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志春专利>正文

一种可相对运动的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231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板的推进机构。一种可相对运动的滑板,前滑板和后滑板有滑轮,前滑板与后滑板通过套管和滑杆构成可伸缩连接;前滑板与后滑板之间有复位弹簧;后滑板有推进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简化了前滑板与后滑板之间的连接,而且还有利于简化推进机构的结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娱乐运动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滑 板的推进机构。
技术介绍
公知公用的滑板和滑板车推进原理众所周知,滑板车的连续滑 行是通过操作者不断用脚往后蹬动实现的。由于滑板和滑板车在快 速行进的过程中,操作者连续用脚往后蹬地不但容易扭伤腿脚,而 且还容易造成鞋子的不正常磨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人们提出了 一些间接推动滑板和滑板车的技术方案。比如,中国专利号CN200510099722. 8提出的"车身可收缩的自行式滑板车"。虽然,该 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操作者用脚蹬地的滑行方式,也避免了鞋子 的不正常磨损。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的"两伸缩滑道"在收缩运动过 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相对运动的 滑板,它能使操作者双脚站在滑板上推进滑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相对运动的滑板,前滑 板和后滑板有滑轮,前滑板与后滑板通过套管和滑杆构成可伸缩连3接;前滑板与后滑板之间有复位弹簧;后滑板有推进机构。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本技术还有以下进一步的措施 所述套管与滑杆为可相对转动结构。 所述推进机构为后滑板上带超越离合器的滑轮。 所述推进机构为后滑板上的制动块,后滑板为可倾斜结构。 所述前滑板通过转向桥连接滑轮。所述前滑板设置有转向把手,前滑板通过转向把手连接滑轮。所述套管和滑杆各1根。所述套管与滑杆之间有滚珠。本技术的优点如下因为,前滑板与后滑板通过套管和滑杆构成可伸缩连接;前滑 板与后滑板之间有复位弹簧;后滑板有推进机构。所以,本实用新 型不但简化了前滑板与后滑板之间的连接,而且还有利于简化推进 机构的结构。推进机构可以是滑板上的制动块,或滑轮上的超越离合器。滑 板上的制动块和滑轮上的超越离合器用于推进滑板,操作者只需用 脚往复蹬动后滑板即可连续推动滑板向前运动。相对来说,滑板上 使用制动块更有利于简化结构。本技术不但可双脚站在滑板上推 进滑板,而且工作可靠。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正面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技术另 一实施方式反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看图1和图2。 一种可相对运动的滑板,前滑板l和后滑板 4分别装有滑轮5,前滑板1和后滑板4可承载人体重量,滑轮5 可以使用现有滑板上的滑轮。前滑板1和后滑板4可分别通过转向 桥200连接滑轮5;如果仅仅是前滑板1通过转向桥连接滑轮5, 即所述前滑板1通过转向桥200连接滑轮5。转向桥200可以使用 现有技术。前滑板1和后滑板4上的滑轮5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 前滑板1和后滑板4上可各安装2个滑轮5;或者如图3所示,前 滑板1上安装2个滑轮5,后滑板4上安装1个滑轮5。前滑板1 上固定1根长度为60厘米的套管2,套管2的外径5厘米,内径4 厘米;后滑板4上固定1根长度为60厘米的滑杆3,滑杆3的直 径为3.6厘米;套管2活套在滑杆3上可滑动,即前滑板1与后滑 板4通过套管2和滑杆3构成可伸缩连接。套管2可使用圆管,滑 杆3使用圆杆,套管2活套在滑杆3上可转动,即所述套管2与滑 杆3为可相对转动结构。要说明的是,由于套管2和滑杆3是起导 向作用的,套管2可使用异型钢管,滑杆3可以是能与异型钢管构 成滑动连接的型材;套管2还可以是开放结构的型材(如槽钢等型 材),滑杆3是可以与套管2相套的槽钢或工字钢等型材。前滑板 1固定1根套管2,后滑板4上固定1根滑杆3,即所述套管2和滑杆3各1根。为了减小套管2与滑杆3之间的磨擦阻力,套管2与 滑杆3之间可设置滚珠,滚珠也可用滚轮和滚柱替代,即所述套管 2与滑杆3之间有滚珠。前滑板1与后滑板4之间有复位弹簧,复 位弹簧可在前滑板1与后滑板4相对动后复位。复位弹簧使用拉力 弹簧,复位弹簧可安装在套管2内,复位弹簧的一端穿过套管2连 接在前滑板l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滑杆3。滑杆3可以是中 空管道。后滑板4有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是推动前滑板1和后 滑板4向前运动的,操作者双脚站立在前滑板1和后滑板4上,通 过蹬动后滑板4可使前滑板1与后滑板4产生相对运动,在推进机 构的作用下,前滑板1和后滑板4可向前运动a所述的推进机构可 以有下面2种实施方式第一种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为后滑板4上的制动块400, 后滑板4为可倾斜结构。在后滑板4的反面固定制动块400,制动 块400固定在后滑板4的一侧,制动块400可以使用塑料或橡胶材 料等材料制造,为了便于更换制动块400,制动块400与后滑板4 构成可分离结构,制动块400使用螺丝固定在后滑板4上。后滑板 4为可倾斜结构。参看图4。后滑板4的可倾斜结构是这样的后 滑板4上安装1个滑轮5,套管2为圆管,滑杆3为圆杆,套管2 活套在滑杆3上可转动;后滑轮5的直径8厘米,制动块400的高 度为6厘米,后滑板4放在地面呈水平状态时,制动块400离地面 2厘米。当后滑板4被搡作者蹬动而倾斜时,制动块400可着地, 从而使前滑板l向前运动;后滑板4恢复水平状态时,制动块400可离开地面。第二种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为后滑板4上带超越离合器的滑轮5。超越离合器可安装在后滑板4上的滑轮5内,超越离合器 与滑轮5构成一体结构,滑轮5通过超越离合器固定在后滑板4上, 滑轮5只能单向转动。所述前滑板1设置有转向把手,前滑板1通过转向把手连接滑 轮5。前滑板1设置转向把手可成为滑板车。转向把手是现有技术, 可使用现有滑板车上的转向把手,转向把手连接滑轮5,转向把手 通过轴承机构与前滑板1构成可转动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可相对运动的滑板,其特征在于,前滑板(1)和后滑板(4)有滑轮,前滑板(1)与后滑板(4)通过套管(2)和滑杆(3)构成可伸缩连接;前滑板(1)与后滑板(4)之间有复位弹簧;后滑板(4)有推进机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可相对运动的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2)与滑杆(3)为可相对转动结构。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可相对运动的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进机构为后滑板(4)上带超越离合器的滑轮(5)。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可相对运动的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进机构为后滑板(4)上的制动块(400 ),后滑板(4)为 可倾斜结构。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可相对运动的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滑板(1 )通过转向桥(200 )连接滑轮(5)。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可相对运动的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滑板(1)设置有转向把手,前滑板(1)通过转向把手连 接滑轮。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可相对运动的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2)和滑杆(3)各l根。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可相对运动的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2)与滑扞(3)之间有滚珠。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滑板的推进机构。一种可相对运动的滑板,前滑板和后滑板有滑轮,前滑板与后滑板通过套管和滑杆构成可伸缩连接;前滑板与后滑板之间有复位弹簧;后滑板有推进机构。本技术不但简化了前滑板与后滑板之间的连接,而且还有利于简化推进机构的结构。文档编号A63C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相对运动的滑板,其特征在于,前滑板(1)和后滑板(4)有滑轮,前滑板(1)与后滑板(4)通过套管(2)和滑杆(3)构成可伸缩连接;前滑板(1)与后滑板(4)之间有复位弹簧;后滑板(4)有推进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春
申请(专利权)人:徐志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