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9757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5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控制模块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辅助面板,所述辅助面板包括第一液晶层、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液晶层封装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提供使得所述第一液晶层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折射率的控制信号。利用所述显示装置,在不增加显示装置的安装尺寸的前提下实现曲面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显示装置包括平板显示装置和曲面显示装置。平板显示装置可以节省物理空间,但是由于光分布属性,一般,平板显示装置正对人眼的位置往两边,观看距离依次增加、光强度依次变弱,给人眼的视角体验不好,特别是对于大尺寸的平板显示装置,这种效应更加明显。曲面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为曲面,因此可以减少上述效应。但是,曲面显示装置具有尺寸较大、难以安装等缺陷。因此,如何能在不增加显示装置的安装尺寸的前提下实现曲面显示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小,并且可以实现曲面显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辅助面板,所述辅助面板包括第一液晶层、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液晶层封装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提供使得所述第一液晶层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折射率的控制信号。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排列为多行多列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为覆盖所述第一衬底的面状电极,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透明电极列,每列所述像素单元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列。优选地,每列所述像素单元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列,所述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从所述显示面板的中部向所述辅助面板的两边逐渐增大。优选地,每列所述像素单元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列,所述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从所述显示面板的中部向所述辅助面板的两边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亚像素,每列所述亚像素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列。优选地,所述辅助面板沿宽度方向被划分为三部分,对于所述显示面板中与所述辅助面板的两侧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从所述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间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显示面板的开口率逐渐减小;对于所述显示面板中与所述辅助面板的中间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从所述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间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显示面板的开口率逐渐增大。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列包括一个或多个条状的透明电极条。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列包括多个第二透明电极,每个第二透明电极对应一个像素单元,每个第二透明电极包括多个同心的第二透明电极环。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辅助面板的第一液晶层的初始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光方向平行。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调节面板,所述调节面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与所述辅助面板层叠设置,所述调节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三基板和所述第四基板之间的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二液晶层的初始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液晶层的初始排列方向垂直,所述第三基板包括第三衬底和第三透明电极层,所述第四基板包括第四衬底和第四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在所述第三衬底上的设置方式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设置方式相同,所述第四透明电极层在所述第四衬底上的设置方式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在所述第二衬底上的设置方式相同,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向所述调节面板提供与所述辅助面板相同的信号。在本技术中,通过控制第一液晶层不同区域的折射率,可以改变从显示装置出射的光的方向,并在曲面上形成图像,即,所述显示装置可以实现曲面显示,观看者站在显示装置的前方即可观看到曲面显示的画面。在本技术中,并没有将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面设置成曲面,因此,所述显示装置的安装空间并没有增加。也就是说,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安装所述显示装置。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图2是正透镜成放大虚像的显示原理图;图3是正透镜成实像的显示原理图;图4负透镜成缩小虚像的显示原理图;图5是辅助面板中形成的等效透镜的等效光程图;图6是辅助面板不加电液晶分子排布状态的状态图;图7a是辅助面板加电后液晶分子排布状态图,其中,加电后等效为正透镜;图7b是图7a的俯视图;图8a是辅助面板加电后液晶分子排布状态图,其中,加电后等效为负透镜;图8b是图8a的俯视图;图9是正透镜成后置图像的示意图;图10是正透镜成后置图像的示意图,其中,显示装置的开口率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减小;图11是正透镜成后置图像的示意图,其中,每列亚像素对应一个第二透明电极列,同一个像素单元的焦距相同;图12是正透镜成后置图像的示意图,其中,每列亚像素对应一个第二透明电极列,同一个像素单元的焦距不同;图13是正透镜成前置图像的示意图;图14是正透镜成前置图像的示意图,其中,显示装置的开口率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减小;图15是正透镜成前置图像的示意图,其中,每列亚像素对应一个第二透明电极列,同一个像素单元的焦距相同;图16是正透镜成前置图像的示意图,其中,每列亚像素对应一个第二透明电极列,同一个像素单元的焦距不同;图17是利用负透镜成缩小虚像的原理图,虚拟曲面位于液晶透镜和像素之间;图18是利用正透镜成像、位于显示面板两侧的示意图;图19是利用正透镜成像、位于显示面板两侧的示意图,其中,显示装置的开口率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减小;图20是利用正透镜成像、位于显示面板两侧的示意图,其中,每列亚像素对应一个第二透明电极列,同一个像素单元的焦距相同;图21是利用正透镜成像、位于显示面板两侧的示意图,其中,每列亚像素对应一个第二透明电极列,同一个像素单元的焦距不同;图22是利用正透镜和负透镜的组合成像的示意图,其中,负透镜位于显示面板的两侧;图23是利用正透镜和负透镜的组合成像的示意图,其中,负透镜位于显示面板的中间;图24a是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时,所述显示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24b是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时,所述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辅助面板 110:第一基板111:第一衬底 112:第一透明电极层120:第二基板 121:第二衬底122:第二透明电极层 130:第一液晶层200:显示面板 300:背光源400:调节面板 410:第三基板420:第四基板 430:第二液晶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下文用到的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辅助面板,所述辅助面板包括第一液晶层、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液晶层封装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提供使得所述第一液晶层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折射率的控制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辅助面板,所述辅助面板包括第一液晶层、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液晶层封装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提供使得所述第一液晶层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折射率的控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排列为多行多列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为覆盖所述第一衬底的面状电极,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透明电极列,每列所述像素单元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像素单元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列,所述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从所述显示面板的中部向所述辅助面板的两边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像素单元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列,所述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从所述显示面板的中部向所述辅助面板的两边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亚像素,每列所述亚像素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列。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面板沿宽度方向被划分为三部分,对于所述显示面板中与所述辅助面板的两侧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从所述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间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显示面板的开口率逐渐减小;对于所述显示面板中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健陈小川杨亚锋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