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风管机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0834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7 0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换热管,设于所述蒸发器本体;所述换热管包括缓冲部及连接于所述缓冲部两端的换热管主体,所述缓冲部与所述换热管主体贯通;其中,所述缓冲部的内径大于所述换热管主体的内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蒸发器,包括缓冲部,缓冲部与换热管主体贯通,且缓冲部的内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内径,由于缓冲部的内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内径,则当气液混合冷媒通过缓冲部时,其流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流径,气液混合冷媒在流过缓冲部时减速,从而降低冷媒对换热管的冲击腐蚀,从而同时降低了冷媒流过换热管时的噪音。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蒸发器的风管机及空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
,特别是涉及一种蒸发器、风管机及空调
技术介绍
蒸发器是一种间壁式热交换设备。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汽”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现有风管机的蒸发器设计穿过的铜管全为相同长度的U型管,在冷媒在外机进入内机蒸发器通过其换热段时,冷媒由液态逐渐变为气态,多个小气泡慢慢的合并成大气泡并和液态冷媒混合在换热系统高速流动,这种气液混合对U型管造成冲击腐蚀并产生较大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换热过程中存在的气液两态冷媒对U型管造成冲击腐蚀从而还产生较大噪音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降低冲击腐蚀及噪音的蒸发器、风管机及空调。一种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换热管,设于所述蒸发器本体;所述换热管包括缓冲部及连接于所述缓冲部两端的换热管主体,所述缓冲部与所述换热管主体贯通;其中,所述缓冲部的内径大于所述换热管主体的内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蒸发器,包括缓冲部,缓冲部与换热管主体贯通,且缓冲部的内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内径,由于缓冲部的内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内径,则当气液混合冷媒通过缓冲部时,其流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流径,气液混合冷媒在流过缓冲部时减速,从而降低冷媒对换热管的冲击腐蚀,从而同时降低了冷媒流过换热管时的噪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的内径为所述换热管主体的内径的2-5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包括中间部及位于所述中间部两端的两连接部,所述缓冲部通过两所述连接部套接于所述换热管主体;其中,所述连接部的内径小于所述中间部的内径,所述中间部的内径为所述换热管主体内径的2-5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为过滤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为消音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设于所述换热管的中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为U型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换热管从所述蒸发器本体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蒸发器本体,到所述蒸发器本体的第二端折返回所述蒸发器本体的第一端,所述换热管包括位于所述蒸发器本体的第二端的折返部,所述缓冲部设于所述折返部。一种风管机,包括上述蒸发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风管机,包括上述的蒸发器,蒸发器包括缓冲部,缓冲部与换热管主体贯通,且缓冲部的内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内径,由于缓冲部的内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内径,则当气液混合冷媒通过缓冲部时,其流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流径,气液混合冷媒在流过缓冲部时减速,从而降低冷媒对换热管的冲击腐蚀,从而同时降低了冷媒流过换热管时的噪音。一种空调,包括上述风管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包括上述的风管机,风管机包括蒸发器,蒸发器包括缓冲部,缓冲部与换热管主体贯通,且缓冲部的内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内径,由于缓冲部的内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内径,则当气液混合冷媒通过缓冲部时,其流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流径,气液混合冷媒在流过缓冲部时减速,从而降低冷媒对换热管的冲击腐蚀,从而同时降低了冷媒流过换热管时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所提供的蒸发器中缓冲部安装于折返部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见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10;换热管20,设于蒸发器本体10;换热管20包括缓冲部30及连接于缓冲部30两端的换热管主体(图未示),缓冲部30与换热管主体贯通;其中,缓冲部30的内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内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蒸发器,包括缓冲部30,缓冲部30与换热管主体贯通,且缓冲部30的内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内径,由于缓冲部30的内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内径,则当气液混合冷媒通过缓冲部30时,其流径大于换热管主体的流径,气液混合冷媒在流过缓冲部30时减速,从而降低冷媒对换热管20的冲击腐蚀,同时降低了冷媒流过换热管20时的噪音。进一步,缓冲部30的内径为换热管主体内径的2-5倍,以便于加工且可降低气液混合冷媒对换热管20的冲击腐蚀及冲击产生的噪音。进一步,缓冲部30设于换热管20的中部。换热管20的中部为换热段,在这个位置,冷媒由液态蒸发逐渐变成气态,冷媒处于液体和气体混合的状态,容易发生冲击腐蚀。进一步,换热管20为U型管。具体地,蒸发器本体1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2和第二端14,换热管20的一端从蒸发器本体10的第一端12伸入蒸发器本体10,到达第二端14再折返回第一端12从而形成U型管。更具体地,换热管20包括位于第二端14的折返部22,缓冲部30设于折返部22。本实施例中,折返部22在第二端14伸出蒸发器主体10外。可以理解,换热管20也可不为U型管,其他形状的换热管20同样适应。本实施例中,蒸发器包括多个并联的换热管20,以增加蒸发器的换热效果。每个换热管20具有一个折返部22,多个缓冲部30分别设于多个折返部22。本实施例中,多个换热管20的一端可相互连通,另一端也可相互连通。这样,冷媒从一个总的进口进入后分别进入各个换热管20,在蒸发器内换热后输出到一个总的出口。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20为铜管,缓冲部30与换热管主体焊接,且缓冲部30连接于折返部22的一侧中部靠近其底部的一端。进一步,缓冲部30由弹性材料制成,使缓冲部30具有弹性因而具有缓冲作用,从而降低噪音。进一步,每个换热管20可以包括多个缓冲部30,多个缓冲部30首尾相接并与换热管主体贯通。每个换热管20包括多个缓冲部30的设置可以提高其防冲击腐蚀及降噪能力。可以理解,多个缓冲部30也可以间隔设于换热管主体。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缓冲部30可为过滤器。过滤器内设有过滤网孔。在蒸发器换热时,过滤器的过滤网孔可以将气态冷媒大气泡进行分割使之变为小气泡从而降低冷媒对折返部22的冲击能力,减少折返部22的冲击腐蚀程度;同时通过降低冷媒对折返部22的冲击以减少噪音;气态冷媒大气泡变为小气泡,可以提高换热效率;且过滤器还可以过滤掉杂质以提高蒸发器的使用寿命。在另一实施例中,缓冲部30可为消音器。消音器内设有吸声件,吸声件由吸声材料制成,该吸声件具有一定的消音量,以降低蒸发器的噪音。在又一实施例中,缓冲部30包括过滤器和消音器,通过过滤器和消音器相组合的方式可以提高降低蒸发器的噪音的效果。进一步,缓冲部30包括中间部34及位于中间部两端的两连接部32,缓冲部30通过两连接部32套接于换热管主体的外侧,两连接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蒸发器、风管机及空调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本体(10);换热管(20),设于所述蒸发器本体(10);所述换热管(20)包括缓冲部(30)及连接于所述缓冲部(30)两端的换热管主体,所述缓冲部(30)与所述换热管主体贯通;其中,所述缓冲部(30)的内径大于所述换热管主体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本体(10);换热管(20),设于所述蒸发器本体(10);所述换热管(20)包括缓冲部(30)及连接于所述缓冲部(30)两端的换热管主体,所述缓冲部(30)与所述换热管主体贯通;其中,所述缓冲部(30)的内径大于所述换热管主体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30)的内径为所述换热管主体的内径的2-5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30)包括中间部(34)及位于所述中间部(34)两端的两连接部(32),所述缓冲部(30)通过两所述连接部(32)套接于所述换热管主体;其中,所述连接部(32)的内径小于所述中间部(34)的内径,所述中间部(34)的内径为所述换热管主体内径的2-5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30)为过滤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游朱江程杨亮邓晶黄华东张正甫冯汇远谷俊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