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步健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271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踏步健身器,其包括一供相关构件配设的底座、两个踏板、一摆动体及两个连杆,该摆动体轴设在上述底座上,其具有垂直左右摆动的动作效果;上述两个踏板分别枢设在摆动体相对应于轴设点的两端;上述两个连杆分别枢设在摆动体轴设点的两侧,两个连杆的尾端分别与两个踏板枢接,在摆动体及连杆的联结作用下,两个踏板以左右摆荡的方式上下交互运动,并且常态维持板面呈水平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踏步健身器可让使用者较能够感受到有别于一般踏步动作的运动乐趣。(*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踏步健身器
技术介绍
一般室内健身器材大多是仿真身体运动模式,使使用者可以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达到运动健身的效果。例如,踏步健身器(或称踏步机)即是利用使用者双脚的踩踏施力作用,让双脚所踩踏的踏板配合相对上下运动,进而以仿真踏步行走的方式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即揭露一种目前市面上所常见的踏步健身器结构。该踏步健身器主要是将两个踏板10的前端枢设在一底座20上,并透过相关连动机构让两个踏板10与油压缸30构成联结。利用油压缸30的阻尼作用使两个踏板10相对上下摆动,并且维持两个踏板10上、下交替的协调性,透过油压缸30对踏板10的摆动形成适当阻力,从而增加运动施力。就单纯以仿真身体运动模式的效果而言,类似的踏步健身器与其它如健身自行车、跑步机等健身器材相较,确实具有体积小、价格低等优点。然而,目前市面上所常见的踏步健身器的运动模式,仅能仿真如踏步行走般的双脚踩踏效果,如此的动作模式因为过于单调而容易让操作者丧失持续使用的兴趣,甚至于有些消费者会认为踏步动作是可以自行由原地踏步的方式达成,因此认为没有使用踏步健身器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让使用者的双脚能以左右摆荡的方式上下交互运动的踏步健身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踏步健身器,其包括一供相关构件配设的底座及两个踏板,该踏步健身器进一步包括一摆动体及两个连杆,该摆动体轴设在上述底座上,并可垂直左右摆动;上述两个踏板分别枢设在摆动体相对应于轴设点的两端;上述两个连杆分别枢设在摆动体轴设点的两侧,两个连杆的尾端分别与两个踏板枢接。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踏步健身器进一步包括一供使用者抓持的把手,该把手直向配设在底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的底座上轴设有一摆动体及两个连杆,两个踏板枢设在摆动体的两端,摆动体可带动两个踏板以左右摆荡的方式上下交互运动,从而让使用者较能够感受到有别于一般踏步动作的运动乐趣。另外,除可利用把手增加使用者的重心稳定效果之外,也可经由把手配合两个踏板垂直左右摆动,或者是在两个踏板垂直左右摆动时,由把手配合水平往复摆动的辅助运动,增加使用者腰部以及上半身部位的运动健身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市面上常见的踏步健身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踏步健身器外观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踏步健身器外观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踏步健身器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踏步健身器的结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踏步健身器外观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踏步健身器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踏步健身器动作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踏步健身器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把手与连动体的传动部位放大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阻尼组件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摆荡式踏步健身器,其整体踏步健身器的基本结构组成如图2所示,其是在一底座20上轴设有一可垂直左右摆动的摆动体40,该摆动体40的轴设点两侧分别枢设有连杆41,两个踏板10分别枢设在该摆动体40相对应于轴设点的两端,并且上述两个踏板10分别与两个连杆41的尾端构成枢接。在摆动体40以及连杆41的联结作用下,两个踏板10能够以左右摆荡的方式上下交互运动,并且让两个踏板10的板面常态维持水平状,从而可让使用者踩踏在踏板10上的双脚以左右摆荡的方式上下交互运动,进而感受到有别于一般踏步动作的运动乐趣,以及达到应有的运动健身效果。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踏步健身器可进一步在底座20处配设一可供使用者抓持的把手50,从而让使用者的重心更加稳定;当然,可以将该把手50的底端轴设在底座20上,并且透过相关构件的联结,让把手50可受摆动体40的带动而垂直往复摆动或者是水平往复转动,从而带动使用者的上半身动作,让使用者腰部以及上半身部位同步获得运动健身效果。在具体实施时,如图4至图7所示,底座20直设有一架体21,上述摆动体40以及两个连杆41即轴设在该架体21上,把手50的底端横设有一轴杆51,该轴杆51与底座20相轴设,摆动体40在其轴设点还设有一朝向把手50方向延伸的连动轴42,该连动轴42的尾端直设有一拨动体43,该拨动体43的尾端与把手50相枢接;如此,在连动轴42的带动下,拨动体43可随着摆动体40一起左右摆动,并且由拨动体43带动把手50垂直往复摆动。在前述图4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拨动体43的尾端是朝向摆动体40的轴设点上方延伸的,从而可让把手50朝向往下的踏板10一侧摆动,当然也可以如图8所示,拨动体43的尾端朝向摆动体40的轴设点下方延伸,如此让把手50朝向往上的踏板10一侧摆动,而构成不同运动方向的动作模式。如图9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把手50的底端垂直轴设在底座20上,其摆动体40同样在其轴设点设有一朝向把手50方向延伸的连动轴42,以及在连动轴42的尾端直设有一拨动体43,该拨动体43的尾端则设有一拨杆44,该拨杆44朝向把手50的方向延伸,把手50还设有一相对应朝向摆动体40方向凸伸的凸座52,并且在凸座52处垂直轴设有一转体53,转体53设有可供拨杆44伸入的槽孔54;如此,在连动轴42的带动下,拨动体43可随着摆动体40一起左右摆动,并且由拨动体43尾端的拨杆44拨触转体53左右位移,进而达到带动把手50水平往复转动的运动效果。如图5及图11所示,摆动体40可以由一板片状的结构体所构成,另外在底座20的架体21处设有一阻尼组件60,该阻尼组件60是用来调整两个踏板10的运动施力的;整体阻尼组件至少在摆动体其中一个板面的位置处设有一摩擦块,以及设有一调节旋螺杆用以调整该摩擦块与该摆动体的接触程度,从而达到改变摆动体的摆动能力的目的。在实施时,整体阻尼组件在摆动体40两个板面的位置处都配设有呈相对应配置的两个摩擦块61、62,其中一个摩擦块61固定在架体21上,另一个摩擦块62则固设在一活动板63上,该活动板63穿设在一穿杆上64,穿杆64固设在架体21相对应于摆动体40的摆动路径外围并且与摆动体40的板面呈垂直;调节螺杆65则与架体21相螺接,且调节螺杆65的尾端固设有一弹性垫体66,由弹性垫体66与活动板63接触,此调节螺杆65可透过弹性垫体66推顶活动板63朝向摆动体40的板面移动,从而达到调整摩擦块61、62与摆动体40的接触程度,达到改变摆动体40摆动能力的作用,进而产生调节踏板运动施力的效果。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让使用者的双脚能以左右摆荡的方式上下交互运动的踏步健身器,让使用者较能够感受到有别于一般踏步动作的运动乐趣,与习用踏步健身器相比较,本技术具有较佳的实用性以及附加价值。权利要求1.一种踏步健身器,其包括一供相关构件配设的底座及两个踏板,其特征在于该踏步健身器进一步包括一摆动体及两个连杆,该摆动体轴设在上述底座上,并可垂直左右摆动;上述两个踏板分别枢设在摆动体相对应于轴设点的两端;上述两个连杆分别枢设在摆动体轴设点的两侧,两个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踏步健身器,其包括一供相关构件配设的底座及两个踏板,其特征在于:该踏步健身器进一步包括一摆动体及两个连杆,该摆动体轴设在上述底座上,并可垂直左右摆动;上述两个踏板分别枢设在摆动体相对应于轴设点的两端;上述两个连杆分别枢设在摆动体轴设点的两侧,两个连杆的尾端分别与两个踏板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