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充电机、电池液冷系统及电动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97096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0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充电机,包括充电模块,用于对电池系统进行充电,还包括:导热板和加热器;所述导热板串联在电池系统的加热循环回路中;所述加热器连接充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充电模块或电池系统通过该输出端向所述加热器提供电源;所述导热板内含流道,所述导热板与加热器连接,所述导热板通过流道将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与加热循环回路中的制冷液进行热交换。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无需独立安装高压液体加热器,降低整车成本,减小整车布置复杂性。另外,还提供一种电池液冷系统,降低了系统成本,减小了系统结构。以及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整车成本更低,整车布置复杂性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充电机、电池液冷系统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各国对节能与环保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传统燃油车的电动化已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的主要核心“三电”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热管理上,采用可适应全天候环境的电池液冷方式,逐渐成为技术主流。为实现液冷电池的加热功能,以提升寒冷环境下的电池充放电性能,一般配备独立的高压液冷加热器,通过加热加热循环回路内的循环液体,实现对电池系统的加热。整车对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要求较高,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为保证整车动力性,需要动力电池具备常温下同等或接近的充放电功率性能。而一般动力电池因为低温下的电池极化加剧,内阻增加,导致充放电功率性能成倍下降。为满足整车需求,需要通过加热循环液体来加热电池系统至合适的温度。但是,上述现有的高压液体加热器来加热液体的技术方案,由于需要安装独立的高压液体加热器,导致了硬件成本高、占用整车布置空间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成本高、占用整车布置空间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电池液冷系统及电动汽车。一种车载充电机,包括充电模块,用于对电池系统进行充电,还包括:导热板和加热器;所述导热板串联在电池系统的加热循环回路中;所述加热器连接充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充电模块或电池系统通过该输出端向所述加热器提供电源;所述导热板与加热器连接,所述导热板内含流道,所述导热板通过流道将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与加热循环回路中的制冷液进行热交换。上述车载充电机,通过设计同时具备充电和加热液体功能,加热器利用充电模块或电池系统提供的电源加热,并通过导热板与加热循环回路的制冷液进行热交换,实现了对电池系统的加热功能,无需独立安装高压液体加热器,降低整车成本,减小整车布置复杂性。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包括加热循环回路和散热循环回路,所述加热循环回路包括如上述的车载充电机。上述电池液冷系统,通过该同时具备充电和加热液体功能的车载充电机,加热循环回路无需独立安装高压液体加热器,降低了系统成本,减小了系统结构。一种电动汽车,包括电池系统以及如上述的电池液冷系统。上述电动汽车,通过该电池系统及电池液冷系统,整车成本更低,整车布置复杂性更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载充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热循环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车载充电机与电池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阐述车载充电机、电池液冷系统及电动汽车的技术方案。参考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载充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车载充电机的结构及加热循环回路部分,包括用于对电池系统进行充电的充电模块(图中虚线示出相关线路),以及导热板和加热器;所述导热板串联在电池系统的加热循环回路中;所述加热器连接充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充电模块或电池系统通过该输出端向所述加热器提供电源;所述导热板与加热器连接,所述导热板内含流道,所述导热板通过流道将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与加热循环回路中的制冷液进行热交换。上述车载充电机,通过设计同时具备充电和加热液体功能,加热器利用充电模块或电池系统提供的电源加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板内的流道,传输到加热循环回路管道中的制冷液,进行热-热交换,从而提高制冷液温度,由加热循环回路传输给电池系统,实现了对电池系统的加热功能,无需独立安装高压液体加热器,降低整车成本,减小整车布置复杂性。作为一个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图2为加热循环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加热循环回路至少由依次通过管道串联的所述导热板、第一水泵和电池系统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系统的两侧管道上分别连接第一水温传感器和第二水温传感器,第一水温传感器和第二水温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电池系统进水和出水的温度参数并发送至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依据所述温度参数调节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上述实施例的方案,检测电池系统的温度参数可以发送至相应控制器件,进行处理后调节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参考图3所示,图3是车载充电机与电池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车载充电机的结构及电池液冷系统的加热循环回路和散热循环回路部分,如图3,所述导热板还可以串联在电池系统的散热循环回路中;至少由依次通过管道串联的所述电池系统、第一三通阀和电池散热器构成电池系统的散热循环回路;该散热循环回路用于对电池系统进行散热;至少由依次通过管道串联的所述导热板、第一三通阀、电池散热器和第二水泵构成车载充电机的散热循环回路,导热板的一侧与加热器连接,另一侧与充电模块的散热部件紧密接触,对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块进行散热;在此处,第二水泵在对充电模块进行散热时进行开启,而在电池系统加热/散热时,可以开启,此时第二水泵结合第一水泵以使制冷液获得更高的循环速率,也可以不开启,此时第二水泵的管道处于直通状态,第一水泵驱动制冷液循环。其中,所述第一三通阀的A1口连接电池散热器侧的管道,B1口连接导电池系统侧的管道,C1口连接导热板侧的管道。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车载充电机接入到电池液冷系统的散热循环回路,车载充电机既成为电池液冷系统的加热循环回路,而电池液冷系统的散热循环回路也可以成为车载充电机的散热循环回路,由电池散热器对车载充电机进行散热,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整车成本,减小整车布置复杂性。作为一个实施例,电池液冷系统的散热循环回路可以有三种工作方式:①所述第一三通阀的A1口-B1口联通,散热器对车载充电机进行散热;具体的,电池系统散热关闭,散热器对车载充电机进行散热。②所述第一三通阀的A1口-C1口联通,散热器对电池系统进行散热;具体的,车载充电机散热关闭,散热器对电池系统进行散热。③所述第一三通阀的A1口-B1口-C1口联通,散热器对车载充电机和电池系统进行散热;具体的,第一三通阀都互通,散热器可以同时对车载充电机和电池系统进行散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包括加热循环回路和散热循环回路,所述加热循环回路包括上述的车载充电机。上述实施例的电池液冷系统,通过该同时具备充电和加热液体功能的车载充电机,加热循环回路无需独立安装高压液体加热器,降低了系统成本,减小了系统结构。作为一个实施例,参考图4所示,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电池液冷系统,还包括快速散热循环回路;所述电池系统、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快速制冷装置、第一水泵依次通过管道串联,构成所述快速散热循环回路,用于对电池系统进行快速散热;其中,第二三通阀的A2口连接电池散热器侧的管道,B2口连接第一三通阀的A1口侧的管道,C1口快速制冷装置侧的管道;快速散热时,第一三通阀的A1口-C1口联通,第二三通阀的B2口-C2口联通。进一步的,继续参考图4,所述快速制冷装置,可以包括液液热交换器、空调散热器、空调压缩机;所述液液热交换器包括第一输入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入口和第二输出口;所述液液热交换器的第一输入口连接第二三通阀的C2口侧的管道,第一输出口连接第一水泵侧的管道;所述空调散热器、空调压缩机、所述液液热交换器的第二输入口和第二输出口依次通过管道串联。进一步的,继续参考图4,所述快速制冷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在空调散热器与所述液液热交换器的第二输出口之间的管道上的电磁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充电机,包括充电模块,用于对电池系统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板和加热器;所述导热板串联在电池系统的加热循环回路中;所述加热器连接充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充电模块或电池系统通过该输出端向所述加热器提供电源;所述导热板与加热器连接,所述导热板内含流道,所述导热板通过流道将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与加热循环回路中的制冷液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电机,包括充电模块,用于对电池系统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板和加热器;所述导热板串联在电池系统的加热循环回路中;所述加热器连接充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充电模块或电池系统通过该输出端向所述加热器提供电源;所述导热板与加热器连接,所述导热板内含流道,所述导热板通过流道将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与加热循环回路中的制冷液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循环回路至少由依次通过管道串联的所述导热板、第一水泵和电池系统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的两侧管道上分别连接第一水温传感器和第二水温传感器,第一水温传感器和第二水温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电池系统进水和出水的温度参数并发送至所述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依据所述温度参数调节加热器的加热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还串联在电池系统的散热循环回路中;至少由依次通过管道串联的所述电池系统、第一三通阀和电池散热器构成电池系统的散热循环回路;至少由依次通过管道串联的所述导热板、第一三通阀、电池散热器和第二水泵构成车载充电机的散热循环回路,导热板的一侧与加热器连接,另一侧与充电模块的散热部件紧密接触,对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模块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一三通阀的A1口连接电池散热器侧的管道,B1口连接电池系统侧的管道,C1口连接导热板侧的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A1口-B1口联通,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