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4206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9 18:35
一种带有链传动装置的自行车,其包括接合下链部、用于保持下链部张紧的链张紧装置(100)。链张紧装置(100)包括承载部(130)以及可旋转地安装至承载部的两个导向轮(110、120)。承载部的旋转轴和导向轮的旋转轴基本上垂直于由链限定的链平面。来自踏板的下链部接合所述导向轮中的前面一个的下侧,转过所述导向轮中的后面一个的上侧,然后接合后轮的链轮的下侧。承载部设有偏置机构,其将偏置力施加至承载部上以将所述导向轮中的后面一个向上移动。链张紧装置被安装在后链轮和平放的后叉之间的空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链张紧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链张紧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通常被熟知并且其一般描述可保持简短。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架具有可旋转地安装在车架中的后轮和可旋转地安装在车架的曲柄组,曲柄组包括底支架轴和附接至底支架轴的端部的两个踏板。骑车人踩踏踏板驱动自行车。为了将曲柄组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后轮的旋转运动,曲柄组设有至少一个链轮,后轮设有至少一个链轮,这些链轮通过链联接至彼此。链的常见问题是它们可能遭受磨损和撕裂。磨损的重要形式是在链中发生的轴承销和衬套的磨损所引起的伸长,换言之变形。在使用期间,链的上部将被拉紧,并且所有可能的变形在链的松弛垂下的下部中结束。如果不精确制造轴上的链轮,因此具有偏心偏差,则当使用这些部件时在链中可导致额外的大拉力,其只使磨损更严重,因而变形更严重。这样,大的变形不影响驱动。然而,随着变形增加,链从链轮脱离的可能性增大。依据设计,自行车的驱动系统可进一步设有诸如反踏制动器、自由轮、变速器和轮毂齿轮系统等多个组件。因此,针对自行车的设计形状,已经开发主要两种不同的变型:带有位于链罩中的封闭驱动装置的自行车和具有不带链罩但带有变速器的驱动装置的自行车。特别地,在带有链罩的自行车的情况中,因松弛的半个链碰击链罩而产生噪音。特别地,如果驱动装置安装在密封的链罩中,大的松垂是不能接受的。变速驱动装置常常使用后轮的固定位置;因为变速器具有容纳链磨损的内置链张紧装置使得链的变形对系统的运行无不利影响,所以这是可能的。这种固定位置可通过提供带有竖向下降部的车架或为了拉轴的目的通过提供带有圆形孔的车架实现。传统上,带有封闭的驱动装置和链罩的自行车装配有可移动的后轮,后轮的轴安装在车架中的大致水平的敞开槽中。然后,链的伸长通过向后移动后轮直到链再次具有正确的设定补偿。如果在长时期使用后,链最终因磨损而具有太长的伸长,不再可能调节后轮,需要去除一些链节或者安装新的链。为了解决或至少减小所述问题,已经研发在链罩中使用的各种弹性链张紧装置。在任何情况下,特别是当使用链力传感器用于控制踏板力支承电动机时,这些弹性链张紧装置的目的是减小链脱出的风险以阻止链碰击链罩并且阻止因偏心链轮引起的大的拉力。然而,现有设计在实践中并未获得巨大成功。首先,容纳长度变型的能力似乎已受到限制。可容纳相对小量的变形,但是在较大变形的情况下,上述问题仍然发生,仍然需要采取上述措施。此外,现有设计反过来引发诸如机械强度不足、产生噪音、内摩擦等新的问题。一些现有设计以在单个点处按压抵靠链为基础。在滑动靴或按压辊的移动是线性或通过铰链运动的情况下,按压通常使用张紧的滑动靴或按压辊实现。张紧机构可在底支架轴和后轮之间几乎一半长度的位置处被附接至平放的后叉(图1A)。在滑动靴被铰接的情况下(图1B),张紧机构可在靠近后轴处被附接至车架。张紧机构还可能靠近踏板放置。还熟知的是将张紧机构附接至链罩本身上(图1C)。缺点是链噪音经由张紧装置传递至链罩使得链罩用作音箱。此外,链罩是相对薄弱的部件,其不能抵抗当使用后踏制动器时产生的力,因为这些链力被施加至张紧装置,因此也被施加至塑料链罩上。所有这些系统具有的共同点是它们的能力不足以容纳在自行车的生命周期期间自行车的链磨损。图中示出:11曲柄组的链轮,12后轴的链轮,13链,14车架,15滑动靴,16链罩。一些现有设计以在相反方向上两个点处按压链为基础。然后,按压通过可旋转地安装在承载部的两个对齐臂上的两个小的链轮21、22完成,承载部相对于车架可旋转地安装,旋转点位于链轮21、22之间的中心。图2示意性地示出熟知的示例,其中承载部安装在曲柄链轮11的附近;为了清析起见,未按照正确的比例示出链轮21、22。JP3076990U示出这种设计的示例。在该熟知的示例中,承载部的旋转点与链轮21、22的旋转点位于一条线上。在不存在链罩的日本示例中,它们通过在后轮前面放置异乎寻常地高的曲柄组为链张紧装置构建空间使得下水平车架管完全位于链的下方。此外,承载部的旋转点位于初始链轮廓上使得在磨损发展的情况下,链总是被链轮中的一个向下拉至曲柄轴链轮和后轴链轮的下切线的下方。这样,这种设计提供了比图1A、图1B、图1C的设计更大的能力,但因为链罩的和后下叉(chain stay)的几何形状限制,它仍不能提供足够的能力。此外,承载部可旋转地安装到链罩23,这又具有产生不希望的噪音和机械强度有限的缺点。并且,该链张紧装置不能与后踏制动器组合使用,因为踏板的死冲程变得太大而不能保证制动器的可靠工作,以及因为在制动的情况下链施加至张紧装置上的力非常大以至于使链罩的完整性处于危险之中。图2不仅示出自行车链的侧视图而且示出自行车链的示意性俯视图。在俯视图中,示出车架14的一些零件。视图示出曲柄轴32在其中旋转的底支架31。33表示后轴。后叉包括在后轮36的相反侧处从底支架31向后延伸的两个车架管(图4),并且其各个端部承载后轴33的端部。位于链13的侧面通常位于右手侧的车架管被称作“后下叉”并且可用附图标记34表示。在图2的俯视图中可以看到,后下叉34至少非常接近地位于由曲柄轴和后轴限定的基本上水平面中,并且穿过链13的垂直面。毕竟后轮的链轮12位于后下叉34的内侧而踏板的链轮11位于后下叉34的外侧。在上下文中,“内侧”和“外侧”是指,沿水平方向靠近或远离自行车的竖直中间平面。与曲柄轴32相比,后下叉34和链13的平面的交叉点更靠近后轴33。此外,后轮的链轮12的直径小于踏板的链轮11的直径。这一切意味着,在后部中的链12的封装内,存在接近后轮36的链轮12的比较小的空间以放置旋转的链张紧装置,这就是在现有技术中该旋转的链张紧装置被放置在链13的封装的前部中的原因。在那个位置处,上半链和下半链之间的竖直距离比较大,踏板的链轮11和后下叉34的交叉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比较大。然而,虽然细长的、密封安装的链罩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存在链张紧装置的能力仍然受限的问题。当链13变形时,链张紧装置将转向图2中的左侧。链张紧装置的容纳能力由链张紧装置的最大角旋转确定。在中性状态下,该臂近似水平指向。如果链张紧装置被放置得相对低,在旋转到左侧的情况下,左手轮21将向下移动并且向外按压链,从而使链触碰链罩的下侧。这可通过在下侧处使链罩更大来解决,但希望能够使用标准的链罩。另一方面,如果链张紧装置被放置得更高,则因为链的右手部分被右手轮22提升而触碰后下叉34,所以减小链张紧装置的最大角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总目的是消除或至少大幅减少所述缺点。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张紧装置,其具有大的长度能力,换言之用于容纳链变形的大能力。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几乎不产生噪音的链张紧装置。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张紧装置,其具有如此大的长度能力(可存储的链长度)使得可容纳在链的整个生命周期期间预期的变形。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还能够容纳在改变链轮组合时出现的过剩长度。如果链张紧装置能够容纳预期的可能全部长度变化,则不再需要通过向后移动后轮来手动张紧链。然后,后轮可被安装在固定位置中,并且没有必要为自行车车架提供便于后轮的水平调整的装置。这在自行车设计中提供一些优点:固定后制动器、后挡泥板和链罩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链传动装置的自行车(1),其包括:车架(14),其包括底支架(31)以及水平后叉(40);后轮(36),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车架中并且设有后链轮(12),所述后轮(36)包括安装到所述车架的后轴;曲柄组(35),其可旋转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底支架(31)中并且设有前链轮(11);链,其在所述前链轮和所述后链轮周围转动,自身闭合并且限定链平面,其包括上链部和下链部,其中所述上链部在所述前链轮和所述后链轮之间延伸,所述下链部在所述前链轮和所述后链轮之间延伸;其中所述水平后叉(40)包括与所述后轮邻近的至少一个叉腿(34),其前端被连接至所述底支架(31),其后端设有与所述后轴(33)的端部连接的轴安装部,其叉腿(34)在所述前链轮和所述后链轮之间以及所述上链部和下链部之间的交叉点(S)穿过所述链平面;链张紧装置(100),其接合所述下链部,用于保持所述下链部张紧;其中所述链张紧装置(100)包括可旋转安装至所述车架的承载部(130)以及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承载部(130)的两个导向轮(110、120),其中所述承载部的旋转轴和所述导向轮(110、120)的旋转轴基本上相互平行并且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链平面;其中来自于所述前链轮(11)的所述下链部接合所述链轮(110)中的前面一个的下侧,接着转过所述导向轮(120)中的后面一个的上侧,然后接合所述后链轮(12)的下侧;其中所述承载部(130)设有偏置机构,其将偏置力施加至承载部(130)以将所述导向轮(120)中的后面一个向上移动;并且其中所述链张紧装置(100)被安装在所述后链轮(12)和所述交叉点(S)之间的空间中;其中由所述承载部(130)的旋转轴(131)和前导向轮(110)的旋转轴(111)限定的平面与由所述承载部(130)的旋转轴(131)和后导向轮(120)的旋转轴(121)限定的平面彼此成在80°‑100°范围内优选约90°的角;其中所述承载部(130)的旋转轴(131)和所述前导向轮(110)的旋转轴(111)之间的相互距离在所述前导向轮(110)的最低旋转位置中,所述链的最低点的位置高于初始下部链轮廓或者至多与所述初始下部链轮廓处于同一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29 NL 10405191.一种带有链传动装置的自行车(1),其包括:车架(14),其包括底支架(31)以及水平后叉(40);后轮(36),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车架中并且设有后链轮(12),所述后轮(36)包括安装到所述车架的后轴;曲柄组(35),其可旋转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底支架(31)中并且设有前链轮(11);链,其在所述前链轮和所述后链轮周围转动,自身闭合并且限定链平面,其包括上链部和下链部,其中所述上链部在所述前链轮和所述后链轮之间延伸,所述下链部在所述前链轮和所述后链轮之间延伸;其中所述水平后叉(40)包括与所述后轮邻近的至少一个叉腿(34),其前端被连接至所述底支架(31),其后端设有与所述后轴(33)的端部连接的轴安装部,其叉腿(34)在所述前链轮和所述后链轮之间以及所述上链部和下链部之间的交叉点(S)穿过所述链平面;链张紧装置(100),其接合所述下链部,用于保持所述下链部张紧;其中所述链张紧装置(100)包括可旋转安装至所述车架的承载部(130)以及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承载部(130)的两个导向轮(110、120),其中所述承载部的旋转轴和所述导向轮(110、120)的旋转轴基本上相互平行并且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链平面;其中来自于所述前链轮(11)的所述下链部接合所述链轮(110)中的前面一个的下侧,接着转过所述导向轮(120)中的后面一个的上侧,然后接合所述后链轮(12)的下侧;其中所述承载部(130)设有偏置机构,其将偏置力施加至承载部(130)以将所述导向轮(120)中的后面一个向上移动;并且其中所述链张紧装置(100)被安装在所述后链轮(12)和所述交叉点(S)之间的空间中;其中由所述承载部(130)的旋转轴(131)和前导向轮(110)的旋转轴(111)限定的平面与由所述承载部(130)的旋转轴(131)和后导向轮(120)的旋转轴(121)限定的平面彼此成在80°-100°范围内优选约90°的角;其中所述承载部(130)的旋转轴(131)和所述前导向轮(110)的旋转轴(111)之间的相互距离在所述前导向轮(110)的最低旋转位置中,所述链的最低点的位置高于初始下部链轮廓或者至多与所述初始下部链轮廓处于同一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中所述承载部(130)的旋转轴(131)和所述前导向轮(110)的旋转轴(111)之间的相互距离在0-40mm的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承载部(130)的旋转轴(131)和所述后导向轮(120)的旋转轴(121)之间的相互距离在30-40mm的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其中所述承载部(130)的旋转轴(131)和所述后轮的旋转轴(33)之间的距离在50-150mm的范围内。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其中所述承载部(130)的旋转轴(131)位于由所述后轮的旋转轴(33)和所述踏板(35)的旋转轴(32)限定的平面中。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其中所述承载部(130)能够在第一极限旋转位置和第二极限旋转位置之间旋转,其中在所述第一极限旋转位置中,所述导向轮中的后面一个(110)的旋转轴(121)位于由所述后轮的旋转轴(33)和所述踏板(35)的旋转轴(32)限定的平面下方,在所述第二极限旋转位置中,所述导向轮中的后面一个(110)的旋转轴(121)位于所述平面上方。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其中所述自行车设有封闭所述链(13)的链罩(16),并且其中所述链(13)在所述承载部(130)的所有位置中保持脱离所述链罩(16)。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行车,其中在所述第一极限旋转位置和所述第二极限旋转位置之间的承载部(130)中的每个位置中,所述链的下侧的位置高于新链的初始下链轮廓或者处于最多与所述新链的初始下部链轮廓相同的高度。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其中所述叉腿(34)具有基本上平行指向由所述链限定的链平面的后腿段(43),其中所述承载部(130)被安装至该后腿段。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其中所述承载部(130)位于距所述后腿段一定距离处,并且其中所述导向轮(110、120)位于指向所述后腿段的所述承载部(130)的侧部处。10.一种链张紧装置(100),其包括可旋转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斯伯塔斯·科内利斯·弗朗西斯·斐斯
申请(专利权)人:艾迪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荷兰;NL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