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88897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3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装置,其包括机架、模具、加热单元、冷却单元、铅液供给单元和铅条供给单元,机架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导轨,两个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托架,托架由驱动器带动在两导轨上滑动,所述托架的中部设有贯通孔,所述模具设在托架上并位于贯通孔的正上方,模具的上端面上具有一个以上的工位,各工位上均具有汇流排成型槽;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间隔设在两个导轨之间的正下方;铅液供给单元设在模具的上方,并由X‑Y向驱动机构带动在水平面内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制造铅汇流排,可以实现铅的即熔即铸,改变原有铅汇流排的制造方法,无需使用到大铅锅,耗能大大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铅汇流排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蓄电池铅汇流排的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蓄电池铅汇流排的制造方法如下:将模具浸没在铅锅中,铅锅中熔融的铅液流入模具上的汇流排成型槽中,然后将整个模具从铅锅中提升并离开铅液,最后将整个模具浸没在水中对熔融的铅液进行冷却,最终形成汇流排。采用上述制造方法中,需要用到一个大型的铅锅,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对铅锅进行保温(每小时消耗33千瓦左右的电能),以使得铅锅内的铅始终处于熔融状态。另外,当铅锅停电时,铅锅内的铅液氧化严重,容易产生废渣,影响铅液的质量。而且,现有的方法制造汇流排,质量难以控制,汇流排成型效果差。因此,急需改变现有汇流排的制造方法,设计一套低能耗而且成型效果好的设备进行汇流排的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和成型质量好的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模具、加热单元、冷却单元、铅液供给单元和铅条供给单元;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导轨,两个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托架,托架由驱动器带动在两导轨上滑动,所述托架的中部设有贯通孔,所述模具设在托架上并位于贯通孔的正上方,模具的上端面上具有一个以上的工位,各工位上均具有汇流排成型槽;所述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间隔设在两个导轨之间的正下方;所述铅液供给单元设在模具的上方,并由X-Y向驱动机构带动在水平面内运动;所述铅液供给单元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熔铅室,熔铅室的外壁上包覆有对其加热的加热器,熔铅室的顶部设有导入管,铅条通过导入管进入熔铅室内即熔成铅液;外壳内对应各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分别设有出料嘴,出料嘴底部的出料口延伸出外壳的下端面,所述熔铅室与出料嘴之间通过斜通道连通,斜通道进入斜通道较高的一端与熔铅室连通,斜通道较低的一端与出料嘴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熔铅室内的铅液通过斜通道流入出料嘴内;所述铅条供给单元包括铅条辊和铅条传送辊组,从铅条辊上发出的铅条经铅条传送辊组传送后进入熔铅室顶部的导入管内。所述模具的下端面对应各个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均设有沉槽,沉槽所覆盖的区域将对应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整体包围在内。所述加热单元包括顶部为敞口的壳体,壳体内对应模具上的各工位分别设有火焰燃烧器。所述冷却单元包括顶部为敞口的水箱,水箱内对应模具上的各工位分别设有喷水管,喷水管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向上喷水的喷水孔。所述托架上设有一圈以上环绕贯通孔设置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连接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出料嘴上设有控制铅液流量的铅阀。所述铅阀包括阀芯和阀杆,所述出料嘴内设有阀腔,所述阀芯设在阀腔内,所述阀杆的一端与阀芯连接,阀杆的另一端穿过出料嘴并延伸出外壳,所述阀杆由第一气缸驱动上下运动。所述阀芯和阀杆上设有贯穿的滑道,该滑道内滑动设有铅针,铅针由第二气缸驱动做上下运动。所述外壳的下端面且在各出料嘴的一侧分别设有探针,该探针用于感应铅液是否注满铅汇流排成型槽。所述X-Y向驱动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X向滑轨,X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X向滑座,X向滑座由X向驱动机构带动在X向滑轨上滑动,所述X向滑座上设有Y向滑轨,Y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Y向滑座,Y向滑座由Y向驱动机构带动在Y向滑轨上滑动;所述Y向滑座与铅液供给单元的外壳之间通过支架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开始时,先将模具移送至加热单位的正上方,加热单元对模具进行加热,使得模具上各工位的汇流排成型槽均处于高温状态,然后控制铅液供给单元将即熔的铅液浇注入各工位的汇流排成型槽中,各汇流排成型槽中均注满铅液时,再将模具移送至冷却单元的正上方,冷却单元对模具进行冷却,铅液经冷却后形成铅汇流排。采用上述结构制造铅汇流排,可以实现铅的即熔即铸,改变原有铅汇流排的制造方法,无需使用到大铅锅,耗能大大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铅汇流排的成型质量。另外,铅液供给单元上的多个出料嘴可以同时对不同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浇铸铅液,达到多个汇流排的同时铸造,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侧视图;图3为模具的俯视图;图4为模具的仰视图;图5为加热单元的俯视图;图6为冷却单元的俯视图;图7为铅液供给单元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之一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架1、模具2、加热单元3、冷却单元4、铅液供给单元8和铅条供给单元9。机架1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导轨5,两个导轨5上滑动连接有托架6,托架6由驱动器7带动在两导轨5上滑动,驱动器7为气缸,托架6的中部设有贯通孔61,模具2设在托架6上并位于贯通孔61的正上方,模具2的上端面上具有一个以上的工位,各工位上均具有汇流排成型槽21,本实施例中,模具2的上端面上具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工位。加热单元3和冷却单元4间隔设在两个导轨5之间的正下方,加热单元3包括顶部为敞口的壳体31,壳体31内对应模具2上的各工位分别设有火焰燃烧器32,火焰燃烧器32可以是燃气灶。冷却单元4包括顶部为敞口的水箱41,水箱41内对应模具2上的各工位分别设有喷水管42,喷水管42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向上喷水的喷水孔。铅液供给单元8设在模具2的上方,并由X-Y向驱动机构10带动在水平面内运动;铅液供给单元8包括外壳81,外壳81内设有熔铅室82,熔铅室82的外壁上包覆有对其加热的加热器83,加热器83采用电加热管,熔铅室82的顶部设有导入管84,铅条通过导入管84进入熔铅室82内即熔成铅液;外壳81内对应各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21分别设有出料嘴85,出料嘴85底部的出料口延伸出外壳81的下端面,熔铅室82与出料嘴85之间通过斜通道连通,斜通道进入斜通道较高的一端与熔铅室82连通,斜通道较低的一端与出料嘴85的进料口连通,熔铅室82内的铅液通过斜通道流入出料嘴85内。出料嘴85上设有控制铅液流量的铅阀86,该铅阀86包括阀芯861和阀杆862,出料嘴85内设有阀腔,阀芯861设在阀腔内,阀杆862的一端与阀芯861连接,阀杆862的另一端穿过出料嘴85并延伸出外壳81,阀杆862由第一气缸(图中未示出)驱动上下运动。通过阀芯861的升降改变出料口的有效面积,从而起到改变铅液流量的作用。另外,阀芯861和阀杆862上设有贯穿的滑道,该滑道内滑动设有铅针87,铅针87由第二气缸(图中未示出)驱动做上下运动。当出料嘴85的出料口出现堵塞时,通过控制铅针87来打通出料嘴85的出料口。外壳81的下端面且在各出料嘴85的一侧分别设有探针88,该探针88用于感应铅液是否注满铅汇流排成型槽21。铅条供给单元9包括铅条辊(图中未示出)和铅条传送辊组,从铅条辊上发出的铅条经铅条传送辊组传送后进入熔铅室82顶部的导入管84内。铅条传送辊组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铅条由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间隙穿过,在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作用下,铅条向前传送。模具2的下端面对应各个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21均设有沉槽22,沉槽22所覆盖的区域将对应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21整体包围在内。通过沉槽22对各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21进行加热和冷却,加热和冷却效果更佳均匀和集中。托架6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滑动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模具、加热单元、冷却单元、铅液供给单元和铅条供给单元;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导轨,两个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托架,托架由驱动器带动在两导轨上滑动,所述托架的中部设有贯通孔,所述模具设在托架上并位于贯通孔的正上方,模具的上端面上具有一个以上的工位,各工位上均具有汇流排成型槽;所述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间隔设在两个导轨之间的正下方;所述铅液供给单元设在模具的上方,并由X‑Y向驱动机构带动在水平面内运动;所述铅液供给单元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熔铅室,熔铅室的外壁上包覆有对其加热的加热器,熔铅室的顶部设有导入管,铅条通过导入管进入熔铅室内即熔成铅液;外壳内对应各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分别设有出料嘴,出料嘴底部的出料口延伸出外壳的下端面,所述熔铅室与出料嘴之间通过斜通道连通,斜通道进入斜通道较高的一端与熔铅室连通,斜通道较低的一端与出料嘴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熔铅室内的铅液通过斜通道流入出料嘴内;所述铅条供给单元包括铅条辊和铅条传送辊组,从铅条辊上发出的铅条经铅条传送辊组传送后进入熔铅室顶部的导入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模具、加热单元、冷却单元、铅液供给单元和铅条供给单元;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导轨,两个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托架,托架由驱动器带动在两导轨上滑动,所述托架的中部设有贯通孔,所述模具设在托架上并位于贯通孔的正上方,模具的上端面上具有一个以上的工位,各工位上均具有汇流排成型槽;所述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间隔设在两个导轨之间的正下方;所述铅液供给单元设在模具的上方,并由X-Y向驱动机构带动在水平面内运动;所述铅液供给单元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熔铅室,熔铅室的外壁上包覆有对其加热的加热器,熔铅室的顶部设有导入管,铅条通过导入管进入熔铅室内即熔成铅液;外壳内对应各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分别设有出料嘴,出料嘴底部的出料口延伸出外壳的下端面,所述熔铅室与出料嘴之间通过斜通道连通,斜通道进入斜通道较高的一端与熔铅室连通,斜通道较低的一端与出料嘴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熔铅室内的铅液通过斜通道流入出料嘴内;所述铅条供给单元包括铅条辊和铅条传送辊组,从铅条辊上发出的铅条经铅条传送辊组传送后进入熔铅室顶部的导入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下端面对应各个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均设有沉槽,沉槽所覆盖的区域将对应工位上的汇流排成型槽整体包围在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铅汇流排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顶部为敞口的壳体,壳体内对应模具上的各工位分别设有火焰燃烧器。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刚陈隐嵩张小瑞叶宁张磊丁伟吴斌周友盛沈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亚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