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通信
,具体是一种周期光栅结构的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传播装置。
技术介绍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简称SPP)是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亚波长结构实现的一种光波与可迁移的表面电荷之间电磁模,可以支持金属与介质界面传输的表面等离子波,从而传输光能量,且不受衍射极限的限制。正因为SPP这种独特的性质,使其在纳米量级操纵光能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一个原子厚的石墨烯因具有强度大、导热和导电效率高等特性,一直被认为是硅的“接班人”,随着近年来石墨烯材料研究的再次迅速升温,石墨烯波导中实现spp传输特性成为了可能,这就为克服其带隙“死穴”提供了新的方向。典型的就是《Nature Nanotechnology 》在2011年6卷第10期630-634页上登载的“Graphene plasmonics for tunable terahertz metamaterials”一文,Feng Wang团队率先在石墨烯周期条形波导中实现了SPP费米能级的控制。然而上述结构在进行光刻后会显著的降低石墨烯载流子迁移率,这使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周期光栅结构的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传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二氧化硅基底层,所述的二氧化硅基底层的上表面刻蚀有周期光栅结构;所述周期光栅结构的脊中设有有机染料增益介质;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为阵列纳米带结构的石墨烯层;所述二氧化硅基底层的上表面与阵列纳米带结构的石墨烯层叠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期光栅结构的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传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二氧化硅基底层,所述的二氧化硅基底层的上表面刻蚀有周期光栅结构;所述周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君,徐汶菊,秦柳丽,傅得立,朱勇建,宋树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