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6711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9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待测元件的阻力损失,上述装置包括为上述待测元件提供交变压力波的压力波发生器,与上述压力波发生器连接且位于上述待测元件一侧的第一热连接管,位于上述待测元件另外一侧的第二热连接管,以及分别设置在上述第一热连接管和第二热连接管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上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可以分别实时测量待测元件的动态压差和平均压力,并通过比较,可以获知待测元件交变流动下的阻力损失,从而可以有效指导相关部件的设计和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力损失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蓄冷器是回热式制冷机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回热式制冷机的效率和性能。蓄冷器是制冷机冷量损失的主体,而交变流动阻力损失又是蓄冷器冷量损失的主体,因此,蓄冷器中阻力损失对于制冷机整机的冷量损失影响巨大,如何通过测试和降低蓄冷器中阻力损失,来有效指导蓄冷器的设计,是提升制冷机制冷效果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目前,一种公知的技术中,通过测试单向流动条件下蓄冷器等待测元件的阻抗来表征待测元件的交变流动阻力损失,而且,该测试通常是在室温环境中进行的。但是,由于交变流动与单向流动存在较大差别,尤其是随着频率的提升,差别就更大,单向条件下测得的阻力损失不能有效表征交变流动条件下的阻力损失。此外,在室温条件下测得的待测元件的流动损失与实际情况也存在较大偏离,例如,蓄冷器之类的待测元件实际上存在渐变的温度场分布,并非处于均衡的室温环境中;多路旁通之类的待测元件实际上处于低温环境,也未处于室温环境中。因此,需提供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可以对待测元件的交变流动条件下的阻力损失进行原位测试,从而可以有效指导相关部件的设计和优化。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待测元件的阻力损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为所述待测元件提供交变压力波的压力波发生器,与所述压力波发生器连接且位于所述待测元件一侧的第一热连接管,位于所述待测元件另外一侧的第二热连接管,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热连接管和第二热连接管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热连接管相对于所述待测元件另外一侧的相位调节单元。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连接管与所述待测元件间设置第一换热器,第二热连接管与所述待测元件间设置第二换热器。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分别对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进行控温的第一控温单元和第二控温单元,且所述第一控温单元和第二控温单元分别通过第一热桥和第二热桥与低温冷源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低温冷源包括与所述第一热桥连接的第一低温冷源和与所述第二热桥连接的第二低温冷源。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低温冷源为制冷机或低温液体。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波发生器处于室温环境。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相位调节单元处于室温或低温环境。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待测元件为蓄冷器,或双向进气、多路旁通、阀门或长颈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通过上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可以分别实时测量待测元件的动态压差和平均压力,并通过比较,可以获知待测元件的交变流动下的阻力损失,从而可以有效指导相关部件的设计和优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为了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待测元件5的阻力损失,该装置包括为上述待测元件5提供交变压力波的压力波发生器1,与上述压力波发生器1连接且位于上述待测元件5一侧的第一热连接管2,位于上述待测元件5另外一侧的第二热连接管9,以及分别设置在上述第一热连接管2和第二热连接管9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待测元件5为蓄冷器,或双向进气、多路旁通、阀门或长颈管等阻力元件。压力波发生器1位于待测元件5的一侧,用于为待测元件5提供测试所需的交变压力波。第一热连接管2与压力波发生器1连接,用于传输工质气体,例如氦气等。第一热连接管2与压力波发生器1相对的另一侧与待测元件5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3设置在第一热连接管2上,用于实时测量动态压差和平均压力。第二热连接管9的一侧与待测元件5连接,用于传输上述工质气体。第二压力传感器7设置在第二热连接管9上,用于实时测试动态压差和平均压力。工质气体从压力波发生器1流入,依次经过压力波发生器1、第一热连接管2、待测元件5、第二热连接管9。分别位于第一热连接管2和第二热连接管9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分别实时测得动态压差和平均压力。将第一压力传感器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分别实时测得的压力波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压降损失,从而实现对交变流动的阻力损失进行表征。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二热连接管9相对于待测元件5另外一侧的相位调节单元8,该相位调节单元8用于提供待测元件5所需的质量流与压力波相位关系。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中,第一热连接管2与待测元件5间设置第一换热器4,第二热连接管9与待测元件5间设置第二换热器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还包括分别对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9进行控温的第一控温单元14和第二控温单元10,且第一控温单元14和第二控温单元10分别通过第一热桥13和第二热桥11与低温冷源12连接。低温冷源12为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提供测试所需的冷量,第一控温单元14与第二控温单元10分别对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6进行控温,以提供测试所需的特定温度场,且待测元件5两侧通过第一控温单元14和第二控温单元10获得的温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相同,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不同。请参图2所示,上述低温冷源12包括与第一热桥13连接的第一低温冷源12b和与第二热桥11连接的第二低温冷源12a。上述低温冷源(12、12a、12b)为制冷机或低温液体,例如液氮、液氦。进一步地,压力波发生器1处于室温环境。进一步地,相位调节单元8处于室温环境,根据实际需要,也可将相位调节单元置于低温环境。工质气体从压力波发生器1流入,依次经过压力波发生器1、第一热连接管2、第一换热器4、待测元件5、第二换热器6、第二热连接管9,进入相位调节单元8。分别位于第一热连接管2和第二热连接管9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根据上述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6提供的温度、压力波发生器1提供的交变压力,以及质量流和压力波之间的相位关系分别实时测得动态压差和平均压力。并将第一压力传感器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分别实时测得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待测元件的阻力损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为所述待测元件提供交变压力波的压力波发生器,与所述压力波发生器连接且位于所述待测元件一侧的第一热连接管,位于所述待测元件另外一侧的第二热连接管,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热连接管和第二热连接管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变流动阻力损失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待测元件的阻力损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为所述待测元件提供交变压力波的压力波发生器,与所述压力波发生器连接且位于所述待测元件一侧的第一热连接管,位于所述待测元件另外一侧的第二热连接管,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热连接管和第二热连接管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热连接管相对于所述待测元件另外一侧的相位调节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连接管与所述待测元件间设置第一换热器,第二热连接管与所述待测元件间设置第二换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六彪王俊杰周远朱文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