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面向多层地下建筑的装配式定型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816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1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面向多层地下建筑的装配式定型结构体系,包括构成地下室结构的地下室外墙和地下室楼板,包括两排基坑支护用的支护桩,两排支护桩错位布桩,支护桩从距离地下室外墙最近的一排支护桩到另一排支护桩呈逐渐升高的阶梯型支护,地下室外墙与距离地下室外墙最近的一排支护桩之间设有外伸支撑,支护桩的顶部设有冠梁,两排的支护桩通过冠梁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坑采用永久支护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地下室部分采用装配式结构,现场施工方便快捷,结构质量易于保证,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较大程度的减少建筑垃圾;可实现支护结构的永久化与地下结构的装配化有机结合,实现建筑结构设计与支护结构设计有机统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下工程,具体地说是面向多层地下建筑的装配式定型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在建筑结构领域,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相比于现浇混凝土结构,装配式结构具有结构质量易于保证,现场组装方便快捷,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较大程度的减少建筑垃圾,具有较好的经济环境效益。在基坑工程尤其是深基坑工程中,基于支护桩的挡墙式支护结构为常见的深基坑支护形式之一,传统建筑结构设计中,基坑支护结构通常视为临时性施工措施,只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发挥作用,基坑回填之后便废弃地下,这对建筑材料和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迅猛发展,支护桩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如果能对这些桩进行进一步地利用,则能大大节约能源,此外,现有地下室建造较为复杂,工序繁多,不能有效利用基坑支护体系,而且现在地上面积又大大缩小,有待对地下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因此需要对能提供施工速度且节约能源的地下室的构建进行更为深层次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特设置一种面向多层地下建筑的装配式定型结构体系,即基坑边坡采用基于双排预制桩的阶梯型支护,并通过支撑构件将支护结构与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面向多层地下建筑的装配式定型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结构的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楼板和两排基坑支护桩,两排基坑支护桩错位布桩,支护桩从内侧支护桩到外侧支护桩呈逐渐升高的阶梯型支护,地下室外墙与支护桩之间设有外伸支撑,支护桩的顶部设有冠梁,两排的支护桩通过冠梁相互连接;相邻排的支护桩通过冠梁相互连接,外侧第一排支护桩顶部冠梁为预制构件,每个预制段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和凹槽,相邻的预制冠梁通过凸起凹槽进行拼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多层地下建筑的装配式定型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结构的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楼板和两排基坑支护桩,两排基坑支护桩错位布桩,支护桩从内侧支护桩到外侧支护桩呈逐渐升高的阶梯型支护,地下室外墙与支护桩之间设有外伸支撑,支护桩的顶部设有冠梁,两排的支护桩通过冠梁相互连接;相邻排的支护桩通过冠梁相互连接,外侧第一排支护桩顶部冠梁为预制构件,每个预制段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和凹槽,相邻的预制冠梁通过凸起凹槽进行拼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外侧支护桩顶部的冠梁包括多段拼接段,每段冠梁拼接段端部设有便于相邻冠梁拼接用的预埋件,内侧支护桩顶部冠梁为现浇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支护桩采用混凝土预制桩,为预应力管桩或预应力方桩或预应力板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地下室外墙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祥李先军刘兵王兴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