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辊辊缝标定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4624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0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辊辊缝标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立辊入口机架辊中心线和立辊出口机架辊中心线确定轧制中心线。测量操作侧立辊的测量辊缝,即轧制中心线到操作侧立辊的最短距离。测量驱动侧立辊的测量辊缝,即轧制中心线到驱动侧立辊的最短距离。根据操作侧立辊的测量辊缝、驱动侧立辊的测量辊缝及标定公式确定更换立辊后的操作侧立辊的标定辊缝及驱动侧立辊的标定辊缝。该立辊辊缝标定的方法标定准确、方法简单、节省时间,能降低人为干预的因素,明显提高产品质量,避免产生宽度和立辊区域的大镰刀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
,特别涉及一种立辊辊缝标定的方法
技术介绍
热轧带钢宽度和镰刀弯一直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而立辊辊缝精度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带钢宽度和镰刀弯的重要影响因素,立辊轧机辊缝精度的高低主要由标定方法决定的。以前的标定方法是以下中间梁的中心线作为立辊中心线,由于中间梁属于可拆卸的装备,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震动磨损等原因造成轧制中心线和下中间梁中心线存在偏差,导致标定时操作侧和驱动侧较实际存在一定误差,且每次都需要人为重新测量标定更增加了人为的不可控因素,标定所需时间较长。最终导致中间坯在立辊轧制过程中存在跑偏现象,造成卡钢事故。现有技术中以下中间梁的中心线作为立辊中心线,导致标定时操作侧和驱动侧较实际存在一定误差,最终导致中间坯在立辊轧制过程中存在跑偏现象,造成卡钢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辊辊缝标定的方法,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以下中间梁的中心线作为立辊中心线,导致标定时操作侧和驱动侧较实际存在一定误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标定准确、方法简单、节省时间,降低人为干预的因素,明显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宽度和立辊区域大镰刀弯产生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辊辊缝标定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辊辊缝标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立辊入口机架辊中心线和立辊出口机架辊中心线确定轧制中心线;测量操作侧立辊的测量辊缝,即所述轧制中心线到所述操作侧立辊的最短距离;测量驱动侧立辊的测量辊缝,即所述轧制中心线到所述驱动侧立辊的最短距离;根据所述操作侧立辊的测量辊缝、所述驱动侧立辊的测量辊缝及标定公式确定更换立辊后的所述操作侧立辊的标定辊缝及所述驱动侧立辊的标定辊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辊辊缝标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立辊入口机架辊中心线和立辊出口机架辊中心线确定轧制中心线;测量操作侧立辊的测量辊缝,即所述轧制中心线到所述操作侧立辊的最短距离;测量驱动侧立辊的测量辊缝,即所述轧制中心线到所述驱动侧立辊的最短距离;根据所述操作侧立辊的测量辊缝、所述驱动侧立辊的测量辊缝及标定公式确定更换立辊后的所述操作侧立辊的标定辊缝及所述驱动侧立辊的标定辊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辊辊缝标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立辊入口机架辊中心线和立辊出口机架辊中心线确定轧制中心线,包括:确定所述立辊入口机架辊的中心线;确定所述立辊出口机架辊的中心线;确定至少两根所述立辊入口机架辊的中心线与所述立辊出口机架辊的中心线之间的垂线;所述轧制中心线为至少两根所述垂线的中点连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辊辊缝标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操作侧立辊的测量辊缝,包括:关闭辊缝后再打开所述操作侧立辊及所述驱动侧立辊,重新测量所述轧制中心线到所述操作侧立辊的最短距离;当所述轧制中心线到所述操作侧立辊的最短距离的两次测量值误差小于1mm时,将所述测量点到所述操作侧立辊的最短距离作为所述操作侧立辊的测量辊缝。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辊辊缝标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驱动侧立辊的测量辊缝,包括:关闭辊缝后再打开所述操作侧立辊及所述驱动侧立辊,重新测量所述轧制中心线到所述驱动侧立辊的最短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张弛周政张泽鹏李晨曦李继新丁万范建坤於小武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