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91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一弹性端子组,所述弹性端子组包括弹性第一端子以及弹性抵压在第一端子上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前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抵持臂,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位于抵持臂后方以枢接于绝缘本体的枢接部以及自枢接部向前上方倾斜延伸的向下弹性顶持所述第一端子抵持臂的抵压臂,所述抵压臂上设有向上凸出的接触部。如此,可节省弹性端子组的在受到折弯时在上下方向上所需要的空间,耐磨损性更好,减少弹性端子组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设有弹性端子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请参图1所示,为现有的电连接器弹性端子,其包括用以与绝缘本体固持的主体部51、自主体部51前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第一上斜部52以及自第一上斜部52延伸末端向前上方进一步倾斜延伸的第二上斜部53,所述第二上斜部53的延伸末端设有用以供按压的按压部54。在前后方向上,所述按压部54向前凸伸出主体部51和第一上斜部52,如此设置,当按压部54受到按压时,所述第二上斜部53会向下与第一上斜部52相靠拢,而根据杠杆原理,由于在前后方向上所述按压部54向前凸伸出基部和第一上斜部52,所述第一上斜部52后端会向上弯曲远离主体部51。如此设置,当受到按压时,所述弹性端子的后端在上下方向上需要一定的空间,如此,不利于电连接器小型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之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端子组在按压时需求空间较小的的电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一弹性端子组,所述弹性端子组包括弹性第一端子以及弹性抵压在第一端子上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前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抵持臂,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位于抵持臂后方以枢接于绝缘本体的枢接部以及自枢接部向前上方倾斜延伸的向下弹性顶持所述第一端子抵持臂的抵压臂,所述抵压臂上设有向上凸出的接触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向下凹陷有收容第一端子的收容腔,所述第一端子的主体部固持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本体部设有位于收容腔左右两侧的插销孔,所述插销孔上插接有一插销,所述第二端子的枢接部枢接于所述插销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本体部设有自所述收容腔进一步向下凹陷的固持凹部,所述第一端子的主体部设有凸伸入所述固持凹部内的固持凸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端子的枢接部自抵压臂向后上方一体卷曲而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的抵持臂上设有第一镂空槽,所述第一镂空槽向上延伸至抵持臂的延伸末端,所述第二端子的抵压臂上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二镂空槽,所述第二镂空槽向上延伸至抵压臂的延伸末端,所述第一镂空槽与第二镂空槽在上下方向上位置对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设有自主体部后端向后进一步延伸出收容腔的固持部,所述固持部上设有纵向卷曲的接线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的抵持臂延伸末端设有顶持第二端子抵压臂的圆弧状抵持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端子的抵压臂向下延伸有下延部,所述接触部为圆弧状且位于所述抵压臂与下延部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延部延伸末端向后弯折延伸有干涉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本体部左右两侧设有凸伸的挂耳,所述挂耳位置前后错开,所述挂耳上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弹性端子组包括弹性第一端子以及弹性抵压在第一端子上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前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抵持臂,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位于抵持臂后方以枢接于绝缘本体的枢接部以及自枢接部向前上方倾斜延伸的向下弹性顶持所述第一端子抵持臂的抵压臂,所述抵压臂上设有向上凸出的接触部。如此设置,可节省弹性端子组的在受到折弯时在上下方向上所需要的空间,耐磨损性更好,减少弹性端子组的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弹性端子的侧向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弹性端子组的侧向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图3中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图3中分离出绝缘本体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6是图5中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7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2至7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及固持于绝缘本体1上的一弹性端子组100,所述弹性端子组100包括弹性第一端子2以及弹性抵压在第一端子2上的第二端子3。所述第一端子2包括主体部21以及自主体部21前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抵持臂22,所述第二端子3包括位于抵持臂22后方以枢接于绝缘本体1的枢接部31以及自枢接部31向前上方倾斜延伸的向下弹性顶持所述第一端子2抵持臂22的抵压臂32,所述抵压臂32上设有向上凸出的接触部35。具体请参现有技术图1和本技术图2的对比,图1和图2均为按压状态前的弹性端子5、弹性端子组100示意图,当受到按压时,图1中的弹性端子5后端会向上翘起,因此需要较大的空间;而图2中,当弹性端子组100受到按压时,弹性端子组100后端的空间保持基本恒定,需求的空间较小。即,本技术可节省弹性端子组100的在受到折弯时在上下方向上所需要的空间;另一方面,利用杠杆的原理减小接触力,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相同的下压距离时,接触力更小,从而增加表面耐磨损次数,使耐磨损性更好;再一方面,通过力量转换,可减少弹性端子组100的变形,从而增加弹性端子组100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端子2的主体部21固持于绝缘本体1上,所述第二端子3的枢接部31枢接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具体的,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本体部11、自本体部11向下凹陷有收容第一端子2的收容腔14,所述第一端子2的主体部21固持于所述收容腔14内,所述本体部11设有位于收容腔14左右两侧的插销孔15,所述插销孔15上插接有一插销4,所述第二端子3的枢接部31枢接于所述插销4上。如此设置,所述第一端子2可较好地收容固定于绝缘本体1内,利于延长所述弹性端子组100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组装方面。所述绝缘本体1本体部11设有自所述收容腔14进一步向下凹陷的固持凹部16,所述第一端子2的主体部21设有凸伸入所述固持凹部16内的固持凸片211。如此设置,阻止所述第一端子2向后脱离所述绝缘本体1,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所述第二端子3的枢接部31自抵压臂32向后上方一体卷曲而成。如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另一方面,当第二端子3受到向下的抵压时,根据杠杆原理,所述插销4向下与枢接部31发生抵压,相较于枢接部31自抵压臂32向后下方一体卷曲而成,如此设置,所述枢接部31的延伸末端不易受到插销4的抵压而发生回直的倾向或者向上脱离插销4,使得弹性端子组100整体的结构更稳固。所述第一端子2的抵持臂22上设有第一镂空槽25,所述第一镂空槽25向上延伸至抵持臂22的延伸末端,所述第二端子3的抵压臂32上设有前后延伸的第二镂空槽36,所述第二镂空槽36向上延伸至抵压臂32的延伸末端,所述第一镂空槽25与第二镂空槽36在上下方向上位置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2的抵持臂22上设有两个第一镂空槽25,述第二端子3的抵压臂32上设有两个第二镂空槽36,使所述抵持臂22和抵压臂32上分别具有三个独立的细长弹性片,如此,可使所述弹性端子组100具有较均匀的弹性力。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镂空槽25与第二镂空槽36数目不限。所述第一端子2设有自主体部21后端向后进一步延伸出收容腔14的固持部23,所述固持部23上设有纵向卷曲的接线部24。如此设置,所述接线部24可用以固持线缆(未图示)。所述第一端子2的抵持臂22延伸末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一弹性端子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组包括弹性第一端子以及弹性抵压在第一端子上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前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抵持臂,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位于抵持臂后方以枢接于绝缘本体的枢接部以及自枢接部向前上方倾斜延伸的向下弹性顶持所述第一端子抵持臂的抵压臂,所述抵压臂上设有向上凸出的接触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一弹性端子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组包括弹性第一端子以及弹性抵压在第一端子上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前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抵持臂,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位于抵持臂后方以枢接于绝缘本体的枢接部以及自枢接部向前上方倾斜延伸的向下弹性顶持所述第一端子抵持臂的抵压臂,所述抵压臂上设有向上凸出的接触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向下凹陷有收容第一端子的收容腔,所述第一端子的主体部固持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本体部设有位于收容腔左右两侧的插销孔,所述插销孔上插接有一插销,所述第二端子的枢接部枢接于所述插销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本体部设有自所述收容腔进一步向下凹陷的固持凹部,所述第一端子的主体部设有凸伸入所述固持凹部内的固持凸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的枢接部自抵压臂向后上方一体卷曲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坤磷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