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8938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3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的一个实施方式具有: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轴;沿轴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安装于轴的上侧转子以及下侧转子;配置在上侧转子与下侧转子之间的定子;以及将轴支承的轴承。上侧转子以及下侧转子具有与定子在轴向上对置的磁铁。关于磁铁的磁极,N极与S极沿周向交替设置。在轴、上侧转子以及下侧转子设置有嵌合结构,嵌合结构决定轴与上侧转子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且决定轴与下侧转子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288012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轴向间隙型电动机,其中,具有永久磁铁的一对转子相互对置。在上述那样的轴向间隙型电动机中,存在如下顾虑:若一对转子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偏离设计值,则在转子之间产生的磁场在周向上变得不平衡,转子产生振动及噪音。并且,也存在如下顾虑:轴向间隙型电动机得不到所期望的旋转转矩。并且,在上述那样的轴向间隙型电动机中,例如,以电动机的转矩波动以及齿槽转矩的降低为目的,存在将一对转子在周向上错开配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如下顾虑:若一对转子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偏离设计值,则不能够充分降低转矩波动以及齿槽转矩。并且,也存在如下顾虑:上述转子的振动以及噪音恶化。因此,在具有一对转子的轴向间隙型电动机中,要求一种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对一对转子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对两个转子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的结构的马达。本专利技术的马达的一个实施方式具有: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轴;上侧转子以及下侧转子;定子;以及,将轴支承的轴承。上侧转子以及下侧转子沿轴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安装于轴。定子配置在上侧转子与下侧转子之间。上侧转子以及下侧转子具有与定子在轴向上对置的磁铁。关于磁铁的磁极,N极与S极沿周向交替设置。在轴、上侧转子以及下侧转子设置有嵌合结构,嵌合结构决定轴与上侧转子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且决定轴与下侧转子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对两个转子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局部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轴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上侧转子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下侧转子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轴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下侧转子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任意地变更。并且,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各结构,存在各结构的比例尺以及数等与实际结构的比例尺以及数量等不同的情况。并且,在附图中,作为三维直角坐标系而适当地示出XYZ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为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为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为图1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为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中心轴线J的延伸方向(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将Z轴方向的正的一侧(+Z侧)称为“上侧”,将Z轴方向的负的一侧(-Z侧)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只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名称,并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或大致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θZ方向)、即绕中心轴线J的方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在轴向上延伸除了指严格地在轴向上延伸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在相对于轴向不足45度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并且,在本说明
书中,所谓在径向上延伸除了指严格地在径向上、即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在相对于径向不足45度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剖视图。马达10为轴向间隙马达。如图1所示,马达10具有机壳11、轴20、为两个转子的上侧转子31以及下侧转子32、上侧轴承51、下侧轴承52、定子40、汇流条单元70以及连接器71。机壳11为马达10的马达壳体。机壳11例如由金属制成或树脂制成。机壳11容纳轴20、上侧转子31、下侧转子32、定子40、上侧轴承51、下侧轴承52以及汇流条单元70。机壳11具有中间机壳12、下侧机壳13以及上侧机壳14。下侧转子32位于圆筒状的中间机壳12的径向内侧。圆筒状的下侧机壳13安装于中间机壳12的下侧。下侧机壳13具有底壁部13b、筒部13a以及下侧轴承保持部15。底壁部13b为沿周向包围轴20的圆环状。筒部13a从底壁部13b的外周端向上侧延伸。筒部13a的上端嵌合于中间机壳12的下侧的开口部12a。下侧轴承保持部15位于底壁部13b的径向内侧。下侧轴承保持部15保持下侧轴承52。下侧轴承保持部15具有在下侧开口的输出轴孔15a。圆筒状的上侧机壳14经由后述的罩45的罩凸缘部45b安装在中间机壳12的上侧。上侧转子31、定子40以及汇流条单元70位于上侧机壳14的径向内侧。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马达壳体例如是容纳并保护马达的转子、定子以及轴等驱动零件的零件中与马达外部的空间接触的零件。轴20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轴20通过上侧轴承51和下侧轴承52被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即,上侧轴承51与下侧轴承52为支承轴20的轴承。轴20的下端经由输出轴孔15a向机壳11的外部突出。上侧转子31与下侧转子32沿轴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安装于轴20。上侧转子31位于定子40的上侧。上侧转子31具有上侧转子主体34和多个上侧磁铁33。上侧转子主体34例如为在径向上延伸的圆板状。上侧转子主体34固定于轴20的上端。上侧磁铁33固定于上侧转子主体34的下表面。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多个上侧磁铁33沿周向配置。关于上侧磁铁33的磁极,N极与S极沿周向交替设置。上侧磁铁33与定子40在轴向上隔开间隙对置。下侧转子32位于定子40的下侧。下侧转子32具有在径向上延伸的圆板状的下侧转子主体36和多个下侧磁铁35。下侧转子主体36固定于轴20。下侧磁铁35固定
于下侧转子主体36的上表面。多个下侧磁铁35沿周向配置。关于下侧磁铁35的磁极,N极与S极沿周向交替设置。下侧磁铁35与定子40在轴向上隔开间隙对置。上侧磁铁33与下侧磁铁35以相互不同的极在轴向上对置。由此,能够通过上侧转子31和下侧转子32来获得旋转转矩,因而能够增大马达10的旋转转矩。定子40配置在两个转子之间、即上侧转子31与下侧转子32之间。定子40具有多个铁芯41、线圈42、绝缘件43、上侧轴承保持架44、罩45以及模制树脂部46。定子40例如是模制成型品。多个铁芯41沿周向配置。多个铁芯41在径向上位于上侧轴承保持架44与罩45之间。多个铁芯41例如设置有十二个。绕线架状的绝缘件43安装于铁芯41。绝缘件43例如是通过树脂材料成型的部件。线圈42经由绝缘件43卷绕于铁芯41。线圈42具有线圈引出线42a。线圈42对铁芯41进行励磁。线圈引出线42a被从线圈42向上侧引出。线圈引出线42a比铁芯41向上侧延伸。线圈引出线42a与汇流条单元70的汇流条电连接。线圈引出线42a既可以是构成线圈42的绕组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构成线圈42的绕组分体的部件。筒状的上侧轴承保持架44保持上侧轴承51。上侧轴承保持架44位于多个铁芯41的径向内侧及轴20的径向外侧。上侧轴承保持架44例如是与中心轴线J同心的圆筒状。在为上侧轴承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具有:轴,其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上侧转子及下侧转子,其沿轴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安装于所述轴;定子,其配置在所述上侧转子与所述下侧转子之间;以及轴承,其支承所述轴,所述上侧转子以及所述下侧转子具有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定子在轴向上对置,关于所述磁铁的磁极,N极与S极沿周向交替配置,在所述轴、所述上侧转子以及所述下侧转子设置有嵌合结构,所述嵌合结构决定所述轴与所述上侧转子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且决定所述轴与所述下侧转子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28 JP 2015-091709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具有:轴,其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上侧转子及下侧转子,其沿轴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安装于所述轴;定子,其配置在所述上侧转子与所述下侧转子之间;以及轴承,其支承所述轴,所述上侧转子以及所述下侧转子具有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定子在轴向上对置,关于所述磁铁的磁极,N极与S极沿周向交替配置,在所述轴、所述上侧转子以及所述下侧转子设置有嵌合结构,所述嵌合结构决定所述轴与所述上侧转子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且决定所述轴与所述下侧转子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上侧转子以及所述下侧转子具有转子孔部,所述转子孔部为供所述轴穿过的孔,所述嵌合结构具有:上侧嵌合结构,其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轴对所述上侧转子进行定位;以及下侧嵌合结构,其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轴对所述下侧转子进行定位,所述上侧嵌合结构以及所述下侧嵌合结构具有:轴侧键槽部,其设置于所述轴的外周面并向径向内侧凹入;转子侧键槽部,其设置于所述转子孔部的内周面并向径向外侧凹入;以及键部件,其嵌合于所述轴侧键槽部和所述转子侧键槽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上侧嵌合结构的所述轴侧键槽部与所述下侧嵌合结构的所述轴侧键槽部在周向上位于彼此相同的位置,在将所述上侧转子的所述N极的周向中心与所述下侧转子的所述S极的周向中心沿轴向重叠时,所述上侧转子以及所述下侧转子具有彼此周向位置相同的基准位置,所述上侧转子的所述转子侧键槽部的周向中心在周向上位于与所述上侧转子的所述基准位置相同的位置,所述下侧转子的所述转子侧键槽部的周向中心在周向上位于与所述下侧转子的所述基准位置相同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上侧嵌合结构的所述轴侧键槽部与所述下侧嵌合结构的所述轴侧键槽部在周向上位于彼此相同的位置,在将所述上侧转子的所述N极的周向中心与所述下侧转子的所述S极的周向中心沿轴向重叠时,所述上侧转子以及所述下侧转子具有彼此周向位置相同的基准位置,所述上侧转子的所述转子侧键槽部的周向中心在周向上位于与所述上侧转子的所述基准位置相同的位置,所述下侧转子的所述转子侧键槽部的周向中心在周向上位于与所述下侧转子的所述基准位置不同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上侧嵌合结构的所述轴侧键槽部与所述下侧嵌合结构的所述轴侧键槽部在周向上位于相互不同的位置,在将所述上侧转子的所述N极的周向中心与所述下侧转子的所述S极的周向中心沿轴向重叠时,所述上侧转子以及所述下侧转子具有彼此周向位置相同的基准位置,所述上侧转子的所述转子侧键槽部的周向中心在周向上位于与所述上侧转子的所述基准位置相同的位置,所述下侧转子的所述转子侧键槽部的周向中心在周向上位于与所述下侧转子的所述基准位置相同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上侧转子以及所述下侧转子具有转子孔部,所述转子孔部为供所述轴穿过的孔,所述嵌合结构具有:上侧嵌合结构,其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轴对所述上侧转子进行定位;以及下侧嵌合结构,其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轴对所述下侧转子进行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安德金子拓也河合良树颜国智林秀瑛牧野祐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台湾日电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