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0255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区,第一缓冲区包括镜像对称的第一缓冲侧壁及第二缓冲侧壁,第一缓冲侧壁和第二缓冲侧壁的共同侧分别与第三缓冲侧壁的两侧配接,第一缓冲侧壁、第二缓冲侧壁、第三缓冲侧壁的底部均与斜底面配接,斜底面与所述第三侧壁配接一侧的高度高于斜底面的自由侧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下料装置的结构设置,使其侧壁为斜面或弧面等结构,并使其底面为斜面结构,从而使得物品从输送线上下落的过程中,能够沿侧壁的斜面或弧面滑动到底面,再从底面滑入到收集器中,从而对物品下落的冲击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输送线上的物品直接掉落到收集器中由于高度较高冲击力大易摔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尤其是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物流自动化分拣输送线通过输送线将位于输送线上的物品进行输送,并通过人工或自动化归类设备,使输送线上的物品归类到输送线之外的指定区域,而当使用自动化归类设备将物品从输送线上拨出时,输送线上的物品常常被直接从较高位置的输送线掉落到地面上或某一收集器中,由于物品从较高的输送线上直接落下,中间没有任何缓冲,因此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极易出现摔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包括镜像对称的第一缓冲侧壁及第二缓冲侧壁,所述第一缓冲侧壁和第二缓冲侧壁的共同侧分别与第三缓冲侧壁的两侧配接,所述第一缓冲侧壁、第二缓冲侧壁、第三缓冲侧壁的底部均与斜底面配接,所述斜底面与所述第三侧壁配接一侧的高度高于所述斜底面的自由侧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侧壁为一个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90°的斜面或所述第一缓冲侧壁为一个内凹的弧面或所述第一缓冲侧壁是至少两个斜面配接成的内凹曲面。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缓冲侧壁为一个与竖直面的夹角小于90°的斜面或所述第三缓冲侧壁为一个内凹的弧面或所述第三缓冲侧壁由至少两个斜面配接成的内凹曲面。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缓冲侧壁、第二缓冲侧壁及第三缓冲侧壁均为内凹的弧面,且它们配接成一个完整的弧面。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缓冲侧壁的顶部位于输送线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缓冲区镜像对称的第二缓冲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本技术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通过对下料装置的结构设置,使其侧壁为斜面或弧面等结构,并使其底面为斜面结构,从而使得物品从输送线上下落的过程中,能够沿侧壁的斜面或弧面滑动到底面,再从底面滑入到收集器中,从而对物品下落的冲击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输送线上的物品直接掉落到收集器中由于高度较高冲击力大易摔坏的问题。通过使第三缓冲侧壁的高度高于输送线的高度,可以防止物品从输送线上拨出时,越过第三缓冲侧壁而落入到缓冲下料装置外的问题;进一步结合第二缓冲区,即使物品翻过第三缓冲侧壁,也有另一个缓冲区防止物品直接掉落的底面或收集器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 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缓冲侧壁和水平面的夹角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三缓冲侧壁和竖直面的夹角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技术揭示的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如附图1、附图2所示,包括第一缓冲区10,所述第一缓冲区10包括镜像对称的第一缓冲侧壁1及第二缓冲侧壁2,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和第二缓冲侧壁2分别配接一条输送线5,并且它们的高度低于与其配接的输送线5的输送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和第二缓冲侧壁2中的一个配接输送线5,此时,另一个的高度就可以高于所述输送线5的输送面。并且,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为一个与水平面6的夹角a大于90°的斜面,或者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为一个内凹的弧面,再或者如附图1所示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是至少两个斜面配接成的内凹曲面;由于所述第二缓冲侧壁2与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的结构镜像对称,因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和第二缓冲侧壁2的共同侧分别与第三缓冲侧壁3的两侧配接,如附图4所示,所述第三缓冲侧壁3为一个与竖直面7的夹角b小于90°的斜面,或者所述第三缓冲侧壁3为一个内凹的弧面,再或者,所述第三缓冲侧壁3是由至少两个斜面配接成的内凹曲面;并且,所述第三缓冲侧壁3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输送线5的高度,优选为,所述第三缓冲侧壁3的顶部位于输送线5的上方。优选,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第二缓冲侧壁2及第三缓冲侧壁3均为内凹的弧面,且它们配接成一个完整的弧面,这是因为弧面相对于几个斜面配接的结构而言,没有了棱角的区域,因此物品在弧面上滑动的顺畅性相对有棱角的结构更佳,不容易在棱角处受力被阻断出现翻动等情况。进一步,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第二缓冲侧壁2、第三缓冲侧壁3的底部均与斜底面4配接,所述斜底面4与所述第三侧壁3配接一侧41的高度高于所述斜底面4的自由侧42的高度,这样的设置是便于物品落入斜底面4后,能够从位置交底的开口处滑出落入到底面或收集器中;并且为了进一步保证物品在第一缓冲区10内滑动的顺畅性,可以将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第二缓冲侧壁2、第三缓冲侧壁3与所述斜底面4的连接区域也设置为平顺的弧形结构。更进一步,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缓冲区10镜像对称的第二缓冲区20,所述第二缓冲区20的第三缓冲侧壁与所述第一缓冲区20的第三缓冲侧壁配接。使用时,物品被拨料装置拨出输送线并落入到缓冲下料装置中,物品一般先与缓冲下料装置的侧壁接触,从而抵消一部分下落的冲击力,与侧壁接触后,物品从它们的接触点落入到斜底面上或沿着侧壁滑动进入到斜底面上,并从斜底面的低处开口落到地面或收集器中,此时由于物品只能沿斜底面滑动,因此不会因自身重力而产生快速的下落,产生的冲击力大大减小,从而使得物品摔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起到了缓冲作用。本技术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缓冲区(10),所述第一缓冲区(10)包括镜像对称的第一缓冲侧壁(1)及第二缓冲侧壁(2),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和第二缓冲侧壁(2)的共同侧分别与第三缓冲侧壁(3)的两侧配接,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第二缓冲侧壁(2)、第三缓冲侧壁(3)的底部均与斜底面(4)配接,所述斜底面(4)与所述第三缓冲侧壁(3)配接一侧(41)的高度高于所述斜底面(4)的自由侧(42)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缓冲区(10),所述第一缓冲区(10)包括镜像对称的第一缓冲侧壁(1)及第二缓冲侧壁(2),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和第二缓冲侧壁(2)的共同侧分别与第三缓冲侧壁(3)的两侧配接,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第二缓冲侧壁(2)、第三缓冲侧壁(3)的底部均与斜底面(4)配接,所述斜底面(4)与所述第三缓冲侧壁(3)配接一侧(41)的高度高于所述斜底面(4)的自由侧(42)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输送线的缓冲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为一个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90°的斜面或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为一个内凹的弧面或所述第一缓冲侧壁(1)是至少两个斜面配接成的内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熙张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峰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