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和机械工程
,涉及对轨道交通地面线进行振动隔离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肥槽隔振器。
技术介绍
在紧邻轨道交通地面线的土地上修建楼房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列车运行所致的环境振动和噪声污染问题。对于振动问题,可用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轨道隔振;二是非轨道隔振。其中,轨道隔振是指在轨道上进行隔振,已有方法包括采用减振扣件或减振道床等措施进行隔振。非轨道隔振是指在轨道和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以及在建筑物自身上进行隔振的方法,已有方法包括密排桩、隔振墙、建筑物基础隔振、建筑物室内隔振等。轨道隔振技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治理经验丰富,工程实例多,配套的隔振产品和技术也不少。相比而言,非轨道隔振技术由于研究难度大,实验验证费用高,配套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跟不上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发展严重滞后于轨道隔振技术。除了德国和日本等少数国家具有一些成功的工程案例外,目前主要还停留在隔振方式或方法的理论研究上,例如:密排桩是指在地面线和建筑物之间的土里打一排或多排深桩进行隔振的方法,目前研究内容主要是集中在桩的直径、深度、密排方式等设计方面。密排桩易于施工,但隔振能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物肥槽隔振器,包括隔振器本体(1),所述隔振器本体(1)设置于建筑物一侧与基坑侧壁间预留的肥槽(14)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器本体(1)包括防水层(2)、弹性阻尼层(3)、混凝土层(4)及橡胶垫板(5),所述防水层(2)、弹性阻尼层(3)、混凝土层(4)依次紧贴设于肥槽(14)中,其中,所述防水层(2)紧贴在建筑物基础外墙上,所述弹性阻尼层(3)紧贴在防水层(2)上,所述混凝土层(4)填充于弹性阻尼层(3)与基坑侧壁之间,所述橡胶垫板(5)装配于混凝土层(4)底部与基坑底部泥土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肥槽隔振器,包括隔振器本体(1),所述隔振器本体(1)设置于建筑物一侧与基坑侧壁间预留的肥槽(14)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器本体(1)包括防水层(2)、弹性阻尼层(3)、混凝土层(4)及橡胶垫板(5),所述防水层(2)、弹性阻尼层(3)、混凝土层(4)依次紧贴设于肥槽(14)中,其中,所述防水层(2)紧贴在建筑物基础外墙上,所述弹性阻尼层(3)紧贴在防水层(2)上,所述混凝土层(4)填充于弹性阻尼层(3)与基坑侧壁之间,所述橡胶垫板(5)装配于混凝土层(4)底部与基坑底部泥土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肥槽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阻尼层(3)由若干个矩形隔振件(6)拼装而成,所述矩形隔振件(6)由上面板(7)、下面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一轩,蔡骋,王小兵,肖中岭,毛刚,
申请(专利权)人:京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