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从气体混合物或液化气中捕集或分离二氧化碳的吸收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717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工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气体混合物或液化气中捕集或分离二氧化碳的吸收溶剂。所述溶剂包括含量范围为5~60wt%的正丙醇胺,以及总含量范围为40~95wt%的其他组分;其他组分包括:单乙醇胺、二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二异丙醇胺、2-氨基-2-甲基-1-丙醇、有机胺、水、物理溶剂、无机盐或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正丙醇胺的氨基和羟基之间的碳原子数为3,N原子与O原子上的H原子、或O原子与N原子上的H原子形成氢键,可以形成由六个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这样的分子结构和仲胺类似,可降低氨基碳酸盐的形成,继而提高了对CO↓[2]的溶解度和解吸度。同时六元环状分子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分子的稳定性,可减少溶剂在使用过程中的降解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T.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气体混合物或液化气中捕集或分离一-氧化碳 (C02)的吸收溶剂。
技术介绍
c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个主要因素,如何从富含co2的气体混合物或液化气中,捕集或分离C02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些气体混合物包括烟道气、炼厂气、天然气、液化气、合成气、变换气和制氢气等等。气体混合物中含有5% 80%的<:02,其它主要气体 组成包括N2、 02、 CO、 H2、 CH4、 C2H6、 S02、 H2S以及有机硫CH3S、 COS等;气体的压力 变化范围大(50 9000kPa),适合采用化学吸收或化学物理复合吸收法捕集分离C02组分。冃前国内外工业上较为成熟的化学吸收法捕集分离C02的工艺有单乙醇胺法(MEA)、 二 乙醇胺法(DEA)、 二异丙醇胺法(DIPA)和甲基二乙醇胺法(MDEA)。为了提高吸收溶液 对C02的吸收速度,所以针对二异丙醇胺(DIPA)、甲基二乙醇胺(MDEA)等吸收速度较慢 的溶剂,加入吸收速度较快的溶剂如单乙醇胺(MEA)和哌嗪(PZ)等,形成一胜改良型的 吸收分离方法。上述溶剂都是以乙醇胺为基础的,其中氨基和羟基之间的碳原子数为2个(包 括DIPA)。为了进一歩降低能耗,2-氨基-2-甲基-1-丙醇(AMP)位阻胺法,由于其对C02溶 解度高、解吸效果较好,吸收解吸的循环负荷较高,得到了一些应用。其氨基和羟基之间的碳 原子数也是2个,也是乙醇胺的衍生物。但甴于这些位阻胺的特殊结构,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的 降解比较多,使用成本仍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种从气体混合物或液化气中捕集或分离二氧化碳的吸收溶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包括含量范围为5 60wt。/。的^丙醇胺,以及总含量范围为40 95wt。/。的其他组分。所述其他组分包括单乙醇胺、二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二异丙醇胺、2-氨基-2-甲基-1-丙醇、有机胺、水、物理溶剂、无机盐或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胺的主要组成为哌嗪。所述物理溶剂的主要组成为环丁砜、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垸酮、甲醇、乙醉中的一种或 多种。所述无机盐的主要组成为K2C03、 Na2C03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助剂的主要组成为腐蚀抑制剂、消泡剂、阻垢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吸收溶剂用于捕集或分离C02的工艺包括常规的吸收、闪蒸、换热、解吸的脱碳工艺,或是从解吸塔中段采出半贫液经换热后进入吸收塔中段的工艺,或是多段吸收多段解吸 的工艺,或是用于同时吸收分离二氧化硫、硫化氢以及羰基硫和甲硫醇等有机硫的工艺。所述吸收溶剂用于捕集或分离C02的工艺条件包括吸收溶剂进吸收塔的温度为10 80°C;再生塔底贫液的温度为8G 150:C;再生塔底的压力为50 500kPa。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丙醇胺(3-氨基-l-丙醇)的氨基和羟基之间的碳原子数为3,在 正丙醇胺(MPA)及其质子化后的分子结构中,N原子与O原子上的H原子、或O原子与N 原子上的H原子形成氢键。由于可以形成由六个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N原子和两个支链连 接,其中一个是借助于氢键的连接,这样的分子结构和仲胺类似,可降低氨基碳酸盐的形成, 继而提高了对C02的溶解度和解吸度。同时由于六元环状分子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分子的稳 定性,可减少溶剂在使用过程中的降解损耗。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三份正丙醇胺含量为5wt。/。的iK丙醇胺水溶液,将温度为40。C,气相CCb分压力为5kPa、 50kPa、 120kPa的含有COz和N2的混合气体分別输入三份所述溶剂,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后, 吸收溶剂中C02和正丙醇胺(MPA)的摩尔比以及吸收溶剂中CQ2的溶解度参见表1。表l 40°C、 5wt。/。的正丙醇胺水溶液实验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施例2取三份正丙醇胺含量为5wtQ/。的正丙醇胺水溶液,将温度为120°C,气相C02分压力为 21kPa、 90kPa、 150kPa的含有C02和N2的混合气体分别输入三份所述溶剂,气液两相达到平 衡后,吸收溶剂中C02和正丙醇胺(MPA)的摩尔比以及吸收溶剂中C02的溶解度参见表2。 表2 120°C、 5wt。/。的正丙醇胺水溶液实验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实施例3取三份正丙醇胺含量为15wt。/。的正丙醇胺水溶液,将温度为40°C,气相C02分压力为 4kPa、 49kPa、 128kPa的含有C02和N2的混合气体分别输入三份所述溶剂,气液两相达到平 衡后,吸收溶剂中C02和正丙醇胺(MPA)的摩尔比以及吸收溶剂中C02的溶解度参见表3。 表3 40°C、 15wt。/n的正丙醇胺水溶液实验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实施例4取三份正丙醇胺含量为15wty。的T「;丙醇胺水溶液,将温度为120°C,气相C02分压力为 24kPa、 93kPa、 177kPa的含有<:02和N2的混合气体分别输入三份所述溶剂,气液两相达到平 衡后,吸收溶剂中C02和正丙醇胺(MPA)的摩尔比以及吸收溶剂中C02的溶解度参见表4。 表4 120°C、 15wt"/。的正丙醇胺水溶液实验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实施例5取三份正丙醇胺含量为45wt。/。的正丙醇胺水溶液,将温度为40°C,气相C02分压力为 6kPa、 55kPa、 130kPa的含有C02和N2的混合气体分别输入三份所述溶剂,气液两相达到平 衡后,吸收溶剂中C02和正丙醇胺(MPA)的摩尔比以及吸收溶剂中C02的溶解度参见表5。 表5 40°C、 45wt。/。的正丙醇胺水溶液实验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实施例6取三份正丙醇胺含量为45wtQ/。的正丙醇胺水溶液,将温度为120°C,气相CCb分压力为 26kPa、 95kPa、 160kPa的含有C02和N2的混合气体分别输入三份所述溶剂,气液两相达到平 衡后,吸收溶剂中C02和正丙醇胺(MPA)的摩尔比以及吸收溶剂中C02的溶解度参见表6。 表6 120°C、 45wt。/。的正丙醇胺水溶液实验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实施例7取三份正丙醇胺含量为60wt。/。的正丙醇胺水溶液,将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气体混合物或液化气中捕集或分离二氧化碳的吸收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含量范围为5~60wt%的正丙醇胺,以及总含量范围为40~95wt%的其他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董立户高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