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相弥散强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9590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0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形相弥散强化金属基复合材料,其方法步骤为:(1)将可溶性Cu盐或可溶性Fe盐与氧化物弥散相对应的可溶性盐配制成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金属盐溶液;(2)将络合剂加入到上述的金属盐溶液中,溶解后控制溶液的pH值在3~5进行反应,得到络合反应液;(3)在上述络合反应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氨水,搅拌反应,至溶液显中性,得到沉淀物;(4)将所得沉淀物清洗后煅烧,得到煅烧产物;(5)将上述煅烧产物进行还原,即可得到所述的复合材料。本方法能够制备出粒度均匀的超细弥散强化铜粉、弥散强化铁粉,并且含有的弥散相近球形、分布均匀,具有产品性能稳定、成本低、工艺可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球形相弥散强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弥散强化是在金属基体中引入稳定、均匀、细小的第二相质点,阻碍位错的运动,从而强化材料的方法。所以弥散强化材料的强度高。最可贵的是当弥散相熔点高,在高温下稳定,在高温仍起到强化作用,使得材料可以在接近熔点(0.8~0.9T熔点)的温度下工作。弥散强化铜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软化温度、高导热性和高导电性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已在焊接、电子、电器、冶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弥散强化铜材料的制备主要通过粉末冶金法,首先是制备出弥散强化铜粉,然后采用压制-烧结的工艺制备出弥散强化铜材料。我国对弥散强化铜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其生产中的问题还未完全掌握,产品存在机械加工性能差、力学性能不稳定等不足之处;此外生产成本过高,距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高温合金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在接近合金的熔点温度下工作,已在导向器叶片和一些环件及涡轮叶片得到成功应用;并且氧化物弥散强化(ODS)材料具有优良的抗辐照性和高温强度,是理想的核反应堆包壳材料。现在氧化物弥散强化铁材料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形相弥散强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步骤为:(1)将可溶性Cu盐或可溶性Fe盐与氧化物弥散相对应的可溶性盐配制成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金属盐溶液;(2)将络合剂加入到上述的金属盐溶液中,溶解后控制溶液的pH值在3~5进行反应,得到络合反应液;(3)在上述络合反应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氨水,搅拌反应,得到沉淀物;(4)将所得沉淀物清洗后煅烧,得到煅烧产物;(5)将上述煅烧产物进行还原,即可得到所述的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形相弥散强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步骤为:(1)将可溶性Cu盐或可溶性Fe盐与氧化物弥散相对应的可溶性盐配制成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金属盐溶液;(2)将络合剂加入到上述的金属盐溶液中,溶解后控制溶液的pH值在3~5进行反应,得到络合反应液;(3)在上述络合反应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氨水,搅拌反应,得到沉淀物;(4)将所得沉淀物清洗后煅烧,得到煅烧产物;(5)将上述煅烧产物进行还原,即可得到所述的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相弥散强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可溶性Cu盐或可溶性Fe盐的浓度为1~10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相弥散强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氧化物弥散相为Al2O3、Y2O3或ZrO2,氧化物弥散相的质量分数为0.1~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相弥散强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永亮杨晓彩李秀敏戚翠芬陈涛张景进巩甘雷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