空气传输层、发光层、电子输入层和电子注入层。如图5所示,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阴极3与现有技术中的阴极3进行透过率实验对比,其中横坐标代表光波波长,纵坐标代表光线透过率,其中L1表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透过率曲线,L2为现有技术中的阴极3透过率曲线,从图4上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阴极3的最大透过率为85%左右,而现有技术中的阴极3的最大透过率为55%左右,可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阴极3具有较好的透过率,也具有较低的方阻。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上述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还包括:设置于透明金属氧化物层32上、且间隔分布的多个透明金属条33,多个透明金属条33至少部分位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非发光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有机功能层、以及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包括:设置于所述有机功能层背离所述阳极一面上的透明金属层;设置于所述透明金属层上的透明金属氧化物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有机功能层、以及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包括:设置于所述有机功能层背离所述阳极一面上的透明金属层;设置于所述透明金属层上的透明金属氧化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透明金属氧化物层上、且间隔分布的多个透明金属条,多个所述透明金属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非发光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明金属条位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非发光区域和发光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透明金属条之间的间隙为2.5微米~5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明金属条形成网格状结构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金属层的厚度为5纳米~10纳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金属层的材料为镁银合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粲吕敬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