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的加工及存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8899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2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控制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的加工及存储装置,它设置在机床平台,它包括设置在机床平台上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对称开设有四个散热器槽,每个散热器槽内设置有压板机构,所述散热器槽与压板机构之间布置有超薄散热器。其一面紧贴支撑机构,另一面紧贴压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控制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的加工及存储装置中支撑机构结构简单可靠,可手动随时调整方位;所设计的固定槽采用机床通用接口具备互换性,可满足不同机床需要,操作简单;所设计的装置一次可对四件超薄散热器加工及存储;所设计的压板机构孔系完整,适用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普通超薄散热器。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可分拆的独立机构,采用螺母连接,可随时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超薄散热器在加工及存储过程中保证加工应力与时效应力均匀释放从而保证超薄散热器不变形的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控制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的加工及存储装置
技术介绍
超薄散热器在使用机床加工过程中,伴随着零件的铣削过程会产生切削应力,并且随着零件的非对称加工,零件内部自身应力也会释放,由于散热器壁薄,这些应力释放会使散热器产生严重变形。同时散热器在完成加工后存储时会产生自然时效作用,会释放时效应力,如果存储不当,也会使散热器产生变形,大部分入库合格的散热器出库时不合格都是没有合理使用存储装备造成的。目前,没有专门为控制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的加工及存储所设计的装置,当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在加工及存储过程中产生了变形而无法保证底面平面度,普遍采用的做法是返工,增加钳工工序,采用人工校正完成,此方法即拉长了加工周期又增加了人力成本,同时超薄散热器在出库准备装配时还要进行检测及校形工序,增加了装配调度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控制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的加工及存储装置,该装置可控制其底面平面度、能满足不同型号机床、不受存储空间影响,安全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一种控制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的加工及存储装置,它设置在机床平台,它包括设置在机床平台上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对称开设有四个散热器槽,每个散热器槽内设置有压板机构,所述散热器槽与压板机构之间布置有超薄散热器。其一面紧贴支撑机构,另一面紧贴压板机构。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槽之间的支撑机构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上安装有用于锁紧机床平台和支撑机构的固定螺母。再进一步地,所述压板机构为T型结构,其由竖板和横板组成,所述横板两端开设有压板通孔,所述竖板上依次开设有多个压板通孔,每个压板通孔上安装有螺母和弹垫。根据超薄散热器大小调整螺母、弹垫数量,达到各处压力均匀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控制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的加工及存储装置中支撑机构结构简单可靠,可手动随时调整方位;所设计的固定槽采用机床通用接口具备互换性,可满足不同机床需要,操作简单;所设计的装置一次可对四件超薄散热器加工及存储;所设计的压板机构孔系完整,适用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普通超薄散热器。同时,本技术为可分拆的独立机构,采用螺母连接,可随时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控制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的加工及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床平台1、支撑机构2、散热器槽2.1、固定槽2.2、压板机构3、竖板3.1、横板3.2、压板通孔3.3、超薄散热器4、固定螺母5、螺母6、弹垫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如图所示:一种控制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的加工及存储装置,它设置在机床平台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机床平台1上的支撑机构2,散热器槽2.1之间的支撑机构2上开设有固定槽2.2,所述固定槽2.2上安装有用于锁紧机床平台1和支撑机构2的固定螺母5。支撑机构2上对称开设有四个散热器槽2.1,每个散热器槽2.1内设置有压板机构3,所述散热器槽2.1与压板机构3之间布置有超薄散热器4。其一面紧贴支撑机构,另一面紧贴压板机构。压板机构3为T型结构,其由竖板3.1和横板3.2组成,所述横板3.2两端开设有压板通孔3.3,所述竖板3.1上依次开设有多个压板通孔3.3,每个压板通孔3.3上安装有螺母6和弹垫7。根据超薄散热器大小调整螺母6、弹垫7数量,达到各处压力均匀的目的。使用前装配顺序为先将支撑机构2放置于机床平台1的加工台面上,使用固定槽2.2和固定螺母5配合使用使支撑机构2与机床平台1的加工台面固定,再将超薄散热器4放置于支撑机构1的散热器槽2.1内,然后将压板机构3固定于散热器槽2.1内,最后使用螺母6、弹垫7实现超薄散热器的固定。本技术工作时,通过支撑机构2的固定槽2.2和固定螺母5配合使用可以实现装置整体的安装及拆卸,可以实现零件在不拆卸的情况下随装置一起在不同加工工序间流转;通过四件压板机构3的设计可以实现同时对四件超薄散热器进行加工;通过螺母6、弹垫7对超薄散热器4的紧固设计,使得加工及存储过程压力均匀。实践证明,使用该装置能有效解决超薄散热器4在加工及存储过程中由于加工应力和时效应力释放所带来的变形,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超薄散热器4的底面平面度。其它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控制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的加工及存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的加工及存储装置,它设置在机床平台(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机床平台(1)上的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上对称开设有四个散热器槽(2.1),每个散热器槽(2.1)内设置有压板机构(3),所述散热器槽(2.1)与压板机构(3)之间布置有超薄散热器(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的加工及存储装置,它设置在机床平台(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机床平台(1)上的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上对称开设有四个散热器槽(2.1),每个散热器槽(2.1)内设置有压板机构(3),所述散热器槽(2.1)与压板机构(3)之间布置有超薄散热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超薄散热器底面平面度的加工及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槽(2.1)之间的支撑机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洁潘龙玉陈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