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健彰专利>正文

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11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滑板车,主要包括前叉组、后车体、滑轮及刹车板,其特征是一收折装置于前叉管延设有支座,支座固设有定位板穿设后车体矩槽内,定位板上设上、下定位槽,矩槽两旁设滑槽并穿嵌一定位轴,其上设受拉簧控制的拉板;一前避震装置是于前叉组下缘延设有前叉板,其前端轴接带滑轮的连接架,前叉板与连接架间轴接有压簧;一后避震装置是于后车体末端接设带滑轮的摇臂板,摇臂板与刹车板间设置吸震体及扭簧,该滑板车收折方便具避震效果。(*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板车,特别涉及一种能简易收折、展开及前叉与后轮具避震的滑板车。已知传统娱乐用的滑板车,其收折装置大部份皆是采以在前叉管背侧及后车体轴接处分别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固定板,而在其一组固定板上形成弧形滑槽,另一组固定板则设轴孔,并且于弧形滑槽与轴孔之间轴设一快拆杆,如欲对滑板车实施收折或展开使用时,则必须先将快拆杆开启释放,待调整妥两个固定板的适当位置后,再将快拆杆实施迫紧固定,而此种收折装置不但操作繁琐,并常见有使用者操作时草率而迫紧不足,而迫紧不足的固定可能造成脱落的危险,实有改进其缺点的必要。已知传统的滑板车,一般是采前叉组下缘设置有前叉板,在前叉板的下端直接枢设该滑轮,而此种常用的滑板车若滑行于起伏不平的路面使用时,骑乘者的手部容易因过度的震动产生酸麻疲累,甚至较剧烈的震动亦可能造成手部受伤。另外,已知传统的滑板车,一般是以车体后侧底部设置有固轮座,在固轮座直接枢设该滑轮,而此种常用的滑板车若滑行于起伏不平的路面使用时,骑乘者的腿部容易因过度的震动产生酸麻疲累,甚至较剧烈的震动亦可能造成腿部受伤。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乃经过长精心设计、开发,并针对已有滑板车所产生的缺点作一彻底解决、改进,而有了本技术的产生。本技术的主要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滑板车,能使滑板车操作收折或展开使用时较为方便且迅速,同时并提供该滑板车的前叉及后轮具有避震的效果,以避免滑行中的震动所造成的手部及腿、脚酸麻疲累。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滑板车,主要包括有前叉组、后车体、滑轮及刹车板,其特征在于一收折装置,其是于滑板车前叉组的前叉管后侧向下延伸有支座,在支座的底端轴接可实施弯折的后车体,该支座座体固设有弧状的定位板,该定位板穿设于后车体前方的矩槽内,而在定位板底端设置下定位槽,另于上端缘形成上定位槽,该后车体于矩槽两旁的垂直壁面上分别设有滑槽,在两滑槽之间穿嵌一定位轴,该定位轴于上方往后固设有拉板,该后车体前端底部横设一挂杆,该挂杆上挂设多个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另一端则固设于拉板前端位置;藉此该拉板呈往后拉动状态该定位轴脱离下定位槽或上定位槽,该前叉管以支座轴接后车体处为轴心呈往下或往上弯折状,该定位轴位置于上定位槽或下定位槽处,该拉板藉由拉伸弹簧的回复力拉动定位轴卡固于上定位槽或下定位槽内;一前避震装置,其是在滑板车的前叉组下缘处斜向延伸有前叉板,该前叉板的前端轴接有连杆架,而连杆架的底端枢设该滑轮,该前叉板后侧与连杆架底端之间则轴接有压缩弹簧;一后避震装置,其是在滑板车的后车体末端下部轴接有摇臂板,该摇臂板的后端枢设该滑轮,该滑板车后车体末端上部轴设一吸震体,该吸震体的另一端则设于摇臂板板身处。该下定位槽于槽体上缘凸设有止脱凸垣。该定位板于上缘的底侧位置凸设一挡板。该吸震体采用优力胶或压缩弹簧或等效的吸震元件。该摇臂板前端往后斜向延伸一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另一端则顶抵于刹车板底腹处。本技术是利用拉板往后拉动促使定位轴脱离下定位槽(或上定位槽),再将前叉管以支座轴接处为轴心往下(或往上)弯折,待定位轴位移至上定位槽(或下定位槽)处后,拉板再藉由拉伸弹簧的回复力拉动定位轴卡固于槽内,以此而达到具简易收折或展开的使用效果;同时在滑板车的前叉组下缘处斜向延伸有前叉板,在前叉板的前端轴接有连杆架,而连杆架的底端枢设该滑轮,另于前叉板后侧与连杆架底端之间则轴接有压缩弹簧,藉此,该滑板车在滑行时,能以连杆架随着高低起伏的路面而上、下摇摆,并且由压缩弹簧吸收震动源,以此而提供前叉具有避震的效果;在滑板车后车体末端下部轴接有摇臂板,而摇臂板的后端枢设该滑轮,另于滑板车后车体末端上部轴设一吸震体,该吸震体的另一端则设于摇臂板板身适当位置处,藉此,该滑板车在滑行时,能以摇臂板随着高低起伏的路面而上、下摇摆,并且由吸震体吸收震动源,以此而提供滑板车后车轮的避震效果,从而达到能简易收折或展开,及其在滑行中避免震动所造成手部及腿、脚酸麻疲累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提供一种具简易收折、展开的结构,及其滑板车的前叉与后轮避震的创新结构,从而使该滑板车在滑行中不会造成使用者手部及腿、脚酸麻疲累的现象,而具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收折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收折装置的仰视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收折装置的侧视展开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收折装置的侧视收折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前避震的前视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前避震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前避震的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后避震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后避震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主要是于滑板车1的前叉管11后侧向下延伸有支座12,在支座12的底端轴接可实施弯折的后车体2,其中,支座12在座体的预设适当位置固设有弧状的定位板13,该定位板13并穿设于后车体2前方的矩槽21内,在定位板13上缘底侧凸设一挡板134,而定位板13底端设置下定位槽131,另于上端缘适当位置形成有上定位槽132,该下定位槽131槽体上缘凸设有止脱凸垣133。如图2、3所示,该后车体2于矩槽21两旁的垂直壁面27上分别设有滑槽22,在滑槽22之间穿嵌一定位轴23,该定位轴23于上方往后固设有拉板24,另在后车体2前端底部横设一挂杆25,该挂杆25上挂设多个拉伸弹簧26,而拉伸弹簧26的另一端则固设于拉板24前端适当位置。如图3、4所示,藉由上述结构装置的设置可知,本技术的定位方式是以设于拉板24前端的拉伸弹簧26,利用回复的弹力来拉住定位轴23,使之能够卡固于下或上定位槽131、132内;若使用者欲展开滑板车1使用时,是先以拉板24往后拉动促使定位轴23脱离上定位槽132,再将前叉管11以支座12轴接处为轴心往上弯折,待定位轴23位移至下定位槽131处后,拉板24再藉由拉伸弹簧26的回复力拉回定位轴23而卡固于下定位槽131内,以此而完成滑板车1的展开,反之,若欲收折滑板车1时,则利用拉板24往后拉动使得定位轴23脱离下定位槽131,再将前叉管11以支座12轴接处为轴心往下翻折,待定位板13往下位移使上定位槽132移至定位轴23处后,拉板24再次以拉伸弹簧26的回复力拉回定位轴23而卡固于上定位槽132内,以此而完成简易且轻松、迅速的折收。如图2、4所示,本技术是于下定位槽131的槽体上缘凸设有止脱凸坦133,再藉由该止脱凸坦133能使滑板车1在展开使用时,该定位轴23能确实卡固于下定位槽131内,避免因剧烈震动或不当使用而脱落。如图1、3所示,本技术是于定位板13的上缘底侧适当位置凸设有一挡板134,而利用此挡板134的设置,令滑板车1在实施收折时,该定位板13藉由挡板134在翻折至挡靠于后车体2同时,定位轴23正可卡固于定位槽132内,以此而提供较佳且迅速的定位效果。如图5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前避震装置,主要是在滑板车1的前叉组下缘处设有一斜向延伸的前叉板14,在前叉板14的前端轴孔141处轴接有连杆架20,而连杆架20于底端枢设该滑轮3,另在前叉板14后侧与连杆架20底端之间的适当位置则轴接有压缩弹簧4,而压缩弹簧4的设置可采用单边或双边皆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车,主要包括有前叉组、后车体(2)、滑轮(3)及刹车板(15),其特征在于:一收折装置,其是于滑板车(1)前叉组的前叉管(11)后侧向下延伸有支座(12),在支座(12)的底端轴接可实施弯折的后车体(2),该支座(12)座体固设 有弧状的定位板(13),该定位板(13)穿设于后车体(2)前方的矩槽(21)内,而在定位板(13)底端设置下定位槽(131),另于上端缘形成上定位槽(132),该后车体(2)于矩槽(21)两旁的垂直壁面(27)上分别设有滑槽(22),在两滑槽(22)之间穿嵌一定位轴(23),该定位轴(23)于上方往后固设有拉板(24),该后车体(2)前端底部横设一挂杆(25),该挂杆(25)上挂设多个拉伸弹簧(26),该拉伸弹簧(26)另一端则固设于拉板(24)前端位置;藉此该拉板(24)呈往后拉动状态该定位轴(23)脱离下定位槽(131)或上定位槽(132),该前叉管(11)以支座(12)轴接后车体(2)处为轴心呈往下或往上弯折状,该定位轴(23)位置于上定位槽(132)或下定位槽(131)处,该拉板(24)藉由拉伸弹簧(26)的回复力拉动定位轴(23)卡固于上定位槽(132)或下定位槽(131)内;一前避震装置,其是在滑板车(1)的前叉组下缘处斜向延伸有前叉板(14),该前叉板(14)的前端轴接有连杆架(20),而连杆架(20)的底端枢设该滑轮(3),该 前叉板(14)后侧与连杆架(20)底端之间则轴接有压缩弹簧(4);一后避震装置,其是在滑板车(1)的后车体(2)末端下部轴接有摇臂板(5),该摇臂板(5)的后端枢设该滑轮(3),该滑板车(1)后车体(2)末端上部轴设一吸震体(6),该吸 震体(6)的另一端则设于摇臂板(5)板身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健彰
申请(专利权)人:何健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