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树东专利>正文

中国无极象棋棋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1298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中国无极象棋棋盘。本棋盘折叠后为包装,展开后为一四边形平面。四周缝制有拉链。展开的平面上印制棋盘,棋盘中央有4×4格“中宫”,中宫四周为“河”,棋盘四周为四个全等的等腰梯形,每两方之间用“界点”分隔。本棋盘采用中国象棋棋子,可供二-一四人竞赛,棋局比中国象棋复杂,趣味性更强。本棋盘携带使用方便,易于大众接受。(*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棋盘,具体是中国无极象棋棋盘。传统的中国象棋棋盘为一种长方形,上有竖线9条,横线10条,共90个交叉点。这种棋盘只能两人对弈,参赛人员局限性较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二至四人娱乐,竞技的棋盘。二、三、四人可单独对弈,四人亦可对家联手弈。这种棋盘仍采用中国象棋棋子,且携带保管十分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棋盘上仍有若干方格及交叉点,九宫、河、界等,与传统棋盘不同的是,该盘折叠后为包状,展平时为一倒角的四边形平面。在四边形平面的一边中点自内向外沿四周缝制一根拉链至对边中点,拉上拉链,即成一包。在展平的棋盘中间有一“中宫”,“中宫”为4×4格方形,四角位置上有四个小圆点。在“中宫”四周有对称的四方空白位置为“河”。在棋盘周围四方有对称的棋格,每方三行,每两方交界处有三个对应的圆圈,为“界点”。“界点”把棋盘四周分隔为四个全等的等腰梯形,每个梯形上底为6方格,下底为12个方格,腰为8方格。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中国无极象棋棋盘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中国无极象棋棋盘平面图。图3为三、四人下棋时棋子在棋盘上摆法图。图4为二人对弈时棋子在棋盘上摆法图。附图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参照图1。本中国无极象棋棋盘采用合成革做成,内层上印制棋盘,折叠后为包袱。图中1为包体,2为拉链。拉链从一边中点,沿四周缝制至对边中点。参照图2。在展平的棋盘中间有一“中宫”3,“中宫”为4×4格方形,四角位置上有四个小圆点4。在“中宫”3的四周有对称的四方空白位置5为“河”。在棋盘周围四方有对称的棋格,每方三行,每两方交界处有三个对应的圆圈6,为“界点”。“界点”把棋盘四周分隔为四个全等的等腰梯形,梯形上底为6个方格,下底为12个方格,腰为8方格。“中宫”3的四角上的圆点4和相对应的第二个“界点”是相邻两方的象的“同位”7。棋子采用中国象棋棋子,分红、黄、绿、白四种颜色。参照图3。三、四人下棋时,可单独对弈,四人亦可对家联手弈。棋中仍以“照将”吃掉老帅为目的,但可根据棋中局势,若力量平衡,“照将”时可吃可不吃。谁的“帅”被吃掉,即不能再弈,剩余的“死棋”留在棋局中供其他方利用。各棋子的基本走法、功能、着道与中国象棋完全一样。棋中布局按棋子的不同功能,根据中国象棋的布局和着道灵活掌握。因为是多人对弈,棋局比二人对弈复杂得多。棋盘上的“界点”作为相邻两方的界线,各方的车、炮在“界点”上必须停留一步,作为限制,但如果“界点”有棋子,炮可借“界点”上的棋子翻打“吃子”。车、马、炮亦可吃“界点”上的子。各方的兵过“界点”、“河”后可以前后左右进一步,但不能退回自己“界点”“河”内。其中在等腰梯形上底左、右两侧的“奇兵”可以两个方位过界河,图中以“↑→”(3A)、“←↑”(3A)标记。“中宫”3的四角上的圆点4和相对应的第二个界点是相邻两方的象的“同位”,在“同位”上相邻两方的象均可相互吃掉对方和其它棋子。棋的走法各方按红先沿反时针方向依次进行,每步各走一子。参照图4。二人对弈时,棋子的摆法按中国象棋摆,规则和布局亦同,车、炮不再受“界点”的限制,两边的边线按棋盘中相邻两边的炮位线为准,边兵则摆放在炮位上。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携带方便,不受场地、环境限制。2、人数可增至四人,参赛人员多,趣味更大。3、使用中国象棋棋子,且基本走法,着道与中国象棋完全一样,易于大众接受,便于推广。权利要求1.一种与中国象棋棋子配合使用的中国无极象棋棋盘,棋盘上有若干方格及交叉点、九宫、河、界,其特征在于(1)棋盘折叠后成包状,展平时为一倒角的四边形平面,在四边形平面的一边中点自内向外沿四周缝制一根拉链至对边中点。(2)在展开的棋盘中间有一“中宫”,为4×4格方形,四角位置上有四个小圆点,在“中宫”四周有对称的四方空白位置为“河”,在棋盘周围四方有对称的棋格,每方三行,每两方交界处有三个对应的圆圈,为“界点”,“界点”把棋盘四周分隔为四个全等的等腰梯形,梯形上底为6方格,下底为12个方格,腰为8方格。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中国无极象棋棋盘。本棋盘折叠后为包装,展开后为一四边形平面。四周缝制有拉链。展开的平面上印制棋盘,棋盘中央有4×4格“中宫”,中宫四周为“河”,棋盘四周为四个全等的等腰梯形,每两方之间用“界点”分隔。本棋盘采用中国象棋棋子,可供二—四人竞赛,棋局比中国象棋复杂,趣味性更强。本棋盘携带使用方便,易于大众接受。文档编号A63F3/02GK2117928SQ9221449公开日1992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树东 申请人:李树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中国象棋棋子配合使用的中国无极象棋棋盘,棋盘上有若干方格及交叉点、九宫、河、界,其特征在于:(1)棋盘折叠后成包状,展平时为一倒角的四边形平面,在四边形平面的一边中点自内向外沿四周缝制一根拉链至对边中点。(2)在展开的棋盘中间有一“中宫”,为4×4格方形,四角位置上有四个小圆点,在“中宫”四周有对称的四方空白位置为“河”,在棋盘周围四方有对称的棋格,每方三行,每两方交界处有三个对应的圆圈,为“界点”,“界点”把棋盘四周分隔为四个全等的等腰梯形,梯形上底为6方格,下底为12个方格,腰为8方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树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