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矿竖窑式余热回收系统的多管排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0589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7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烧结矿竖窑式余热回收系统的多管排料装置,涉及烧结矿的流动特性、烧结矿与风的换热特性、热风的出窑形式、窑体的结构形式、直径及高度参数、窑顶布料设备、底部的布风装置等。采用多管式排料工艺,配合风量调节,解决“窑壁效应”、“中心漏斗效应”,有效解决调节棒型式调整范围十分有限的固有缺陷。本排料工艺和布风形式的高效配合,可以达到提风温、减风量、减风阻、杜绝红料事故的综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烧结矿竖窑式余热回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烧结矿竖窑式余热回收系统的多管排料装置
技术介绍
烧结矿采用竖窑式冷却,是对干熄焦的技术移植,而干熄焦焦炭的粒级范围小、粉料少(<25mm约8%,25~60mm约60~70%,>80mm约8%),不易出现偏析,采用唯一的漏斗口式排料,并配合调节棒调节,即可有效解决焦炭偏温、排红料问题。根据烧结机手册,烧结机翻下的烧结饼破碎到150mm以下后进入冷却设备,其中5~0mm粒级烧结矿含量高达18~20%。由于粒级差别大、粉料比例大和过大块烧结矿的存在,使得烧结矿在竖窑下降过程中极易产生偏析,不利于料柱透气性的均匀分布,尤其会出现烧结矿的“中心漏斗效应”(俗称“垮边、掉洞、抽心”)。造成烧结矿在局部区域下料快,冷却不充分,出现排红料现象。在烧结矿竖窑式冷却装置中,采用一个排料口、在排料锥斗下部设置调节棒的方式,显然无法解决烧结矿偏析带来的“中心漏斗效应”,必须寻求一种有效方法解决局部物料偏析、排红料的方法。因此,在冷却装置上采用多管式排料的方式,设置中央风帽、各排料管设置单独进风管,做到排料、供风互为配合,达到窑体内同一水平截面上烧结矿温度、空气温度、气流分布趋于一致,同一水平截面上的烧结矿也处于下料均衡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排料方式提供一种烧结矿竖窑式余热回收系统的多管排料装置,达到均匀排料,防止出现排红料现象,最大限度杜绝生产事故。结合中央风帽、各独立排料管进风管,达到窑体内同一水平截面上烧结矿温度、空气温度、气流分布趋于一致,同一水平截面上的烧结矿也处于下料均衡状态。在提高余热回收效果的情况下,“缓冷”烧结矿,提高烧结矿质量,杜绝红料事故,减少皮带机消耗。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烧结矿竖窑式余热回收系统的多管排料装置,它包括设置在窑体的冷却段底部的中央进风管,在中央进风管的四周布置有多个周边进风管,在每个周边进风管的内侧均设置有伸出于窑体底部的排料管,排料管顶部的受料口位于窑体内,在每个排料管的下部设置调节型排料阀,在排料阀下方设置一个用于汇集各口排出烧结矿的集料斗,在集料斗的底部出口下方设置用于将烧结矿输送至下一道工序的皮带机,并且在集料斗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降温的洒水管,在所述窑体的冷却段壁面上、排料管的排料口、集料斗的出口以及皮带机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当窑体的冷却段壁面上、排料管的排料口和集料斗的出口温度达到某个阈值时,及时调节各周边进风管的风量和各排料管的排料量,皮带机上的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皮带机上烧结矿的温度,并且当温度超过150℃时会发送信号给控制洒水的电磁阀,进行洒水降温。优选地,所述周边进风管在窑体底部呈辐射型或“井”字形布置,每个周边进风管根据排料温度独立调节。优选地,所述排料管顶部的受料口呈喇叭口布置,叭口角度为5°。优选地,所述集料斗的排料角度为45°至5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管式排料工艺,配合独立风量调节,有效解决“窑壁效应”、“中心漏斗效应”,解决调节棒型式调整范围十分有限的固有缺陷。本排料工艺和布风形式的高效配合,可以达到提风温、减风量、降风阻、杜绝红料事故的综合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烧结矿竖窑式余热回收系统的多管排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窑体1的冷却段底部的中央进风管2,在中央进风管2的两侧均匀布置有多个周边进风管3,周边进风管3在窑体底部呈辐射型或“井”字形布置,每个周边进风管3根据排料温度独立调节,达到窑体同一截面上烧结矿温度、空气温度、气流分布趋于一致,同一截面上的烧结矿也处于下料均衡状态。所述中央进风管2和多个周边进风管3分别与外部的鼓风机相连,在每个周边进风管3的中间均设置有受料口4,受料口4位于窑体1内,在受料口4下方设置伸出于窑体1底部的排料管5,排料管5为“上小下大”倒锥形,锥形角度为5°,排料管5的出料口设置有排料阀6,在所有排料阀6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料的集料斗7,集料斗7的排料角度位45°至50°,汇集各口排出的烧结矿至皮带机,最终送往下道工序。在集料斗7的底部出口下方设置皮带机8,并且在集料斗7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降温的洒水管9,在所述窑体1的冷却段壁面上、排料管5的排料口、集料斗7的出口以及皮带机8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当窑体1的冷却段壁面上、排料管5的排料口和集料斗7的出口温度达到某个阈值时,及时调节各周边进风管的风量和各排料管的排料量,皮带机7上的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皮带机上烧结矿的温度,并且当温度超过150℃时会发送信号给控制洒水的电磁阀,进行洒水降温。工作过程如下:从窑体下行的烧结矿,由于粒级差别大(150~0mm)、粉料比例大(5~0mm粒级高达18~20%),使得烧结矿在竖窑下降过程中极易产生偏析,不利于料柱透气性的均匀分布,同时出现烧结矿的“中心漏斗效应”(俗称“垮边、掉洞、抽心”)。造成烧结矿在局部区域下料快,冷却不充分,出现排红料现象。为解决烧结矿偏析、调节气流分布、防止排红料,采用各口独立排料、独立调节风量、沿竖窑周边检测竖窑内烧结矿温度、检测各排料口烧结矿温度、检测集料斗烧结矿温度的措施,及时调整各口排料量、各口进风量,确保烧结矿竖窑式余热回收系统高效、安全运行。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烧结矿竖窑式余热回收系统的多管排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结矿竖窑式余热回收系统的多管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窑体(1)的冷却段底部的中央进风管(2),在中央进风管(2)的四周均匀布置有多个周边进风管(3),在每个周边进风管(3)的中间均设置有受料口(5),受料口(5)下方设置伸出于窑体(1)底部的排料管(5),在所有排料管(5)的底部下方设置排料阀(6),排料阀(6)下方有用于汇集各口排出烧结矿的集料斗(7),在集料斗(7)的底部出口下方设置用于将烧结矿输送至下一道工序的皮带机(8),并且在集料斗(7)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降温的洒水管(9),在所述窑体(1)的冷却段壁面上、排料管(5)的排料口、集料斗(7)的出口以及皮带机(8)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当窑体(1)的冷却段壁面上、排料管(5)的排料口和集料斗(7)的出口温度达到某个阈值时,及时调节各周边进风管(3)的风量和各排料管(5)的排料量,皮带机(8)上的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皮带机上烧结矿的温度,并且当温度超过150℃时会发送信号给控制洒水的电磁阀,通过洒水管(9)进行洒水降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矿竖窑式余热回收系统的多管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窑体(1)的冷却段底部的中央进风管(2),在中央进风管(2)的四周均匀布置有多个周边进风管(3),在每个周边进风管(3)的中间均设置有受料口(5),受料口(5)下方设置伸出于窑体(1)底部的排料管(5),在所有排料管(5)的底部下方设置排料阀(6),排料阀(6)下方有用于汇集各口排出烧结矿的集料斗(7),在集料斗(7)的底部出口下方设置用于将烧结矿输送至下一道工序的皮带机(8),并且在集料斗(7)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降温的洒水管(9),在所述窑体(1)的冷却段壁面上、排料管(5)的排料口、集料斗(7)的出口以及皮带机(8)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当窑体(1)的冷却段壁面上、排料管(5)的排料口和集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浩郝丙星缪胜东李娟孙大伟张成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垦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