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插玩具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0374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物体,通过互连许多拼图构件装配而成。该物体包括第一和第二拼图构件,每个都有一沿第一外侧边布置的接头,而且接头带有一基本上呈U形的榫,U形榫包括一底边和从底边延伸出的第一与第二内侧边。当第一拼图构件的接头与第二拼图构件的接头互连在一起时第一与第二拼图构件的主体相互垂直。(*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三维物体,特别涉及能用于组装三维物体的拼图或拼插玩具构件。对于本技术,“拼图构件”和“拼插玩具构件”这两个词将可互换使用,而且意图上具有同样的意义。拼图和拼插玩具在儿童和成年人中都很流行。一二维拼图一般涉及选择和依次装配许多具有各不相同形状的拼图构件,以建立一平面图板的原始图形。较复杂的拼图包括通过相互锁定许多拼图构件,装配三维自立式结构。在Nos.2,278,327(Magnus等人),3,701,214(Sakamoto)和5,251,300(Gallant)的美国专利中介绍了用拼图构件装配的从前三维结构的例子,其中拼图构件借助燕尾接合互相连接在一起。但是,这些以前的拼图构件具有不允许用户装配各种各样三维模型物体的缺陷。例如,2,278,327号美国专利(Magnus等人)揭示的基本上具有U形榫接头或构件的拼插块。在美国专利2,278,327(Magnus等人)中所介绍的才多数拼插块都具有一种以部分或多个基本U形构件为基础的构造。这些U形构件U形开口的内侧边相对于构件垂直(即成90°)延伸,而且这些内侧边没有一是以其它角度延伸的,所以相似接头之间所能得到的连接数目和类型受到了限制。因此还有必要有许多拼图构件能装配成各种各样的二维和三维物件。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此外提供了一种通过互连许多拼图构件而装配成的物体。该物体包括第一和第二拼图构件,每个都具有一沿第一外侧边布置的接头,并且具有一包含有一底边的基本上呈U形的凹榫,而且第一和第二内侧边从底边延伸。当第一拼图构件的接头与第二拼图构件的接头互连在一起的时候,第一和第二拼图构件的主体相互垂直。当互连在一起时,第一拼图构件接头的内侧边紧卡住第二拼图构件的主体,而第二拼图构件接头的内侧边紧卡住第一拼图构件的主体。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拼图构件接头的内侧边的长度可以是不同的,以便变化U形开口的深度,而拼图构件接头的底边能具有不同的宽度,以变化U形开口的大小。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在两个相邻外侧边之间的角部能提供接头,这些角接头的第一内侧边从接头的底边延伸到第一外侧边,而这些角接头的第二内侧边从接头的底边延伸到第二外侧边。分别由第一与第二内侧边以及第一与第二外侧边所构成的角度可以是相同的,或者它们可以不同以便在整个U形榫的范围内变化开口的宽度。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沿一外侧边所提供的一或多个接头可以与该外侧边呈一角度,以使接头的第一内侧边相对于第一外侧边以一大于零度但小于90度的第一角度布置,而接头的第二内侧边相对于第一外侧边以一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的第二角度布置。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能相加得出一等于180度、小于180度或大于180度的总角度,以便在整个U形榫的范围内变化开口的宽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第一和第二拼图构件的主体可以配备图样,以便当第一和第二拼图构件的接头互连在一起时,第一和第二拼图构件的图样相互匹配。因此,根据本技术的拼图构件能用于装配各种二维和三维物体。这些连接容易实现而且牢固。附图说明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两个互连拼图构件的透视图;图3是一幅图1和图2拼图构件在互连在一起之后的透视图;图4是一幅根据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拼图构件的透视图;图5是一幅根据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拼图构件的透视图;图6是一幅使用根据本技术的互连拼图构件装配的三维模型物体的透视图,是一头奶牛;图7示出了图6奶牛的后腿构件,带有粘到其上的薄片或图样;和图8是一幅图6奶牛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它的各种构件。以下详细描述了目前设想执行本技术的最佳方式。不要把这个描述领会为具有限定的意义,它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一般原理。本技术的范围最好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确定。图6示出了一三维自立模型结构120。模型结构120是一头奶牛,它是通过连接许多拼图构件或拼插玩具构件装配而成的,这些构件将结合图1-5进行描述。根据下文中较详细的描述,拼图构件在其表面上可以配有图案,以便装饰该物体。本技术的拼图构件能装配成各种三维和二维物体,包括(但不限于)飞机、轮船、火车、建筑物、家具、汽车、动物、植物和抽象雕塑,以及常用的家庭用品、园艺工具、可穿戴的附件(例如带子和珍宝)和其它物品。图1和图2示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对互连拼图构件12和14。第一构件12沿其第一外侧边18提供有一接头16。接头16有一基本上呈U形的由外侧边18处切割出的凹榫部分。基本上呈U形的凹榫部分由两个内侧边22和24连接底边20而构成。内侧边22、24基本上是垂直的,以便内侧边22、24与外侧边18之间所构成的角度大约为90度。这样,接头16由一U形榫开口构成,在榫开口的两侧有两个侧壁26和28。第二个构件14有一基本上与接头16相同的接头30。接头30位于沿构件14的第一外侧边,而且具有一基本上呈U形的从外侧边32切割出的凹榫部分。这个基本上呈U形的凹榫部分由两个内侧边36和38与底边34相连所构成。内侧边基本上是垂直的,以使内侧边36、38与外侧边32之间所构成的角度大约为90度。这样,接头30也是由一U形榫开口构成,它在榫开口的两侧有两个侧壁40和42。在构件14中,由于分别位于内侧边36、38与外侧边37、39之间的构件14的主体是一薄片材料,所以外侧边32和37与内侧边36构成了一第一腿40,而外侧边32和39与内侧边38构成了一第一腿42。尽管图中示出了第一和第二构件12和14每个只有一接头,但有可能在沿构件的任一外侧边的任何位置为第一和第二构件12和14提供任意数目的接头,提供通过下文所述任意其它接头所变化而成的接头尺寸和构型。图3示出了构件12和14的相互连接。为了把接头16与30连接起来,接头16的U形开口沿图1和2所示构件12和14的方向和方位被插入接头30的U形开口,反之亦然,其中两个接头16和30的U形开口相互垂直或正交。当完成闭合连接时,接头16的内侧边22和24适于接近或接触构件14主体两侧上的表面,例如在44表面上,以使接头16的侧壁26和28基本上夹紧构件14的主体。反之,接头30的内侧边36和38适于接近或接触构件12主体两侧上的表面,以使腿或侧壁40和42基本上夹紧构件12的主体,例如夹在46表面上。此外,接头16和30的底边20和34适于相互靠住或邻接。这样,接头16与30之间的联锁配合或连接接近垂直平面。换句话说,当联锁配合之后,构件12的主体处于一正交于或垂直于构件14主体所处平面的平面上。这种垂直连接在接头16与30之间提供了一牢固的连接,这是因为腿或侧壁26、28和40、42的“夹紧”作用的缘故。为了分开这个连接,一构件12或14从另一构件14或12上被拉开,以松开脚或侧壁26、28和40、42的夹紧。尽管显示了构件12和14具有基本上呈U形的集接头,但有可能提供具有不同尺寸和构型的基本上呈U形的榫接头,并且有可能布置在沿构件外侧边的不同位置上。例如,接头内侧边的长度和底边的宽度能改变,用于不同的接头。接头相对外侧边的角度也能不同于90度,以提供不同角度的接头。另外,构件的外侧边能呈曲线型、直线型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从而提供具有不同形状的构件。图4和5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体包括:a)一第一拼图构件,包括:-拥有一第一外侧边的主体;-沿第一外侧边布置的并且拥有一基本上呈U形的榫的接头,其中U形榫由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构成,U形榫包括一底边和从底边延伸出的第一与第二内侧边;和b)-第二拼 图构件,包括:-拥有一第一外侧边的主体;-沿第一外侧边布置的并且拥有一基本上是U形榫的接头,其中U形榫由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构成,U形集包括一底边和从底边延伸出的第一与第二内侧边;c)其中当第一拼图构件的接头与第二拼图构件的接 头互连在一起时第一和第二拼图构件的主体相互垂直;和d)其中第一拼图构件接头内侧边的长度不同于第二拼图构件接头内侧边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宇
申请(专利权)人:专利类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