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型钢筋混凝土化粪池,由数个单体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成第一池。在第一池内部,每个模块筒上的孔洞、纵向凹槽与相邻的同层模块筒的孔洞、纵向凹槽相互对应。相邻的两个孔洞通过模块筒连接管相互连通,并且,组成第一池的全部模块筒通过模块筒连接管使得第一池内的容积相互连通。相邻的两个纵向凹槽何为成一个方形的空间就是水泥灌装孔。每个水泥灌装孔与其上方、下方的水泥灌装孔是相通的,向水泥灌装孔内灌注水泥后,水泥将水泥灌装孔填满,同时,将孔洞与模块筒连接管之间的缝隙填满,防止孔洞处污水渗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型钢筋混凝土化粪池的安装工艺,尤其是能提高施工效率、增强化粪池的强度、避免化粪池局部渗水的预制型钢筋混凝土化粪池。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预制型混凝土化粪池是由混凝土底板、模块筒、模块筒连通管、污水进口管、污水出口管、盖板、盖板检查孔、检查孔井、井盖组装而成,一般由三层模块筒组成一个三层单体池,数个三层单体池通过一定的规律排列来组成一个统一的化粪池,每个三层单体池仅与相邻的一个三层单体池通过模块筒连通管相连通。当一定量的污水从污水进口管流入化粪池后,污水通过模块筒连通管逐个流过所有的三层单体池,最后从污水出口管排除,以此达到污水的净化作用。但是,组成三层单体池的三层模块筒在安装时,每层模块筒之间仅使用水泥砂浆处理缝隙,容易导致化粪池的渗漏;连接两个相邻三层单体池的模块筒连通管与池体之间的缝隙是使用水泥砂浆灌缝、再涂抹一层沥青油的处理方式,此方式也容易导致化粪池的渗漏;目前的预制型混凝土化粪池的池体大多没有加入或加入很细的钢筋,化粪池的强度达不到规范的要求,存在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预制型混凝土化粪池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型钢筋混凝土化粪池,该化粪池不仅能够解决化粪池的渗漏问题,而且能够满足化粪池达到规范所要求的强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型钢筋混凝土化粪池,由混凝土底板、模块筒、模块筒连通管、污水进口管、污水出口管、盖板、盖板检查孔、检查井、排气管、井盖组装而成,模块筒均为正方形的、且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在模块筒的侧壁面的下部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孔洞,根据设置孔洞的数目,模块筒可分为四通模块筒、三通模块筒、二通模块筒;模块筒的设置有孔洞的侧壁面上均有纵向凹槽,且纵向凹槽的宽度要大于孔洞的直径。由三个模块筒组成一个内部容积相互连通的三层单体池,模块筒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缝隙处、以及各层模块筒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防渗漏密封条,使用水泥砂浆处理缝隙。分别由数个三层单体池组成化粪池的内部容积相对独立的第一池、第二池、第三池;第一池和第二池通过第一池与第二池连通管相互连接,第二池和第三池通过第二池与第三池连通管相互连接。第一池或第二池或第三池内部的模块筒,及与其同层的、相邻的模块筒之间通过模块筒连通管相互连通,且通过模块筒连通管使得第一池或第二池或第三池内部的所有的模块筒容积相互连通;每个模块筒的纵向凹槽与同层的、相邻的模块筒的纵向凹槽相互对应,且同层的、相邻的两个纵向凹槽合围成的空间是水泥灌注孔;每个水泥灌注孔与其上方或下方的水泥灌注孔相互对应,且相互连通,构成一个自上至下的整体水泥灌注孔;水泥灌入整体水泥灌注孔,并且将模块筒连通管的外侧满包围,将模块筒连通管与孔洞之间的缝隙填满。第一池内的第二层模块筒、及与其相邻的第二池内的第二层模块筒之间,通过第一池与第二池连通管相互连接;每个模块筒的纵向凹槽与同层的、相邻的模块筒的纵向凹槽相互对应,且合围成的空间是水泥灌注孔;水泥灌入水泥灌注孔,将第一池与第二池连通管的外侧满包围,将模块筒连通管与孔洞之间的缝隙填满。第二池内的第二层模块筒、及与其相邻的第三池内的第二层模块筒之间,通过第二池与第三池连通管相互连接;每个模块筒的纵向凹槽与同层的、相邻的模块筒的纵向凹槽相互对应,且合围成的空间是水泥灌注孔;水泥灌入水泥灌注孔,将第二池与第三池连通管的外侧满包围,将模块筒连通管与孔洞之间的缝隙填满。在化粪池的底板上方,由三个模块筒叠加安装,组成一个单体池。在下层的模块筒与底板的接触面上,预先设置防渗漏密封条、水泥砂浆,当模块筒安装后,在模块筒与底板之间的缝隙处的防渗漏密封条遇到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子,迅速膨胀,堵塞模块筒与底板之间的缝隙,达到防止污水从缝隙处渗漏的作用。同理,组成单体池的三层模块筒之间的平面接缝处,均采用此方法,达到防止污水渗漏的作用。由数个单体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成第一池。在第一池内部,每个模块筒上的孔洞、纵向凹槽与相邻的同层模块筒的孔洞、纵向凹槽相互对应。相邻的两个孔洞通过模块筒连接管相互连通,并且,组成第一池的全部模块筒通过模块筒连接管使得第一池内的容积相互连通。相邻的两个纵向凹槽何为成一个方形的空间就是水泥灌装孔。每个水泥灌装孔与其上方、下方的水泥灌装孔是相通的,向水泥灌装孔内灌注水泥后,水泥将水泥灌装孔填满,同时,将孔洞与模块筒连接管之间的缝隙填满,防止孔洞处污水渗漏。同理,由数个单体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成第二池、第三池,其水泥灌装孔的处理方法与第一池相同。同理,第一池、第二池、第三池之间的水泥灌装孔的处理方法与第一池相同。通过对各部位缝隙采用水泥灌装孔的处理方法,化粪池内部的缝隙得到有效的处理,达到防止污水渗漏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防止化粪池的渗漏,满足化粪池的结构强度,而且由于采用工业化生产,可降提高工现场的劳动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图2是图1的C-C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和D-D剖视图。图4是四通模块筒的平剖面构造图。图5是三通模块筒的平剖面构造图。图6是二通模块筒的平剖面构造图。图7是图4的A-A剖视图。图8是模块连通管安装平剖面图。图9是模块连通管安装纵剖面图。图10是由三个四通模块筒竖直叠加安装组成的三层单体池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块筒,2、四通模块筒,3、三通模块筒,4、二通模块筒,5、防渗漏密封条,6、孔洞,7、模块筒连通管,8、三层单体池,9、第一池,10、第一池与第二池连通管,11、第二池,12、第二池与第三池连通管,13、第三池,14、化粪池最高液面,15、污水出口管,16、模块筒盖板,17、排气放散口,18、排气管,19、第三池检查井,20、井盖,21、排气管口,22、水泥灌注孔,23、第二池检查井,24、第一池检查井,25、污水进口管,26、模块筒孔洞,27、纵向凹槽,28、横向钢筋,29、纵向钢筋,30、水泥砂浆,31、混凝土底板。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4、图5、图6中,模块筒(1)是组成化粪池的基础单元,模块筒(1)均为正方形的、且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在模块筒(1)的侧壁面的下部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孔洞(6),根据设置孔洞(6)的数目,模块筒(1)可分为四通模块筒(2)、三通模块筒(3)、二通模块筒(4)。模块筒(1)的设置有孔洞(6)的侧壁面上均有纵向凹槽(27),且纵向凹槽(27)的宽度要大于孔洞(6)的直径。在图1、图10中,设置有混凝土底板(31);由三个模块筒(1)组成一个内部容积相互连通的三层单体池(8),模块筒(1)与混凝土底板(31)之间的缝隙处、以及各层模块筒(1)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防渗漏密封条(6),并且使用水泥砂浆(30)处理缝隙。防渗漏密封条(6)遇到水泥砂浆(30)中的水分子时会膨胀,以此达到密封缝隙的效果,确保不产生污水渗漏。在图1、图2、图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型钢筋混凝土化粪池,由混凝土底板、模块筒、模块筒连通管、污水进口管、污水出口管、盖板、盖板检查孔、检查井、排气管、井盖组装而成,其特征是:模块筒均为正方形的、且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在模块筒的侧壁面的下部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孔洞,根据设置孔洞的数目,模块筒可分为四通模块筒、三通模块筒、二通模块筒;模块筒的设置有孔洞的侧壁面上均有纵向凹槽,且纵向凹槽的宽度要大于孔洞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型钢筋混凝土化粪池,由混凝土底板、模块筒、模块筒连通管、污水进口管、污水出口管、盖板、盖板检查孔、检查井、排气管、井盖组装而成,其特征是:模块筒均为正方形的、且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在模块筒的侧壁面的下部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孔洞,根据设置孔洞的数目,模块筒可分为四通模块筒、三通模块筒、二通模块筒;模块筒的设置有孔洞的侧壁面上均有纵向凹槽,且纵向凹槽的宽度要大于孔洞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型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其特征是:由三个模块筒组成一个内部容积相互连通的三层单体池,模块筒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缝隙处、以及各层模块筒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防渗漏密封条,使用水泥砂浆处理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型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其特征是:分别由数个三层单体池组成化粪池的内部容积相对独立的第一池、第二池、第三池;第一池和第二池通过第一池与第二池连通管相互连接,第二池和第三池通过第二池与第三池连通管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型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其特征是:第一池或第二池或第三池内部的模块筒,及与其同层的、相邻的模块筒之间通过模块筒连通管相互连通,且通过模块筒连通管使得第一池或第二池或第三池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树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