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瑞霞专利>正文

溜冰鞋底座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35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溜冰鞋底座改良结构,其是由二立片及前、后接片所组合而成,其中二立片上方折制有水平状的平台面,且平台面的表面二端各开设有若干穿孔,而前、后接片的底部下方凸设有嵌肋,表面开设有若干穿孔;如此二立片平行置设使二平台面对应且相距形成嵌置间距,而前、后接片则置设在平台面上,使嵌肋置于嵌置间距内,且各穿孔互相对应,再配合固定元件接合即形成一体。(*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溜冰鞋底座改良结构,尤指由二立片上方制作有平台面,而二端则接设底部下方凸设有嵌肋的前、后接片所构成的创新结构,此设计可使构件制作更为简便及具有节省材料损失的功效,而且组装时各构件间可形成良好的对应及定位关系,使组装更为简便、精准,此外前、后接片的设计更可广泛运用于既有结构中,而提高其适用性,以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早期溜冰鞋底座是由铝挤型一体成型,于整体下方形成一冂形座10,而上方二端分别成型有一前接片11与后接片12,其中该前接片11概呈U形,上方二侧向外延伸成翼部,而后接片12则为平面状,且其高度较低于前接片11高度,至于冂形座10中间位置常制设有一凹口13,如此前、后接片11、12可与鞋体底部相接设,而冂形座10下方的缺空内可安装轮子,即构成一溜冰鞋。以上常用的底座结构虽可作为组装溜冰鞋之用无虑,但因此结构中的各部份位置或高低不等,或宽窄不同,使其一体成型制作所需的困难度加大,故一般是以一致的高度予以成型,然后再以其他切削或磨铣加工使之成型为不同高度与宽度的结构,而由图1所示结构则不难得知要切削的部份相当可观,其不但造成材料、成本严重的损耗,加工程序更是费时、费工,徒增不便,因此该常用结构设计整体而言未能符合理想设计,故期待进一步改进以符合实用功效。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溜冰鞋底座改良结构,其以独立构件的观念,设计出二立片及前、后接片,而且各立片上方折制有平面台,前、后接片底部下方凸设有嵌肋,藉二立片平行设置且平台面间相距形成嵌置间距供嵌肋置入,再以固定元件结合各相接构件成一体,藉此各构件的制作可更简便且材料不浪费,而其组装可因嵌置间距与嵌肋的对应而形成定位效果,使固定元件的固设更加精准,此外前、后接片的结构设计可运用在其他常用结构的底座上,使其适用性大幅提高,以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溜冰鞋底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有二立片,其上方折制有一水平的平台面,而且于平台面二端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穿孔,当二立片对应平行设置时,相对的平台面相距形成有嵌置间距;一前接片,其底面对应立片的平台面上一端所开设的穿孔,亦开设有穿孔,而底部下方则凸设有嵌肋,藉此以嵌肋对应嵌置在二立片的平台面间的嵌置间距内,且使各穿孔对应平台面上的各穿孔,而得以固定元件穿过对应的穿孔定位以与二立片结合;一后接片,其表面开设有若干穿孔,且各穿孔对应立片的平台面上另一端所开设的穿孔,而底部方下方凸设有一嵌肋,并可以嵌肋插置在平台面间的嵌置间距内,且穿孔对应平台面上的穿孔,再配合固定元件穿过穿孔定位,即可与立片结合成一体。前、后接片所设的嵌肋可制作成鸠尾形状,而立片的平台面的侧边可制成倾斜面,藉此以互相配合,有助于组装时的结合。各立片的中间位置可制作成凹空状。综上所述,本技术各独立式的构件使其制作简便、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自不在话下,而构件组装时所产生的对应构造可供作其他构件组装时的定位构造,使构件的安装简便、精确,其实用性与进步性亦是毋庸置疑,此外更可将本技术的前、后结构运用于既有的结构体上,提高适用范围,更是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图1是常用结构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装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号部分10.冂形座 11.前接片12.后接片13.凹口 2.立片 21.平台面22.穿孔 23.穿孔 24.嵌置间距25.倾斜面 26.倾斜面3.前接片31.穿孔 32.嵌肋 4.后接片41.穿孔 42.嵌肋 51.固定元件52.固定元件以下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溜冰鞋底座改良结构,是由二立片2、一前接片3与一后接片4所组合而成,其中该立片2是制成预定形状,其上方折制有一水平的平台面21,该平台面21可以是一长条状,亦可以是将中间位置制设成有一凹空的结构(如图中假想线所示),且平台面21的侧边可制作成倾斜面25、26,此外平台面21二端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穿孔22、23,当二立片2对应平行设置时,相对的平台面21相距形成有嵌置间距24。其次,该前接片3是制作成U形状,上方二侧向外延伸,底面对应立片2的平台面21上所开设的穿孔22,亦开设有穿孔31,而底部下方则凸设有鸠尾形状的嵌肋32,藉此该前接片3可以嵌肋32对应嵌置在二立片2平台面21间的嵌置间距24内,且使其穿孔31对应平台面21上的穿孔22,然后以固定元件51穿过对应的穿孔22、31而定位,使前接片3得与二立片2结合。又,该后接片4是制成平面状,其表面开设有若干穿孔41,且各穿孔41对应立片2的平台面21上所开设的穿孔23,而后接片4的底部下方凸设有一鸠尾尾状的嵌肋42,如此该后接片4置设在对应的立片2上,其嵌肋42插置在平台面21间的嵌置间距24内,而穿孔41对应平台面21上的穿孔23,再配合固定元件52穿过穿孔41、23定位,即可令后接片4与立片2结合成一体。以上本技术的实施,立片2、前接片3、后接后4均为独立的构件,而且形状、构造精简,因此制作较为简便,同时因各构件独立,自身结构中没有高低差的情形,致使构件成型后不需要加以额外的切削加工,故本技术设计除让各构件的制作更加简便外,亦无材料损耗的问题,与常用一体成型结构必须切削大量材料的情形比较,本技术节省成本的功效确为常用结构所不及,而且构件的成型亦相当省时、省工,有助于制造、生产。此外,二立片2间所形成的嵌置间距24让前、后接片3、4的嵌肋32、42置入后,不会产生左右移动的情形,对于前、后接片3、4提供良好的定位效果,相对各穿孔31、41、22、23的对应便更能精准确实,当进行固定元件51、52的结合动作时,便能使前、后接片3、4精确的定位于预定位置,组装效果良好。又,本技术组装时虽然需要固设固定元件51、52,但其操作仅是简单的铆合动作(以实施例为例),而常用结构一体成型虽无组装动作,但其切削工的动作却是相当费时、费工,比较下,本技术的加工动作比常用结构的加工动作更加简便,故本技术设计确实可使制作更加简便,其省时、省工的功效毋庸置疑。权利要求1.一种溜冰鞋底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有二立片,其上方折制有一水平的平台面,而且于平台面二端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穿孔,当二立片对应平行设置时,相对的平台面相距形成有嵌置间距;一前接片,其底面对应立片的平台面上一端所开设的穿孔,亦开设有穿孔,而底部下方则凸设有嵌肋,藉此以嵌肋对应嵌置在二立片的平台面间的嵌置间距内,且使各穿孔对应平台面上的各穿孔,而得以固定元件穿过对应的穿孔定位以与二立片结合;一后接片,其表面开设有若干穿孔,且各穿孔对应立片的平台面上另一端所开设的穿孔,而底部方下方凸设有一嵌肋,并可以嵌肋插置在平台面间的嵌置间距内,且穿孔对应平台面上的穿孔,再配合固定元件穿过穿孔定位,即可与立片结合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冰鞋底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后接片所设的嵌肋可制作成鸠尾形状,而立片的平台面的侧边可制成倾斜面,藉此以互相配合,有助于组装时的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冰鞋底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立片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溜冰鞋底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有:二立片,其上方折制有一水平的平台面,而且于平台面二端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穿孔,当二立片对应平行设置时,相对的平台面相距形成有嵌置间距;一前接片,其底面对应立片的平台面上一端所开设的穿孔, 亦开设有穿孔,而底部下方则凸设有嵌肋,藉此以嵌肋对应嵌置在二立片的平台面间的嵌置间距内,且使各穿孔对应平台面上的各穿孔,而得以固定元件穿过对应的穿孔定位以与二立片结合;一后接片,其表面开设有若干穿孔,且各穿孔对应立片的平台面上另一端所开 设的穿孔,而底部方下方凸设有一嵌肋,并可以嵌肋插置在平台面间的嵌置间距内,且穿孔对应平台面上的穿孔,再配合固定元件穿过穿孔定位,即可与立片结合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邱瑞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