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体及具有其的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518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3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体及具有其的炊具。锅体包括第一锅体层和罩设在第一锅体层的外侧的导热部,导热部包括石墨烯材料。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石墨烯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可以将受热均匀地传到至第一锅体层,有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锅体受热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体及具有其的炊具
技术介绍
目前,日常家庭用的普通锅体一般都是采用的锅底部加热的方式,如电饭煲加热盘锅体、各种燃气灶所用的炒锅、汤锅等。电饭煲加热盘方式加热的锅体是通过电饭煲底部的一个加热盘产生热量,再传导给锅体的方式进行加热煮饭。各种燃气灶是直接加热锅底。所以常见的锅体受热的时候一般都是底部产生热量,再通过锅体本身的热传导,将热量传送到锅的中部及上部边缘,目前常用普通锅具所用的材料一般都是不锈钢、铁、或者铝等材料,导热系数比较低,如304不锈钢导热系数小于20W/m.k,纯铁的约70W/m.k左右,铝的导热系数约为237W/m.k。由于导热系数较低,会导致锅体在受热的时候,锅体底部温度较高,而锅体中部及锅体上部温度较低,导致整个锅体受热不均匀,因此此类锅体用在电饭煲煮饭的话会导致上层米饭不熟,用在炒菜方面会导致锅底产生糊巴且上层不熟,严重影响饭菜的口感。所以目前很多电饭煲都采用导热系数较高的铝合金,甚至中间夹层铜材料。炒锅所用的铁锅虽然对人身体有益,但导热系数较低,只能大火或者加厚锅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体及具有其的炊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锅体受热不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体,包括第一锅体层和罩设在第一锅体层的外侧的导热部,导热部包括石墨烯材料。进一步地,锅体还包括与第一锅体层层叠设置的第二锅体层,导热部设置在第一锅体层和第二锅体层之间。进一步地,导热部还包括用于在垂直于的第一锅体层的方向传热的导热体,石墨烯材料包括第一石墨烯材料片,第一石墨烯材料片的边缘与导热体传热接触。进一步地,第一锅体层包括与用于加热锅体的加热部件相对的第一锅底部,导热体由第一锅底部向第一锅体层的锅沿延伸,导热体贴附在第一锅体层的外侧。进一步地,导热体的第一端在第一锅体层上的投影位于第一锅底部的中心处,和/或,导热体的第二端在第一锅体层上的投影位于第一锅体层的锅沿处。进一步地,导热体为多个,相邻两个导热体之间设置有第一石墨烯材料片,第一石墨烯材料片具有两个侧边,两个侧边分别与相邻两个导热体连接;或,导热体为多个,每个导热体与至少另一个导热体交叉设置以形成网状结构。进一步地,第一锅体层包括第一锅体壁,第二锅体层包括与第一锅体壁层叠设置的第二锅体壁,石墨烯材料包括设置在第一锅体壁和第二锅体壁之间的石墨烯材料层。进一步地,第一锅体层包括与用于加热锅体的加热部件相对的第一锅底部,第二锅体层包括与用于加热锅体的加热部件的相对的第二锅底部,石墨烯材料包括立设在第一锅底部和第二锅底部之间的第二石墨烯材料片。进一步地,第二石墨烯材料片围成筒状石墨烯材料,筒状石墨烯材料的第一端与第一锅底部传热接触,筒状石墨烯材料的第二端与第二锅底部传热接触。进一步地,筒状石墨烯材料为多个,多个筒状石墨烯材料体同轴地设置。进一步地,多个筒状石墨烯材料等间距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炊具,炊具包括上述的锅体。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石墨烯导热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可以将受热均匀地传到至第一锅体层,有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锅体受热不均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锅体及用于加热锅体的加热底盘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锅体的锅底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锅体的侧壁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石墨烯材料片的布置方式图;图9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锅底部及设置在其中的第二石墨烯材料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锅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图10的俯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第一锅体层;11、第一锅底部;12、第一锅体壁;2、导热部;21、第一石墨烯材料片;22、导热体;23、第二石墨烯材料片;24、石墨烯材料层;3、第二锅体层;31、第二锅底部;311、底壁;312、侧壁;32、第二锅体壁;4、锅手柄;5、加热盘;6、感温模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锅体包括第一锅体层1和罩设在第一锅体层1的外侧的导热部2,导热部2包括石墨烯材料。本实施例中,由于石墨烯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可以将锅体的受热均匀地传导至第一锅体层1,有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锅体受热不均的问题。使得锅体上下加热均匀。锅体的底部在受热后迅速传至锅体的上沿,使饭菜受热均匀,不会产生夹生,不会局部产生糊锅,提高饭菜口感和质量,与采用热管原理进行冷凝匀热的方式相比,更加安全,可靠。解决由于锅体底部过热,而中部上部锅体温度较低,从而产生加热不均匀,饭菜夹生口感差的问题。该问题在普通电饭煲上尤为突出。本实施例中,石墨烯材料沿第一锅体层1的外壁面呈面状延伸。如图2至4所示,锅体还包括与第一锅体层1层叠设置的第二锅体层3,导热部2设置在第一锅体层1和第二锅体层3之间。第二锅体层3可以起到保护导热部2的墨烯材料的作用。内层的第一锅体层1和/或外层的第二锅体层3材质可以为金属,具体可以为铁、不锈钢和合金等。锅体内层的第一锅体层1和外层的第二锅体层3的厚度为常规厚度,可以是1mm,2mm等常见厚度。第二锅体层3主要起导热和保护作用,保护石墨烯材料不会被碰到。导热部为第一锅体层1和第二锅体层3之间的包括石墨烯材料的导热层。石墨烯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为多层石墨烯材料。本实施例中,第一锅体层1的底部与第二锅体层3的底部之间还设置有感温模块6,以检测该位置的温度。石墨烯材料均匀的覆盖在第一锅体层1的外面,主要起迅速导热的作用,可以将锅底部的热量迅速传递至整个锅体。优选地,位于锅体的内侧的第一锅体层1的内表面上还涂覆有不粘锅涂层,以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粘锅的现象。也可以优选地,第一锅体层1的内表面上涂覆有金属涂层。石墨烯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为多层。石墨烯材料的材质也可以是石墨烯或石墨烯相关制品。本实施例的锅体充分利用了石墨烯的优秀的导热性能,来弥补普通锅体使用的不锈钢、铁、铝及合金材料产生的导热性能较差从而导致锅体受热不均匀的情况。石墨烯是一种导热效果良好的非金属材料,水平方向也即石墨烯导热层的层面内上的导热系数可以高达5000W/m.k以上,但是垂直方向也即石墨烯导热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导热系数较小,只有几十W/m.k。为了提高导热部在石墨烯导热层的厚度方向的导热性能,导热部2还包括用于在垂直于的第一锅体层1的方向传热的导热体22,石墨烯材料包括第一石墨烯材料片21,第一石墨烯材料片21的边缘与导热体22传热接触。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锅体及具有其的炊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锅体层(1)和罩设在所述第一锅体层(1)的外侧的导热部(2),所述导热部(2)包括石墨烯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锅体层(1)和罩设在所述第一锅体层(1)的外侧的导热部(2),所述导热部(2)包括石墨烯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锅体层(1)层叠设置的第二锅体层(3),所述导热部(2)设置在所述第一锅体层(1)和所述第二锅体层(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2)还包括用于在垂直于所述的第一锅体层(1)的方向传热的导热体(22),所述石墨烯材料包括第一石墨烯材料片(21),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片(21)的边缘与所述导热体(22)传热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锅体层(1)包括与用于加热锅体的加热部件相对的第一锅底部,所述导热体(22)由所述第一锅底部向所述第一锅体层(1)的锅沿延伸,所述导热体(22)贴附在所述第一锅体层(1)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22)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一锅体层(1)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锅底部的中心处,和/或,所述导热体(22)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锅体层(1)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锅体层(1)的锅沿处。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22)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导热体(22)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片(21),所述第一石墨烯材料片(21)具有两个侧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彦亮孔进喜邵英张飞豹宋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