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麦草与沙塘鳢混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2885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8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黑麦草与沙塘鳢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的整理;(2)黑麦草播种;(3)鱼苗投放;(4)日常管理;(5)捕捞。所述方法在池塘中进行黑麦草的种植和沙塘鳢的养殖,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且黑麦草能够有效改善水质中的有机质、氮、磷等养分的含量,吸附水质中的重金属元素,有利于提高沙塘鳢的养殖环境,提高沙塘鳢的产量及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水产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黑麦草与沙塘鳢混养的方法
技术介绍
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生活的场所,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动物的成活和生长。科学进行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是提高养殖品种生长速度,达到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目的的关键,而底质的改良无疑又是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一部分残饵和水产动物粪便等有机颗粒物沉入水底以及死亡的生物体遗骸发酵分解后,与池底泥沙等物混合形成底泥。一定厚度的底泥能起到供肥、保肥及调节和缓冲池塘水质突变的作用。但是,底泥过厚除了使水产动物的生存空间变小外,还积累了大量有机物,分解时大量消耗氧气,导致水体下层长期缺氧,氨氮、甲烷、硫化氢等浓度过高,水质恶化,酸性增加,病菌大量繁殖。由此可见,池塘底质恶化是引起水产动物生长缓慢、饵料系数升高、缺氧浮头、暴发疾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为充分发挥底泥积极的生态功能,抑制其消极作用,必须定期改良池塘底质。在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消毒措施分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在不排干水的情况下,用泥浆泵吸收过多的淤泥,此法应用于淤泥过厚的情况,清淤后还需要进一步用化学方法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麦草与沙塘鳢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的整理:消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池塘进水40‑50cm用漂白粉消毒,换水,池水深度为100‑120cm;(2)黑麦草播种:选择颗粒饱满的黑麦草种子,经消毒、浸种、催芽后,将黑麦草种子播撒在池底土壤中,每亩播种1‑1.5kg,播种深度为1.2‑2cm;(3)鱼苗投放:在6月初向池塘投放沙塘鳢鱼苗,每亩投放量为1000‑1500尾,选择鱼苗长度为3‑4.5cm;(4)日常管理:水温控制在15‑22℃之间,每日向池塘中投喂2‑3次饲料,投喂量为沙塘鳢总重量的0.3‑2.5%;(5)捕捞:在第二年3月初至4月中旬,对沙塘鳢进行捕捞,沙塘鳢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麦草与沙塘鳢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的整理:消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池塘进水40-50cm用漂白粉消毒,换水,池水深度为100-120cm;(2)黑麦草播种:选择颗粒饱满的黑麦草种子,经消毒、浸种、催芽后,将黑麦草种子播撒在池底土壤中,每亩播种1-1.5kg,播种深度为1.2-2cm;(3)鱼苗投放:在6月初向池塘投放沙塘鳢鱼苗,每亩投放量为1000-1500尾,选择鱼苗长度为3-4.5cm;(4)日常管理:水温控制在15-22℃之间,每日向池塘中投喂2-3次饲料,投喂量为沙塘鳢总重量的0.3-2.5%;(5)捕捞:在第二年3月初至4月中旬,对沙塘鳢进行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爱东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雅丰农场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