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碳罐及支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3770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9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松碳罐及支架安装结构,包括碳罐安装结构和支架;碳罐安装结构固定于碳罐本体的侧面上;碳罐安装结构与支架通过卡接连接。本申请通过碳罐安装结构与支架的配合结构,通过在碳罐本体上设置卡接槽及防松结构,在支架上设置与卡接槽对应的卡接口及与防松结构对应的定位槽,达到碳罐本体与支架的有效配合,约束碳罐本体各方向的自由度,保证在各种工况下,碳罐本体不会发生松动,并且本结构安装,拆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排放系统
,特别是指一种防松碳罐及支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碳罐作为整车蒸发排放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其在整车上的安装主要通过支架固定在油箱总成或者发舱内。对于皮卡等越野性使用较多车型,一般布置在发舱内。主要通过将碳罐安装在支架上,然后将支架安装于发舱内的某处车身上。由于碳罐不仅和排放强相关,同时和整车的燃油安全相关。因此,碳罐固定于车身上必须时连接可靠的。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碳罐和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在碳罐01上设计有卡槽011,支架的背面021插入卡槽011中,支架的底面022用于托住碳罐01。图2为现有技术碳罐卡槽与支架安装结构的剖视图。现有技术方案通过支架的背面插入碳罐卡槽结构中,通过两者之间的过盈配合保证稳定性,另外通过支架的底面将碳罐整体托住。由于碳罐重量较大,而此种结构的受力点都集中于支架背面折弯处,容易折断。另外,碳罐通过卡槽和支架的背面卡接,无任何限位结构,车辆长时间振动后易造成碳罐松脱,同时两者之间松动将进一步影响支架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松碳罐及支架安装结构,以解决碳罐本体与支架之间的松动的问题,同时提高碳罐本体与支架之间的限位,提高可靠性。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松碳罐及支架安装结构,包括碳罐安装结构和支架;所述碳罐安装结构固定于碳罐本体的侧面上;所述碳罐安装结构与所述支架通过卡接连接;所述碳罐安装结构包括沿所述碳罐本体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槽、第二卡接槽及设置于所述碳罐本体侧面的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之间的防松结构;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碳罐安装结构过孔;在所述过孔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一一对应的卡接口;在所述过孔的底边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松结构对应的定位槽;所述防松结构卡入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的结构相同,均为分段式结构。所述防松结构包括径向固定于所述碳罐本体侧面的防松结构本体,在所述防松结构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沿所述碳罐本体轴向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形成防松槽;所述定位槽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凸出部卡入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第二凸出部卡入所述第二定位槽内。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间形成防松卡;在所述防松卡上设置有圆弧形凸起;所述圆弧形凸起的底面直径与所述防松槽的宽度相同。在所述防松结构本体下表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支架还包括支架底面;所述支架底面与所述支架本体为一体结构,在所述支架底面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碳罐安装结构与支架的配合结构,通过在碳罐本体上设置卡接槽及防松结构,在支架上设置与卡接槽对应的卡接口及与防松结构对应的定位槽,达到碳罐本体与支架的有效配合,约束碳罐本体各方向的自由度,保证在各种工况下,碳罐本体不会发生松动,并且本结构安装,拆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碳罐和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碳罐卡槽与支架安装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碳罐与支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去除支架后的碳罐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图6为带碳罐安装结构的碳罐正视图;图7为图6的B处放大图;图8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支架的正视图;图10为图9的C处放大图;图11为碳罐与支架安装正视图;图12为图11的D-D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01碳罐,011卡槽,02支架,021支架的背面,022支架的底面,1碳罐本体,2支架,3碳罐安装结构,21支架本体,22支架底面,221定位孔,23卡接口,24第一定位槽,25第二定位槽,26防松卡,261圆弧形凸起,27过孔,31第一卡接槽,32第二卡接槽,33防松结构,34定位柱,331防松结构本体,332第一凸出部,333第二凸出部,334防松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松碳罐及支架安装结构,如图3至图12所示,包括碳罐安装结构3和支架2;所述碳罐安装结构3固定于碳罐本体1的侧面上;所述碳罐安装结构3与所述支架2通过卡接连接。所述碳罐安装结构3包括沿所述碳罐本体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槽31、第二卡接槽32及设置于所述碳罐本体侧面的第一卡接槽31与所述第二卡接槽32之间的防松结构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的结构相同,均为分段式结构,即第一卡接槽沿碳罐本体的轴向分为上下两个卡接槽;第二卡接槽沿碳罐本体的轴向分为上下两个卡接槽;第一卡接槽与第二卡接槽以碳罐本体的侧面上平行于碳罐本体轴线的直线左右对称,便于将碳罐本体重量平均分配至支架上。所述防松结构33包括径向固定于所述碳罐本体侧面的防松结构本体331,在所述防松结构本体331的上表面设置有沿所述碳罐本体轴向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包括第一凸出部332和第二凸出部333;所述第一凸出部332与所述第二凸出部333之间形成防松槽3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出部332、第二凸出部333及防松槽334形成U型结构,类似于碳罐本体侧面的加强筋。在本实施例中,防松槽334的宽度为W1。所述支架2包括支架本体21,在所述支架本体21上设置有碳罐安装结构的过孔27;在所述过孔27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槽31和第二卡接槽32一一对应的卡接口23。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口23的结构与卡接槽相对应。在所述过孔27的底边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松结构对应的定位槽;所述防松结构33卡入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包括第一定位槽24和第二定位槽25,所述第一凸出部332卡入所述第一定位槽24内;所述第二凸出部333卡入所述第二定位槽25内。在所述第一定位槽24和所述第二定位槽25之间形成防松卡26;在所述防松卡26上设置有圆弧形凸起261;所述圆弧形凸起261的底面直径与所述防松槽334的宽度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圆弧形凸起的底面到定位槽底部的高度为h2。在所述防松结构本体331下表面设置有定位柱34,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34为矩形凸起结构,用于碳罐本体的Z向定位;所述支架还包括支架底面22;所述支架底面22与所述支架本体21为一体结构,在所述支架底面22上设置有定位孔221;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内。当碳罐本体插入支架时,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插入相应的卡接口中,由于卡接槽的均匀布置,碳罐本体的重量被平均分配到卡接口中,因此,支架的受力情况均匀,同时,碳罐本体和支架之间的前后方向运动被完全限制。定位柱插入到支架底面的定位孔中,用于定位碳罐本体Z向插入深度,保证碳罐本体不能向下运动。在定位柱插入到位后,防松结构与支架的定位槽卡接配合,其中圆弧形凸起的底面刚好和防松槽底面接触,由于圆弧形凸起的底面直径与防松槽的宽度相同,因此,碳罐本体左右方向的运动和Z向向上的运动被限制。通过本申请的设计,碳罐本体和支架之间可以完全限制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可以达到有效的防松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在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松碳罐及支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罐安装结构和支架;所述碳罐安装结构固定于碳罐本体的侧面上;所述碳罐安装结构与所述支架通过卡接连接;所述碳罐安装结构包括沿所述碳罐本体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槽、第二卡接槽及设置于所述碳罐本体侧面的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之间的防松结构;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碳罐安装结构过孔;在所述过孔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一一对应的卡接口;在所述过孔的底边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松结构对应的定位槽;所述防松结构卡入所述定位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碳罐及支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罐安装结构和支架;所述碳罐安装结构固定于碳罐本体的侧面上;所述碳罐安装结构与所述支架通过卡接连接;所述碳罐安装结构包括沿所述碳罐本体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槽、第二卡接槽及设置于所述碳罐本体侧面的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之间的防松结构;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碳罐安装结构过孔;在所述过孔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一一对应的卡接口;在所述过孔的底边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松结构对应的定位槽;所述防松结构卡入所述定位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碳罐及支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的结构相同,均为分段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碳罐及支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结构包括径向固定于所述碳罐本体侧面的防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庆刘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