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轮内球面直径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5650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7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星轮内球面直径的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撑台,支撑台上设有可旋转的定位外星轮用的定位套筒;测试机构,包括伸入定位套筒内的两根测试柱,每根测试柱的顶部横向设有用于插入外星轮内球面的测量头,两个测量头等高固定,以及带动两根测试柱滑动的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导轨、滑动设在导轨上的两个滑块以及驱动两个滑块等距相向滑动的驱动机构,两个滑块间设有压缩弹簧,两根测试柱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块上,检测时两个测量头分别与外星轮内的两个相对内球面接触,使千分表和测试件联动进而接触完成测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定位精准,测量准确,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星轮检测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外星轮内球面直径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等速万向节是主动轴与从动轴的转速(角速度)相等的万向节,即把两个轴线不重合的轴连接起来,并使两轴以相同的角速度传递运动的机构。等速万向节包括外星轮、内星轮、钢球和保持架,钢球置于保持架窗口上,外星轮包括轮柄和轮头,如图1所示,在轮头的内壁上设有容置钢球的球道11,两球道间为与保持架配合的内球面12,内星轮置于保持架内并相互配合,内星轮外壁上设有容置钢球的球道,两球道间为与保持架配合的球面。外星轮的内球面直径需要满足一定要求,因此生产时需要检测所有外星轮的球面直径,而外星轮1内被六个球道11分割成六个内球面12,如何快速准确的测量六个内球面的直径成为加工外星轮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星轮内球面直径的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快速准确的检测外星轮内球面直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星轮内球面直径的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可旋转的定位外星轮用的定位套筒;测试机构,包括伸入所述定位套筒内的两根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外星轮内球面直径的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星轮内球面直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2),所述支撑台(2)上设有可旋转的定位外星轮(1)用的定位套筒(4);测试机构,包括伸入所述定位套筒(4)内的两根测试柱(52),每根测试柱(52)的顶部横向设有用于插入外星轮内球面的测量头(51),两个测量头(51)等高固定,以及带动两根测试柱(52)滑动的滑动机构(3),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导轨(31)、滑动设在导轨(31)上的两个滑块以及驱动两个滑块等距相向滑动的驱动机构,两个滑块间设有压缩弹簧(34),两根测试柱(52)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块上,两个滑块上均具有向所述导轨(31)的同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其中一个延伸部用来固定千分表(6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星轮内球面直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2),所述支撑台(2)上设有可旋转的定位外星轮(1)用的定位套筒(4);测试机构,包括伸入所述定位套筒(4)内的两根测试柱(52),每根测试柱(52)的顶部横向设有用于插入外星轮内球面的测量头(51),两个测量头(51)等高固定,以及带动两根测试柱(52)滑动的滑动机构(3),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导轨(31)、滑动设在导轨(31)上的两个滑块以及驱动两个滑块等距相向滑动的驱动机构,两个滑块间设有压缩弹簧(34),两根测试柱(52)分别固定在两个滑块上,两个滑块上均具有向所述导轨(31)的同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其中一个延伸部用来固定千分表(62),另一个延伸部用来固定与所述千分表测试端相接触的测试件(61),检测时两个测量头(51)分别与外星轮内的两个相对内球面接触,使千分表(62)和测试件(61)联动进而接触完成测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星轮内球面直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上设有限制所述定位套筒(4)旋转角度的限位块(41)。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其群汪伟魏杰穆雷高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精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