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式旋转传递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3196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8 16:19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伸缩式旋转传递轴中,在各滚珠(11)的滚动面与内侧凹槽(12a)及外侧凹槽(14a)的内表面之间分布夹持有内侧引导板(17)和外侧引导板(18)。使各滚珠(11)的滚动面和内侧引导板(17)的径向外侧面、以及各滚珠(11)的滚动面和外侧引导板(18)的径向内侧面,分别仅在圆周方向隔离的2个部位的接触部(28a、28b、36a、36b)接触。进一步,分别利用内侧凹槽(12a)和外侧凹槽(14a)的内表面来支承内侧引导板(17)和外侧引导板(18)的径向内侧面中的、与各接触部(28a、28b、36a、36b)对齐的部分。进一步,使组装后的外侧凹槽(14a)和/或者内侧凹槽(12a)的内表面与组装前的位置相比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从而对各滚珠(11)付与预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作能传递旋转力(力矩)、且能在轴向伸缩的轴的伸缩式旋转传递轴的改良。本专利技术的伸缩式旋转传递轴例如适用于构成汽车的转向装置的转向轴、中间轴(intermediate shaft)等。
技术介绍
汽车的转向装置例如构成为如图15所示,将方向盘1的运动传递至转向齿轮单元2。方向盘1的运动经由转向轴3、万向接头4a、中间轴5、以及万向接头4b传递至转向齿轮单元2的输入轴6。这样,转向齿轮单元2将左右1对横拉杆7、7推拉,给转向轮付与期望的转向角。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装入有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该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利用电动马达8对转向轴3付与与驾驶者施加在方向盘1上的力相应的辅助力。另外,作为构成上述这样的转向装置的转向轴3、中间轴5,以往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轴。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构造的情况下,通过在内轴与外轴之间配置多个滚珠,从而能经由各滚珠在两轴彼此之间传递旋转力,并且两轴彼此能在轴向进行相对变位。图16~17示出能传递这样的旋转力的、且能在轴向相对变位(伸缩)的伸缩式旋转传递轴的1个例子。图16~17所示的伸缩式旋转轴包括内轴9、外轴10、以及多个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式旋转传递轴,包括:内轴,其在外周面的圆周方向的至少1个部位,设有向径向内侧凹下并且在轴向伸长的内侧凹槽;外轴,其为能插入所述内轴的中空筒状,在内周面的圆周方向的至少1个部位在与所述内侧凹槽对齐的位置,设有向径向外侧凹下并且在轴向伸长的外侧凹槽;多个滚珠,其在轴向直列配置在所述内侧凹槽与所述外侧凹槽之间的部分;内侧引导板,其被夹持在所述各滚珠的滚动面与所述内侧凹槽的内表面之间;以及外侧引导板,其被夹持在所述各滚珠的滚动面与所述外侧凹槽的内表面之间,将所述内轴与所述外轴能在相互之间进行旋转力的传递和轴向的相对变位地组合,所述伸缩式旋转传递轴的特征在于,所述各滚珠的滚动面和所述内侧引导板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7.03 JP 2014-1378451.一种伸缩式旋转传递轴,包括:内轴,其在外周面的圆周方向的至少1个部位,设有向径向内侧凹下并且在轴向伸长的内侧凹槽;外轴,其为能插入所述内轴的中空筒状,在内周面的圆周方向的至少1个部位在与所述内侧凹槽对齐的位置,设有向径向外侧凹下并且在轴向伸长的外侧凹槽;多个滚珠,其在轴向直列配置在所述内侧凹槽与所述外侧凹槽之间的部分;内侧引导板,其被夹持在所述各滚珠的滚动面与所述内侧凹槽的内表面之间;以及外侧引导板,其被夹持在所述各滚珠的滚动面与所述外侧凹槽的内表面之间,将所述内轴与所述外轴能在相互之间进行旋转力的传递和轴向的相对变位地组合,所述伸缩式旋转传递轴的特征在于,所述各滚珠的滚动面和所述内侧引导板的径向外侧面仅在圆周方向隔离的2个部位的内侧接触部接触,所述内侧引导板的径向内侧面中的与所述各内侧接触部对齐的部分被所述内侧凹槽的内表面支承,所述各滚珠的滚动面和所述外侧引导板的径向内侧面仅在圆周方向隔离的2个部位的外侧接触部接触,所述外侧引导板的径向外侧面中的与所述各外侧接触部对齐的部分被所述外侧凹槽的内表面支承,在组装了所述伸缩式旋转传递轴之后的状态下,至少使所述外侧凹槽的内表面与组装以前的状态相比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从而对所述各滚珠付与预压。2.一种伸缩式旋转传递轴,包括:内轴,其在外周面的圆周方向的至少1个部位,设有向径向内侧凹下并且在轴向伸长的内侧凹槽;外轴,其为能插入所述内轴的中空筒状,在内周面的圆周方向的至少1个部位在与所述内侧凹槽对齐的位置,设有向径向外侧凹下并且在轴向伸长的外侧凹槽;多个滚珠,其在轴向直列配置在所述内侧凹槽与所述外侧凹槽之间的部分;内侧引导板,其被夹持在所述各滚珠的滚动面与所述内侧凹槽的内表面之间;以及外侧引导板,其被夹持在所述各滚珠的滚动面与所述外侧凹槽的内表面之间,将所述内轴与所述外轴能在相互之间进行旋转力的传递和轴向的相对变位地组合,所述伸缩式旋转传递轴的特征在于,所述各滚珠的滚动面和所述内侧引导板的径向外侧面仅在圆周方向隔离的2个部位的内侧接触部接触,所述内侧引导板的径向内侧面中的与所述各内侧接触部对齐的部分被所述内侧凹槽的内表面支承,所述各滚珠的滚动面和所述外侧引导板的径向内侧面仅在圆周方向隔离的2个部位的外侧接触部接触,所述外侧引导板的径向外侧面中的与所述各外侧接触部对齐的部分被所述外侧凹槽的内表面支承,在组装了所述伸缩式旋转传递轴之后的状态下,至少使所述内侧凹槽的内表面与组装以前的状态相比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从而对所述各滚珠付与预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伸缩式旋转传递轴,与所述内侧引导板及所述外侧引导板的弹力无关地,对所述各滚珠付与预压。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伸缩式旋转传递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川祥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