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避震横梁加强板零件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2926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9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避震横梁加强板零件的模具,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牵料带,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和设在其下表面的上模压料器、成型凹模、切边刀、冲头、翻边刀,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和设在其上表面的下模压料板、成型凸模、切边槽、冲孔槽、冲孔分离装置、落料刀块、翻边凸块,所述的成型凹模和成型凸模相互压合构成拉延机构,所述的切边刀和切边槽配合构成切边机构,所述的冲头和冲孔槽构成冲孔机构,所述的翻边刀及翻边凸块构成翻边整形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节省生产模具,降低人工成本,上压料器使用顶杆结构,维修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件的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避震横梁加强板零件的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车身冲压件因其形状复杂、材料薄、尺寸大、外覆盖件表面质量要求高等特点,相应的就其模具通常具有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制造成本高、周期长等特点。而汽车横梁制件传统的模具制造工艺一般为:拉延、切边冲孔、翻边整形、冲孔分离等,一般需要4~5道工序模具,且冲压过程中通常会存在模具工序多,材料利用率底,人员资源浪费和生产成本过高等缺点。在中国技术专利CN204234580U中,针对汽车横梁模具传统工艺路线设备损耗过多的的缺点,其设计了一种汽车横梁模具,该模具成型过程中,下顶料体被机床顶杆顶起,落冲料片依靠下顶料体上安装的定位销定位,上模下行,上压料块与下顶料体压合,上模继续下行,向下翻边开始,上模继续下行,上压边圈与下模成形镶块压合,氮气弹簧组件为上压边圈提供压力,上模继续下行,上模成形镶块与下顶料体压合,成形开始,上模继续下行,直至上压边圈与上调整垫块以及下顶料体与下模蹲死垫块刚性接触后,成形结束。该模具虽然使得工序数量减少,模具制造成本降低,但仍然需要进行后续切边冲孔等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汽车避震横梁加强板零件的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避震横梁加强板零件的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还包括牵料带,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和设在其下表面的上模压料器、成型凹模、切边刀、冲头、翻边刀,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和设在其上表面的下模压料板、成型凸模、切边槽、冲孔槽、冲孔分离装置、落料刀块、翻边凸块,所述的成型凹模和成型凸模相互压合构成拉延机构,所述的切边刀和切边槽配合构成切边机构,所述的冲头和冲孔槽构成冲孔机构,所述的翻边刀及翻边凸块构成翻边整形机构;冲压操作时,将料片置于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之间,冲压机通电后,利用上模压料器将料片压紧,各机构分别完成拉延、切边冲孔、翻边整形、冲孔分离四个动作,一个冲次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避震横梁加强板零件的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还包括牵料带,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和设在其下表面的上模压料器、成型凹模、切边刀、冲头、翻边刀,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和设在其上表面的下模压料板、成型凸模、切边槽、冲孔槽、冲孔分离装置、落料刀块、翻边凸块,所述的成型凹模和成型凸模相互压合构成拉延机构,所述的切边刀和切边槽配合构成切边机构,所述的冲头和冲孔槽构成冲孔机构,所述的翻边刀及翻边凸块构成翻边整形机构;冲压操作时,将料片置于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之间,冲压机通电后,利用上模压料器将料片压紧,各机构分别完成拉延、切边冲孔、翻边整形、冲孔分离四个动作,一个冲次即可完成模具冲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避震横梁加强板零件的模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培民孙海亮徐丽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