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华专利>正文

娱乐健身跳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482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娱乐健身跳动器是一种借助弹簧的回弹力做平衡跳动的娱乐健身运动器材。这种娱乐健身跳动器把把柄与踏板固连一起,在跳动时把柄和踏板一起运动,容易掌握平衡;支撑杆穿过踏板的中孔、导向架的中孔,形成两个滑动副,摩擦力小,跳动轻松;导套的下支撑面到限位套的上支撑面的距离小于弹簧的自由高度,给弹簧施加一个预压力,可降低踏板的初始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成年人、特别是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一种有趣的娱乐健身运动器材。(*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娱乐健身运动器材。具体地说是一种借助弹簧的回弹力在平面上做平衡跳动的娱乐健身跳动器。现有的娱乐健身跳动器主要由套垫、支撑环、弹簧、踏板、支撑杆及把柄构成。此种娱乐健身跳动器没有把把柄与踏板固连在一起,踏板直接作用在弹簧的上面,踏板与支撑杆只有一个滑动副。由于结构限定,人们在使用这种娱乐健身跳动器做跳动时,把柄到踏板的高度随着跳动不断变化;把柄与踏板容易发生相对转动;当踏板两端受的力不平衡时,滑动磨擦力加大。这就需要人们付出一定的精力,去应付把柄到踏板的高度变化及把柄与踏板发生相对转动带来的不便,还要注意两只脚踩到踏板上的力保持平衡。这在弹跳时给使用者保持平衡带来了难度,不能随心所欲的跳动。此种娱乐健身跳动器只能勉强使用。本技术的目地是提供一种既能把把柄与踏板固定,又不必苛求使两只脚踩到踏板上的力保持平衡的新型结构娱乐健身跳动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踏板及导向架与双把柄暨双连杆固连在一起,踏板在双把柄暨双连杆的下端,导向架在双把柄暨双连杆的中部;支撑杆穿过踏板的中孔、限位套、弹簧、导套、导向架的中孔;双把柄暨双连杆在支撑杆和弹簧的两侧;弹簧的上端面与导向架的下端相接触的导套的下支撑面相接触,弹簧的下端面与支撑杆上的限制弹簧向下移动的限位套的上支撑面相接触。人们在使用这种娱乐健身跳动器时,双脚踩在踏板的两端,双手握双把柄暨双连杆的把柄,给踏板施加一个力,这个力通过踏板、把柄既双连杆的双连杆部分,导向架、导套传给弹簧,使弹簧压缩,压缩后的弹簧释放一个向上的弹力逆向传给人,当人、双把柄既双连杆、导套、踏板在这个弹力的作用下升到一定高度时,踏板带动限位套、弹簧、支撑杆一起向上运动,形成人与娱乐健身跳动器整体向上运动,这样往复运动,就形成了跳动。本技术还有下面特征双把柄暨双连杆的把柄部分和踏板固连在一起,在跳动时把柄和踏板一起运动,容易掌握平衡;支撑杆穿过踏板的中孔及导向架的中孔,其形成两个距离较大的滑动副,滑动副距离是20厘米至70厘米,即使踏板的两端受力不平衡,滑动副的磨擦力仍较小,跳动轻松;导套的下支撑面到限位套的上支撑面的距离小于弹簧自由高度的长度,给弹簧施加一个3公斤至80公斤的予压力,这样双脚站在踏板上,不致于把踏板压下太低,可降低踏板的初始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主要由套垫(1)、支撑杆(2)、踏板(3)、限位套(4)、双把柄暨双连杆(5)、弹簧(6)、导套(7)、导向架(8)及把柄套(9)构成。踏板(3)及导向架(8)与双把柄暨双连杆(5)固连在一起,踏板(3)在双把柄暨双连杆(5)的下端,导向架(8)在双把柄暨双连杆(5)的中部;支撑杆(2)穿过踏板(3)的中孔、限位套(4)、弹簧(6)、导套(7)、导向架(8)的中孔;双把柄暨双连杆(8)在支撑杆(2)和弹簧(6)的两侧;弹簧(6)的上端面与导向架(8)的下端相接触的导套(7)的下支撑面相接触,弹簧(6)的下端面与支撑杆(2)上的限制弹簧(6)向下移动的限位套(4)的上支撑面相接触。给弹簧施加15公斤至30公斤予压力的娱乐健身跳动器适合少年儿童使用。本技术为成年人、特别是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一种有趣的娱乐健身运动器材。权利要求1.一种借助弹簧的回弹力在平面上做平衡跳动的娱乐健身跳动器,由支撑杆(2)、踏板(3)、限位套(4)、双把柄暨双连杆(5)、弹簧(6)、导套(7)、导向架(8)等构成,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踏板(3)及导向架(8)与双把柄暨双连杆(5)固连在一起,踏板(3)在双把柄暨双连杆(5)的下端,导向架(8)在双把柄暨双连杆(5)的中部;支撑杆(2)穿过踏板(3)中孔、限位套(4)、弹簧(6)、导套(7)、导向架(8)中孔;双把柄暨双连杆(8)在支撑杆(2)和弹簧(6)的两侧;弹簧(6)的上端面与导向架(8)的下端相接触的导套(7)的下支撑面相接触,弹簧(6)下端面与支撑杆(2)上的限制弹簧(6)向下移动的限位套(4)的上支撑面相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娱乐健身运动器,其特征在于双把柄暨双连杆(5)的把柄部份和踏板(3)固连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娱乐健身跳动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杆(2)穿过踏板(3)的中孔及导向架(7)的中孔,其形成两个距离较大的滑动副,滑动副的距离是10厘米至80厘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娱乐健身跳动器,其特征在于导套(7)的下支撑面到限位套(4)的上支撑面的距离小于弹簧(6)的自由高度长度,给弹簧施加一个3公斤到80公斤的予压力。专利摘要娱乐健身跳动器是一种借助弹簧的回弹力做平衡跳动的娱乐健身运动器材。这种娱乐健身跳动器把把柄与踏板固连一起,在跳动时把柄和踏板一起运动,容易掌握平衡;支撑杆穿过踏板的中孔、导向架的中孔,形成两个滑动副,摩擦力小,跳动轻松;导套的下支撑面到限位套的上支撑面的距离小于弹簧的自由高度,给弹簧施加一个预压力,可降低踏板的初始高度。本技术为成年人、特别是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一种有趣的娱乐健身运动器材。文档编号A63B25/00GK2411815SQ9925391公开日2000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李建华, 李沛番 申请人:李建华, 李沛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借助弹簧的回弹力在平面上做平衡跳动的娱乐健身跳动器,由支撑杆(2)、踏板(3)、限位套(4)、双把柄暨双连杆(5)、弹簧(6)、导套(7)、导向架(8)等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踏板(3)及导向架(8)与双把柄暨双连杆(5)固连在一起,踏板(3)在双把柄暨双连杆(5)的下端,导向架(8)在双把柄暨双连杆(5)的中部;支撑杆(2)穿过踏板(3)中孔、限位套(4)、弹簧(6)、导套(7)、导向架(8)中孔;双把柄暨双连杆(8)在支撑杆(2)和弹簧(6)的两侧;弹簧(6)的上端面与导向架(8)的下端相接触的导套(7)的下支撑面相接触,弹簧(6)下端面与支撑杆(2)上的限制弹簧(6)向下移动的限位套(4)的上支撑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李沛番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华李沛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