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电容炭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0546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6 23:15
一种石墨烯/电容炭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500‑3300m2/g;电导率为40‑135S/cm;在充电电压:2.5V,电流密度:0.2A/g,电解液:1.0M Et3NBF4条件下比容量为280‑410F/g;8A/g时电容保持率为70‑80%。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单、高比表面积、高电导率、高比容量以及高倍率容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复合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石墨烯/电容炭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容炭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容、超低的灰分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铅碳电池、军工防化、医疗缓释等领域。虽然电容炭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能够得到较高的电容量,但由于导电性较差,导致其充放电倍率性能不佳。因此,如何实现电容炭的高导电性是解决电容炭倍率性能的关键科学问题。石墨烯是由碳原子SP2键合成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晶体,其电阻率只有约10-6Ω·cm,比铜或银更低,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电阻率最小的材料。将电容炭和石墨烯进行复合制备炭材料,既能够提供超高的比表面积,又能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因此是一种非常适宜的超级电容器用电极材料。目前,制备电容炭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采用物理混合法。如金小娟(专利公开号:CN105405681A)等将氧化石墨烯和木质活性炭充分混合经活化改性制得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阎景旺(专利公开号:CN105321726A)等将活性炭、氧化石墨烯和活化剂的混合物进行高温还原和活化制得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陈鸿钧(专利公开号:CN103771415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墨烯/电容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石墨烯/电容炭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500‑3300m2/g;电导率为40‑135S/cm;在充电电压:2.5V,电流密度:0.2A/g,电解液:1.0M Et3NBF4条件下比容量为280‑410F/g;8A/g时电容保持率为70‑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电容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石墨烯/电容炭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500-3300m2/g;电导率为40-135S/cm;在充电电压:2.5V,电流密度:0.2A/g,电解液:1.0M Et3NBF4条件下比容量为280-410F/g;8A/g时电容保持率为70-8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容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复配过渡金属盐溶液的配制:将过渡金属盐1和过渡金属盐2按质量比1:0.2-5称量后溶于去离子水中,在30-60℃条件下搅拌0.5-1h后得到复配金属盐溶液,其中过渡金属盐1和过渡金属盐2之合: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0.5-10;(2)电容炭与催化剂的复合:将步骤(1)100g复配过渡金属盐溶液与电容炭在超声功率为500-800W进行超声分散0.5-2h,之后在50-80℃,真空度为15-35Pa条件下浸渍1-5h,最后在100-120℃干燥得到浸渍催化剂的电容炭,其中复配过渡金属盐溶液:电容炭的质量比为100:20-50;(3)电容炭原位生长石墨烯:将步骤(2)负载催化剂的电容炭置于瓷舟内并装入管式炉中,在流速为50-100ml/min﹒10g N2和H2的混合气氛下,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600℃,还原催化剂0.5-1h,然后在流速为80-150ml/min﹒10g N2和碳源气的混合气氛下,以3-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1200℃并恒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猛孙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