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超压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10183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超压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涉及制冷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高压的问题,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工质压力不会过高。该超压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制冷装置、中间回热器和安全防超压单元以及蒸发器单元;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入口通过管路与压缩制冷装置的出口连通,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出口通过安全防超压单元连接至蒸发器单元的入口;中间回热器的冷流入口通过管路与蒸发器单元的出口连通,中间回热器的冷流出口通过管路与压缩制冷装置的入口连通;当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出口流向安全防超压单元的工质压力超过预设阈值时,安全防超压单元开启泄压功能降低工质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防超压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制冷技术的发展和需求温度的降低,混合工质间的优化和合适的配比成为一项新的研究技术,该技术替代了要达到极低的温度必须要增加压缩级数或复叠循环级数的方法,极大地简化了制冷系统。通过该项技术,一个单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系统温度也可以达到-100℃~-200℃,对于-100℃以下的温区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对于一个容积固定的低温制冷系统,在压缩机启动初期,整个系统基本处于较高温度,系统内大部分工质为气相,随着制冷温度的降低,除压缩机和冷凝器外的其他部件内的工质液相含量逐渐增加,当制冷温度达到最低时,系统内的液相工质含量达到最高。由于工质气液两相比容相差大,不同相态的工质通过节流单元的能力不同,工质间的沸点也不同,所以在系统启动初期,通过节流单元的几乎全部为气态工质,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也将会很高,造成安全威胁。因此,防超压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将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高压的问题,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工质压力不会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超压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高压的问题,保证系统运行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超压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超压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制冷装置、中间回热器和安全防超压单元以及蒸发器单元;所述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入口通过管路与压缩制冷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出口通过所述安全防超压单元连接至所述蒸发器单元的入口;所述中间回热器的冷流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蒸发器单元的出口连通,所述中间回热器的冷流出口通过管路与压缩制冷装置的入口连通;当所述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出口流向所述安全防超压单元的工质的压力超过预设阈值时,所述安全防超压单元开启泄压功能降低所述工质的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超压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制冷装置、中间回热器和安全防超压单元以及蒸发器单元;所述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入口通过管路与压缩制冷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出口通过所述安全防超压单元连接至所述蒸发器单元的入口;所述中间回热器的冷流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蒸发器单元的出口连通,所述中间回热器的冷流出口通过管路与压缩制冷装置的入口连通;当所述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出口流向所述安全防超压单元的工质的压力超过预设阈值时,所述安全防超压单元开启泄压功能降低所述工质的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超压单元包括:安全阀和第一节流单元;所述安全阀连接于所述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出口与所述蒸发器单元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一节流单元连接于所述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出口与所述蒸发器单元的入口之间,当所述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出口流向所述安全防超压单元的工质的压力超过预设阈值时,通过调整所述安全阀的开度控制通过所述安全阀的工质流量以调整所述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出口流向所述安全防超压单元的工质的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为毛细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志明刘金平朱宝平潘垚池许雄文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容声广东冷柜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