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的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9616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5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带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的防冲击蓄能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冲击蓄能散热器,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之间连接有液压旁路,液压旁路上设置有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所述防冲击蓄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以及蓄能管,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左右竖向布置的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之间连接有横向布置的多根分流液槽,所述蓄能管为底部开口其余部分封闭的管式结构,蓄能管的底部开口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靠度高,不易损坏,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的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的散热器是在散热器的集液槽都有一个固定比例的容量,流体通过散热器散热通道内部有一定大的阻力。它的储液量较小,没有缓冲,在遇到温差大、低温环境、流量不平衡、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有冲击力的流体情况下,散热器散热通道内部的压力也随之增大,特别在有冲击力和粘度比较大流体的情况下,由于流体在通道内部的阻力,使流体不能迅速通过散热器通道内部,使之压力增大,超过散热器的最高运行压力,散热器很容易损坏、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靠度高,不易损坏,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带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的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工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的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带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的防冲击蓄能散热器包括防冲击蓄能散热器,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之间连接有液压旁路,液压旁路上设置有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所述防冲击蓄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以及蓄能管,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左右竖向布置的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第一集液槽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的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带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的防冲击蓄能散热器包括防冲击蓄能散热器,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之间连接有液压旁路,液压旁路上设置有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所述防冲击蓄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以及蓄能管,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左右竖向布置的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之间连接有横向布置的多根分流液槽,所述蓄能管为底部开口其余部分封闭的管式结构,蓄能管的底部开口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连通;所述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倒置的T型结构的空腔,该空腔包括横向布置的流体通道以及竖向布置的调节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的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带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的防冲击蓄能散热器包括防冲击蓄能散热器,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之间连接有液压旁路,液压旁路上设置有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所述防冲击蓄能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以及蓄能管,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左右竖向布置的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之间连接有横向布置的多根分流液槽,所述蓄能管为底部开口其余部分封闭的管式结构,蓄能管的底部开口与第一集液槽和第二集液槽连通;所述可调球体式双向泄压阀,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倒置的T型结构的空腔,该空腔包括横向布置的流体通道以及竖向布置的调节通道,所述调节通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防尘盖、密封滑块、弹簧、球体支撑块以及球体,有一根调节丝杆从上向下穿过防尘盖并连接至密封滑块的顶部,调节丝杆与防尘盖螺纹连接,防尘盖上方的调节丝杆上还旋置有锁紧螺母,所述密封滑块的外边缘与调节通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密封滑块的底部以及球体支撑块的顶部,所述球体固定安装于球体支撑块的下部,所述球体的下半段纵向截面与流体通道的截面吻合,自然状态下球体紧贴流体通道的底部,流体不能从流体通道内进行横向通过;液体由进液口进入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第一集液槽内,正常情况下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分流液槽内阻力较小或者无阻力,则液体先进入第一集液槽内,然后在经过分流液槽的过程中进行散热,再进入第二集液槽,最后从出液口离开防冲击蓄能散热器;在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分流液槽内阻力较大时,由于此时蓄能管内的压力较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荣森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