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紫外线在塑料载体表面形成抗菌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7853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2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紫外线在塑料载体表面形成抗菌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铜离子溶液,铜离子的浓度为0.1ppm‑2ppm;(2)将塑料物件放置在反应容器内,浸没在铜离子溶液;(3)利用紫外线灯连续照射塑料物件表面,持续照射时间为1h‑24h;(4)取出塑料物件并清洗,在塑料物件表面形成抗菌光镀铜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将塑料物件直接浸没在预先配置好的铜离子溶液,然后利用紫外线灯照射塑料物件的表面形成光镀铜膜,使得光镀铜膜质量稳定,而且不需要同时制备铜离子,装置要求简单,对应光镀铜膜形成过程中的铜离子浓度,紫外线照射时间以及其他一些反应条件更加容易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光镀薄膜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紫外线在塑料载体表面形成抗菌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塑料产品是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特别是作为餐饮用品时,与食品和饮料的密切接触,容易在塑料的表面滋生细菌,危害人体健康;为了提升塑料产品的抗菌能力,人们研发了抗菌塑料,抗菌塑料一般采用在塑料基材中添加抗菌母粒、纳米银、电气石粉或者二氧化钛等抗菌材料,但这种抗菌塑料成本高,通用性差。为了获得性能稳定,抗菌能力强,成本低廉的抗菌塑料。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4073799A公开了一种在塑料载体表面形成抗菌光镀铜膜的方法,是通过以下的步骤实现的:(1)将被镀塑料物件放入电导率为100~500μs/cm的水中,并浸没在水下;(2)在水中放入铜体,并浸没在水下;(3)用紫外光源同时照射所述塑料物件和铜体10~24h,连续搅拌水体,其中塑料物件的被镀部分必须完全接受紫外光源照射;(4)取出被镀塑料物件,清洗,在塑料物件上得抗菌光镀铜膜。但是,由于在镀膜过程中,铜离子是通过紫外光直接照射铜体生成的,而铜体是通过铜片或者铜丝等方式直接添加到水中,在镀膜过程中需要连续搅拌水体,这样在搅拌时,铜体也会随着水的旋转而发生移动,这样紫外光在铜体上的照射效果不好,水中的铜离子数量是不稳定的,直接影响了光镀铜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铜体移动可能与塑料物件接触,从而破坏了光镀铜膜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紫外线在塑料载体表面形成抗菌膜的方法,能够确保水中铜离子的浓度,不需要搅拌的情况下获得质量稳定的光镀铜膜,并且提高了镀膜的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紫外线在塑料载体表面形成抗菌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铜离子溶液,铜离子的浓度为0.1ppm-2ppm;S2、将塑料物件放置在反应容器内,浸没在铜离子溶液;S3、利用紫外线灯连续照射塑料物件表面,持续照射时间为1h-24h;S4、取出塑料物件并清洗,在塑料物件表面形成抗菌光镀铜膜。可选的,在上述步骤中,紫外线灯发射出的射线的波长为紫外线的全波段(10nm-400nm)。可选的,在上述步骤中,多个紫外线灯均匀设置在塑料物件周围,紫外线灯距离塑料物件表面的距离小于200mm。不同的铜离子溶液的透光性是不同的,因此,紫外线灯与塑料物件表面的距离应该满足能够使得一定强度的紫外线照射到塑料物件的表面,紫外线到达塑料物件表面的距离应该相对均衡,从而获得较为均匀和稳定的光镀铜膜。可选的,步骤S2为将铜离子溶液注入塑料物件的腔体内;步骤S3为将紫外线灯设置在塑料物件的腔体内,照射塑料物件的内表面1h-24h。可选的,铜离子溶液是由CuCl2粉末或者晶体溶解在水中制成的,并使得铜离子的浓度为0.1ppm-2ppm。或者采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浸没在水中的铜体获得铜离子溶液。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如下:S1、配置铜离子溶液,铜离子的浓度为0.5ppm;S2、将塑料物件放置在反应容器内,浸没在铜离子溶液;S3、4个紫外线灯均匀设置在塑料物件的周围,设置紫外线灯距离塑料物件表面为40mm,利用波长为185nm的紫外光持续照射塑料物件表面5h;S4、取出塑料物件并清洗,在塑料物件表面形成抗菌光镀铜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将塑料物件直接浸没在预先配置好的铜离子溶液,然后利用紫外线灯照射塑料物件的表面形成光镀铜膜,使得光镀铜膜质量稳定,而且不需要同时制备铜离子,装置简单,对应光镀铜膜形成过程中的铜离子浓度,紫外线照射时间以及其他一些反应条件更加容易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利用紫外线在塑料载体表面形成抗菌膜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利用紫外线在塑料载体表面形成抗菌膜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紫外线在塑料载体表面形成抗菌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铜离子溶液,铜离子的浓度为0.1ppm-2ppm;S2、将塑料物件放置在反应容器内,浸没在铜离子溶液;S3、利用紫外线灯连续照射塑料物件表面,持续照射时间为1h-24h;S4、取出塑料物件并清洗,在塑料物件表面形成抗菌光镀铜膜。在上述步骤中,紫外线灯的紫外线波长为10nm-400nm。。在上述步骤中,多个紫外线灯均匀设置在塑料物件周围,紫外线灯距离塑料物件表面的距离小于200mm。不同的铜离子溶液的透光性是不同的,因此,紫外线灯与塑料物件表面的距离应该满足能够使得一定强度的紫外线照射到塑料物件的表面,紫外线到达塑料物件表面的距离应该相对均衡,从而获得较为均匀和稳定的光镀铜膜。其中,步骤S2为将铜离子溶液注入塑料物件的腔体内;步骤S3为将紫外线灯设置在塑料物件的腔体内,照射塑料物件的内表面1h-24h。其中,铜离子溶液是由CuCl2粉末或者晶体溶解在水中制成的,并使得铜离子的浓度为0.1ppm-2ppm。或者采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浸没在水中的铜体获得铜离子溶液。实施例1将0.1ppm铜离子溶液注入4升的塑料容器中,将波长包含185nm和254nm的紫外线灯插入塑料容器中,确保紫外线灯距离塑料容器内表面的距离小于200mm,照射5小时后,停止照射并取出紫外线灯,清洗并得到内壁具有抗菌光镀铜膜的塑料容器。实施例2将1ppm铜离子溶液注入4升的同一规格的塑料容器中,将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灯插入塑料容器中,确保紫外线灯距离塑料容器内表面的距离小于200mm,照射1小时后,停止照射并取出紫外线灯,清洗并得到内壁具有抗菌光镀铜膜的塑料容器。实施例3将0.5ppm铜离子溶液注入4升的同一规格的塑料容器中,将波长包含185nm和254nm的紫外线灯插入塑料容器中,确保紫外线灯距离塑料容器内表面的距离为40mm,照射5小时后,停止照射并取出紫外线灯,清洗并得到内壁具有抗菌光镀铜膜的塑料容器。配置含菌的水(从鱼缸中取含菌水进行稀释),分别同时放入经过实施例1-4获得的塑料容器中,以及一个没有经过处理的塑料容器中,静置24小时后,通过以下检测方法测量每一个塑料容器内水中的细菌总数:(1)配制实验所需的生理盐水:9.0克NaCl溶于1000ml的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备用;(2)营养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粉3g,氯化钠5g,琼脂15g,最终pH7.3±0.2;(3)培养基制备方法:称取营养琼脂培养基33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21℃高压灭菌15min,备用;(4)用于稀释的容器和移液枪头包裹之后,121℃高压灭菌15min,备用。(5)开启超净室的紫外灯,细菌总数检测时关掉。(6)细菌总数计数法:取均匀供试液,进一步稀释成10倍、100倍、1000倍。分别连续三级的10倍的供试液1毫升,置于直径为90mm的平皿中,再注入45℃的培养基约15毫升,均匀,待凝固之后,倒置于36±1℃温箱中培养48±2h。经检测,静置24小时后,实施例1-4和未经处理的塑料容器内细菌数量,如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紫外线在塑料载体表面形成抗菌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铜离子溶液,铜离子的浓度为0.1ppm‑2ppm;S2、将塑料物件放置在反应容器内,浸没在所述铜离子溶液;S3、利用紫外线灯连续照射所述塑料物件表面,持续照射时间为1h‑24h;S4、取出所述塑料物件并清洗,在所述塑料物件表面形成抗菌光镀铜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紫外线在塑料载体表面形成抗菌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铜离子溶液,铜离子的浓度为0.1ppm-2ppm;S2、将塑料物件放置在反应容器内,浸没在所述铜离子溶液;S3、利用紫外线灯连续照射所述塑料物件表面,持续照射时间为1h-24h;S4、取出所述塑料物件并清洗,在所述塑料物件表面形成抗菌光镀铜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紫外线在塑料载体表面形成抗菌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发出的紫外线波长为10nm-400n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紫外线在塑料载体表面形成抗菌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紫外线灯均匀设置在所述塑料物件周围,所述紫外线灯距离所述塑料物件表面的距离小于2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紫外线在塑料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峰张金松宛如意黄苑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开天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