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3489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8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飞行器,提供一种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包括座体以及筒体,还包括有内置降落伞的伞筒,伞筒滑动设置于筒体内,且沿滑动方向伞筒与筒体之间夹设有弹性件,筒体于伞筒滑出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罩盖,罩盖通过舵机可打开设置于筒体上,座体上还安装有与舵机电性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保护装置通过陀螺仪传感器感应无人机的飞行状况,且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自动控制舵机打开罩盖,伞筒内的降落伞可以自动弹出展开,保证无人机可以缓慢平稳降落,对无人机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而且这种结构的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在无人机上比重较低,且能够重复利用,可大大降低无人机的飞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飞行器,尤其涉及一种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现有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虽然做的已经成熟,但是不可抗力性破坏(如:飞机遥控失灵,飞行操作失误,树叶卷入螺旋桨,撞墙等等问题)还是始终存在,导致无人机炸机事故也是越来越多。对此在无人机降落伞上设置筒式缓落保护装置是当前针对无人机的一个重要保护措施,但是现有的无人机降落伞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主要都是围绕着降落伞的释放方式、控制系统的方面做文章,大多数不仅结构复杂,不合理,与搭载的无人机比重过高(例如5kg的无人机,配备0.5kg甚至1kg以上的保护装置),而且重复利用性(复用效率)较低,使得成本非常高,大大影响无人机保护装置的普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式缓落保护装置,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无人机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的结构复杂,重复利用性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包括座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的筒体,还包括有内置降落伞的伞筒,所述伞筒滑动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沿滑动方向所述伞筒与所述筒体之间夹设有弹性件,所述筒体于所述伞筒滑出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盖封所述伞筒以压缩所述弹性件的罩盖,所述罩盖通过舵机可打开设置于所述筒体上,所述座体上还安装有与所述舵机电性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座体与所述筒体之间围设有容纳腔,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安设于所述容纳腔内。进一步地,于所述筒体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伞筒的滑动方向设置,且所述伞筒具有可沿所述限位槽滑动的导向部。进一步地,于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罩盖的端部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限位槽连通且垂直于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所述导向部伸入所述定位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槽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罩盖具有与所述筒体可转动连接的转动端以及远离所述转动端设置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通过所述舵机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于所述筒体靠近所述罩盖的所述活动端处设置有安装架,所述舵机安设于所述安装架内。进一步地,所述筒体远离所述罩盖的端部处具有外螺纹,所述座体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具体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底面上,另一端与所述伞筒的外底面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机架,还包括如上述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所述座体安设于所述机架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保护装置,其与无人机配合使用,正常情况下无人机正常飞行时,降落伞位于伞筒内,而伞筒则位于筒体内,且在罩盖的作用下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而当陀螺仪传感器感应到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处于不正常飞行状态时,其通过设置于座体上的控制电路控制舵机工作,使得罩盖打开筒体,弹性件恢复原状态驱使伞筒以及降落伞沿筒体滑动,当然伞筒不会由筒体内滑出,且在伞筒移动至极限位置后,其内的降落伞在惯性作用下继续移动且由伞筒内弹出并展开,从而可以起到保护无人机的作用。在本技术中,保护装置的结构非常筒单,当将其安设于无人机上时,不会额外增加无人机过多重量,另外这种结构的保护装置,在降落伞弹出后还可将其重新置于伞筒内,在将罩盖盖封筒体后,保护装置恢复为原状态,即保护装置可以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保护装置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以及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筒式缓落保护装置,主要应用于无人机上,包括有座体1以及筒体2,筒体2安装于座体1上,保护装置还包括有伞筒3,伞筒3内用于放置降落伞,降落伞与伞筒3之间采用绳索等进行连接,当降落伞由伞筒3内滑出后降落伞自动展开,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不会解除,伞筒3滑动设置于筒体2内,且沿滑动方向在伞筒3与筒体2之间夹设有弹性件4,当伞筒3整体均位于筒体2内时,弹性件4处于压缩状态,筒体2一端为开口,伞筒3可以由该开口滑出筒体2,当然伞筒3不会整体全部由筒体2内脱出,两者之间还形成有一定的连接关系,在该开口处设置有罩盖5,通过罩盖5将其封堵,同时使得伞筒3整体限制于筒体2内,弹性件4压缩,罩盖5与筒体2之间为可打开设置,且该打开动作由舵机6工作,即正常情况下罩盖5封堵筒体2,而当舵机6工作时,罩盖5打开筒体2的开口,另外在座体1上还安装有陀螺仪传感器(图中未示出),陀螺仪传感器与舵机6之间电性连接,由陀螺仪传感器的状态可以控制舵机6是否工作。本技术中,在座体1上一般还设置有处理芯片以及控制电路,对于电源部分,可以单独设置一个电源对控制电路以及舵机6供电,还可以在保护装置应用于无人机上时,由无人机对其供电。具体地,当无人机正常飞行时,陀螺仪传感器感应保护装置处于稳定状态,此时罩盖5封堵筒体2的开口,弹性件4压缩,而当陀螺仪传感器感应保护装置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即无人机失灵或者桨叶撞墙等时,陀螺仪传感器将感应信号传递至处理芯片,由其做出判断且通过控制电路控制舵机6工作,舵机6打开罩盖5,罩盖5对伞筒3以及弹性件4的作用力解除,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舵机6恢复原长并驱动伞筒3以及其内的降落伞向筒体2的开口滑出,且在伞筒3滑动至极限位置后伞筒3停止移动,而其内的降落伞则沿原方向继续移动并由伞筒3以及筒体2内脱出,降落伞展开,且在降落伞的浮力作用下,可以使得保护装置以及无人机缓慢平稳降落,非常安全。在上述工作过程中,通过保护装置可以有效保护处于突发状况下的无人机,保障周边安全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对于保护装置,整体不但结构筒单,相对无人机的比重比较低,而且对无人机保护程序的启动由其自发控制,非常方便。同时在另外一方面,保护装置在使用之后,其内的降落伞还可以再次回收利用,降低对保护装置的使用成本,从而可以大大提高降落装置在无人机上的普及应用。一般地,弹性件4采用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的一端安装于筒体2的内底面上,而另一端与伞筒3的外底面固定连接,通过压缩弹簧的压缩与伸展控制伞筒3沿筒体2滑动。优化上述实施例,座体1与筒体2的结构比较类似,当然在尺寸方面略小,其朝向筒体2的一端也为开口,当将筒体2安装于座体1上时,筒体2封堵该开口结构,筒体2与座体1围合形成有容纳腔,将陀螺仪传感器安设于容纳腔内。本实施例中,将陀螺仪传感器以及处理芯片等均隐藏于容纳腔内,对于控制电路,其一部分位于容纳腔内,一部分沿筒体2的内侧铺设且与舵机6连接,从而有效避免了保护装置的电气元件外露,起到保护作用。而对于座体1与筒体2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包括座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的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内置降落伞的伞筒,所述伞筒滑动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沿滑动方向所述伞筒与所述筒体之间夹设有弹性件,所述筒体于所述伞筒滑出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盖封所述伞筒以压缩所述弹性件的罩盖,所述罩盖通过舵机可打开设置于所述筒体上,所述座体上还安装有与所述舵机电性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包括座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的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内置降落伞的伞筒,所述伞筒滑动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沿滑动方向所述伞筒与所述筒体之间夹设有弹性件,所述筒体于所述伞筒滑出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盖封所述伞筒以压缩所述弹性件的罩盖,所述罩盖通过舵机可打开设置于所述筒体上,所述座体上还安装有与所述舵机电性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与所述筒体之间围设有容纳腔,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安设于所述容纳腔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筒体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伞筒的滑动方向设置,且所述伞筒具有可沿所述限位槽滑动的导向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式缓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罩盖的端部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限位槽连通且垂直于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所述导向部伸入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康马龙飞孙凌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翼行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