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超分子四重氢键结构的苯乙烯类功能单体分子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Rodebush和Latimer在20世纪20年代首次提出氢键的相关概念,Pauling随后在《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书中对氢键也做过定义,2011年IUPAC给出了重新定义:氢键就是键合于一个分子或分子碎片X-H上的氢原子与另外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之间形成的吸引力,有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之分,其X的电负性比氢原子强。可表示为X-H……Y-Z,“……”是氢键。X是氢键供体(Hydrogen bond donor,简称D),Y是氢键受体(Hydrogen bond acceptor,简称A)。氢键的相互作用广泛存在于蛋白质基酶的识别以及DNA双螺旋结构中,氢键按照多重性的不同,分为单重氢键、二重氢键、三重氢键、四重氢键以及多重氢键。单个氢键的强度相对较低,键能不高,且受溶剂极性影响大,所以通过单个氢键结合体系稳定性不好。但三重氢键和四重氢键具有较强的结合力、选择性和方向性,且形成的氢键型超分子聚合物通常具有双位点或多位点构筑单元,是非常有前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超分子四重氢键结构的苯乙烯类功能单体分子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a、在氮气保护下,按摩尔比2‑氨基‑4‑羟基‑6‑甲基吡啶:3‑异丙基‑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1:1‑3分别称取,加入到三口圆底烧瓶中,在温度100℃进行反应,时间为16‑22h;或在氮气保护下,按摩尔比2‑氨基‑4‑羟基‑6‑甲基吡啶:3‑异丙基‑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1:1‑3分别称取,将2‑氨基‑4‑羟基‑6‑甲基吡啶溶解在二甲基亚砜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60‑170℃,再将 3‑异丙基‑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加入到反应液中,在温度160℃‑170℃进行反应,时间为5min‑1h;b、将步骤a得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超分子四重氢键结构的苯乙烯类功能单体分子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a、在氮气保护下,按摩尔比2-氨基-4-羟基-6-甲基吡啶:3-异丙基-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1:1-3分别称取,加入到三口圆底烧瓶中,在温度100℃进行反应,时间为16-22h;或在氮气保护下,按摩尔比2-氨基-4-羟基-6-甲基吡啶:3-异丙基-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1:1-3分别称取,将2-氨基-4-羟基-6-甲基吡啶溶解在二甲基亚砜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60-170℃,再将 3-异丙基-二甲基苄基异氰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刚,王璐璐,尹兆明,吾满江·艾力,郅轲轲,姜莹芳,张岚,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